问一下民国时期关税制度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是什么?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问一下民国时期关税制度变化趋势及其原因是什么?
  • 民国时期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不同时期的管理制度是不一样的。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这一时期国家的主要税收为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地方军阀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税收制度,苛捐杂税层出不穷,人民负担繁重。田赋仍为正供,包括地丁、漕粮、租课、差徭和杂税等。开征两种新税印花税和通行税。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这一时期的税制,一方面对原有税种进行整理改革;另一方面为适应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开征一些新税种。1928年起实行组织、省两级财政体制,明确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税务管理机构,在组织财政部设直接税署、赋税司、税务署、关务署、缉私署、盐政司、专卖事业司分管各税和专卖事务。在税收征管方面,设立了纳税登记制度、复查制度、纳税制度、检查制度、簿籍管理制度等。拓展资料:“民国政府”是指清朝灭亡后(1912)到新 成立前(1949)这三十八年间, 唯一合法并得到外国列强承认的政府,它主要分为两个时间段“北洋政府”“国民政府”1、北洋政府(1912—1928)“北洋政府”就是指北洋军阀政府,主要有袁世凯、皖系、直系和奉系四个时期: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5)1912年袁世凯在逼迫清帝退位后,成了民国的大总统,特别是其操纵国会后,袁世凯基本实现独裁统治。1915年,他倒行逆施登基称帝,失败后郁郁而终,北洋政府袁世凯时期结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5—1928)袁世凯死后,没有一个人可以拉起整个北洋军不散架,很快分为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再加上在东北的张作霖的“奉系”,这三个北洋军阀轮流控制北京政府,其中皖系(1915—1920),直系(1920—1924),奉系(1924—1928)。2、国民政府(1928—1949)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后,直系后起之秀吴佩孚和孙传芳相继被消灭掉,坐镇北京的张作霖自知不敌北伐军,连夜把军队撤往关内,其同时乘专列回奉。结果专列在皇姑屯爆炸,张作霖被炸后不治生亡,年仅二十八岁的张学良就任奉系统帅。张学良是位爱国将领,他对日本人对 事务指手画脚很不满,再加上日本人害死了自己的父亲,结果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至此国民政府名义上一统 ,取代北洋军阀成为 合法的政府,一直到1949年。从以上可以看出,民国政府的概念最广,它包括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是北洋政府的继任者。
  • 基本上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在总税务司梅乐和的配合下,南京国民政府在实施新的国定税则之际,改革了关税保管制度,将关税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的额外关税两项,前者照旧存入汇丰银行偿付外债、赔款,后者则存入中央银行。从而变更了关税保管权。随着税款保管权的改变,南京国民政府能够完全自主地使用关余,关余问题随着消失。南京国民政府将海关税
  • 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这一时期的税制,一方面对原有税种进行整理改革;另一方面为适应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开征一些新税种。1928年起实行组织、省两级财政体制,明确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税务管理机构,在组织财政部设直接税署、赋税司、税务署、关务署、缉私署、盐政司、专卖事业司分管各税和专卖事务。在...

  • 首先,民国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16亿元,主要构成包括关税、盐税、统税、借债以及其它收入。这一时期,法币与美元的兑换比例为3.3元兑换一美元,折算下来,民国财政的巅峰收入约为4.5亿美元。而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约为60亿元,其中农业税占比45%,农业税征收比例为15.5%。尽管两者相隔14年...

  • 通过实施“关税自主”政策,南京国民政府既取得了形式上的关税自主权,也在实际上提高了关税税率,它还改变了长期以来 关税制度上的均一税和海陆关税不统一这两种不合理规定。“关税自主”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财政外交政策,其主观目的固然是为了扩大税源,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南京国民政府进...

  • 近代的海关收入自晚清以来一直是外债偿还的主要来源。近代 的外债多数是以外币的形式举借和偿还的,而海关征收的却是银两,因而为偿还外债,必须将银两兑换成外币。自晚清以来,因为汇率的问题, 与外国债权方一直有着争议, 要求根据汇率的变动来改变海关税率。1896年,为稳定海关的收入,海关总税务司...

  • 国民党统治时期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由银两、银元并用制改为单一银元制;第二次由银元制改为法币制。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实行的一个重 要的货币金融政策,也是国民党政府放弃银本位制所建立的外汇本位制度,显示了其殖民地性质。国民党政府为了掠夺财富和发动 反人民的战争,经常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