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么核算所得税?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怎么核算所得税?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
      第一,确定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指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而非原账面价值。
      第二,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
      第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对于存在差异的,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资产负债表日所得税税率计算该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小于资产负债表日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额,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应进一步确认为当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大于资产负债表日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额,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应予以转销。
      第四,计算应交所得税。按照税法规定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企业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适用税率。
      第五,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根据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进一步确认或转销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当期应交所得税税额+(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当期应交所得税税额+期初递延所得税净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净资产。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1)确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项目 (2)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 (3)计算暂时性差异的期末余额 (4)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 (5)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 (6)计算当...

  •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 第一,确定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指企业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而非原账面价值。第二,确定每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第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差额,计算暂时性差异。对于存在差异的,区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资产...

  • 即,应当先对资产负债表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确定,接着,对利润表项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进行倒挤。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计处理计算公式 本期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公式释义:1、以资产负债表为出...

  • 在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我们首先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首先,计算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总金额,即540/15%加上3720减去720,得出6600万元。接着,我们确认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也就是6600乘以25%,得到1650万元。最后,我们需要确定本期增提或冲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这可以通过...

  • 程序如下: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包括对资产的估值和负债的确认。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即税法对于计算应纳税额的规定。3、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根据暂时性差异和适用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5、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增减变化及按税法规定本期应交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