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收入总额含不含税?
- 计算公式为:
①当不含税收入额(不含税劳务报酬所得额)不超过3360元(即:含税的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元-速算扣除数0)÷(1-税率)……………………公式(1)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0
[关于公式(1)的推导:
由于:含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800元…………①
同时: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应纳税额
=不含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0………………………………………②
综合①,②,经整理可得公式(1)]
如果将公式(1)的两端同时加上800元,可得:
应纳税所得额+800元=(不含税收入-800元)÷(1-税率)+800元.
即: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800元)÷(1-税率)+800元.
经整理可得:
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800元×税率)÷(1-税率)……
…
…
…
…
…
…
…
…
…
…
…公式(2)
依据公式(2),就可计算出3360元.
[根据公式(2),可得:4000=(不含税收入-800元×20%)÷(1-20%)
所以,不含税收入=3360(元)]
[例如]:某学院的刘副教授应邀请为某一企业作某专题的学术报告,由于报告的内容太多,刘副教授在一个月内利用三个星期日作完,共取得不含税报酬3000元(税款已由该企业代为扣缴).
②当不含税收入额(不含税劳务报酬所得额)超过3360元(即:含税的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公式(3)
=[(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当级换算系数
或=(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5-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关于公式(3)的推导:
由于:含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1-20%)…①
同时: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应纳税额
=不含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②
综合①,②,经整理可得公式(3)]
同理,如果将公式(3)的两端同时除以(1-20%),可得:
应纳税所得额÷(1-20%)=[(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1-20%)
即: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1-20%)
经整理可得: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80%)………………公式(4)
依据公式(4),也可计算出3360元.
[根据公式(4),可得:4000=(不含税收入-0)÷(1-20%×80%)
所以,不含税收入=3360(元)]
【答案】:答案:A 解析: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准予扣除项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1. 成本:即生产、经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和各项间接费用。2. 费用:即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 各项扣除 以前年度亏损。其中,各项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准予扣除的项目。确定税率:一般企业的税率为25%。但根据国家政策,某些企业可能享受优惠税率,如20%或15%。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项目不得扣除:(一)资本性支出;(二)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三)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四)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五)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六)超过国家规定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的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的捐赠;...
1、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2、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
应缴税所得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基础。其计算公式为:应缴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收入总额: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如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