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有那些

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有那些
  •   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

      作者:魏向群
      --------------------------------------------------------------------------------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它的实施与运作标志着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形式,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机制上和体制上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务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改善经济环境和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澄城县为例,对会计集中核算运行的具体情况作以分析探讨。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

      澄城县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成立于2001年6月1日,为财政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统管对象是:县委、县政府各部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县级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资金范围包括:财政拨款、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按照单位收支自主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权不变,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执行《会计法》、《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作法

      1、撤销单位账户,设立会计核算账户。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各单位分户,实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由财政局和县人民银行负责统一办理销户和存款余额划转手续。

      2、会计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管理。纳入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统一保管、编目、立卷、归档。

      3、取消单位会计机构,实施报账员制度。单位撤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专职报账员,负责向核算中心申请支款、经办单位财务收支具体业务。核算中心根据单位业务量的大小,分别核发了备用金,用于报账员支付单位零星费用。

      4、办理工资直发。核算中心在对财政供养人员及工资标准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实施工资统发,核算中心为每位干部职工在银行设立工资账户,按月将审核后的工资打入工资卡。

      5、统一财务公开。会计核算中心定期向有关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并统一办理财务公开。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在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同时又行使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对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实行“一厅式办公,柜台式作业”。纳入单位的各项资金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通过建立专职的会计核算机构,由专业化的会计人员,运用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和科学规范的会计处理方法,集中办理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具体运作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也与单位分离,解决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站不住,站得住顶不住”的问题,会计业务处理由各单位处理变为核算中心处理,制止了作假行为。二是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分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权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核算中心行使,具体审批人与实际操作人实行分离,形成双重制约机制。三是会计资料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进一步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四是会计业务处理实行公开,每项会计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单位经手人、财务审批人、报账员、核算中心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总会计等六个环节,整个处理过程又是在“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扩大、运作过程公开,形成“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有效遏制了舞弊行为。

      (三)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效果

      1、强化了财政监督力度,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各单位自设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为各单位设立分户,并预留单位付款印鉴。预算内资金由财政拨入各单位的基本账户,预算外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先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再按规定拨到各单位的账户上,使预算内外资金由过去的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有效解决财政资金调度紧张的问题,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通过对单位每笔资金的审核,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督,保证每笔资金按预算、按项目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夯实了会计基础,强化了会计监督。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使财政监督的阵地前移。报账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许多报账员经常事先向核算中心询问有关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及有关支出的开支标准,有效地杜绝了乱支滥用,有效遏制了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3、推动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改变了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被动局面,增强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独立性,使会计人员能够坚持原则,站稳立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大胆监督,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等问题,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4、核算中心的成功运行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纵深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核算中心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资料,促使单位严格执行预算;同时为政府采购的纵深发展提供了空间,凡规定纳入政府采购的物品或劳务,统管单位违规的,核算中心将予以拒付;凡部门预算中没有纳入的采购项目,单位自行办理的,核算中心也不予报销。核算中心使政府采购真正实现了采购权、物品使用权、资金拨付权三权分离。

      6、监督效果显著。澄城县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三年多来,共累计核算金额6.4亿元,纠正和完善不规范票据13084张,金额达577.3万元;拒绝不合理支出票据2120张,共涉及金额388.2万元(其中包括超标准会议费、差旅费、电话费,不符合规定的津〈补〉贴以及各种违规罚款等);拒付应列入政府采购而擅自办理的业务22笔,金额106.1万元;拒绝向不符合财政拨款规定的二级单位甚至无拨款关系的单位拨款15次,金额111.7万元;对非定点修车、超标准接待以及用途不明确的支出等也提出了规范性要求,既为财政把好了关,又为单位理好了财,维护了财经秩序。实践证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路子是正确的,对于强化会计监督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从澄城县会计集中核算三年来的运行情况看,会计集中核算相对于规范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无论从理论还是到实践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要做到有效的过渡和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与解决。

      (一)认识不统一。由于部分单位领导存在着本位思想主义,至今对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认识还不到位。有的认为设立核算中心只是专职办理会计核算业务,单位拥有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有的则认为财政部门争权,削弱了自己部门的权力;还有的认为只是资金支付程序的简单变更,自己落个“甩手掌柜”不用作账的清闲。这些认识对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健康发展都存在着制约作用,尤其有些单位在某些账务无法报账时,采取行政、领导干预等手段,影响着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和正常运作。

      (二)监督主体职能弱化。监督职能是会计集中核算的主体职能,依据是国家设立的财政法律法规。由于集中核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而且相应条款只是原则性的,操作性不强,缺乏实施会计监督的程序性法规。目前,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状况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相分离,既不参与单位的经济活动,又不全程履行监督职能,只是在事后单位报账时以票据审核进行监督,而票据是否真实、合理,核算中心难以发现。核算中心也无处罚权,对不符合规定票据,只能按相关政策予以拒付,缺乏挖掘单位节支潜力,无法真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核算单位配合不力。核算中心作为“局外人”,对一些单位的经济活动不甚明了,而这些单位的报账员忽视财务管理,只留于报账形式,未能切实履行应负职责,对某些特殊资金运行不讲清说明,致使核算中心处理账务困难,留下账务漏洞。如某单位还下属款,本应冲销原挂账,因未向核算中心讲明,核算中心误作“拨出经费”形成多列支出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业务的真实、合理性,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核算中心应加强与各核算单位的联系,掌握单位正常业务活动情况,参与核算单位的预算编制,听取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组织报账员学习财经法规,促进财务报账员提高业务水平,最大程度地避免核算业务判断上的误区。

      (四)支出标准相对滞后和标准制定、执行中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过去缺乏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形成了各部门、各单位人员经费水平不一的状况,而当前的部门预算编制尚不能彻底摆脱传统的“基数加增长法”。就澄城县执行情况来看,一些支出标准与现实相关较远。例如:差旅费、招待费问题。有关标准制定机关不明确,例如:单位发放的津(补)贴、奖金、车辆费用、通讯费用等。这些费用缺乏相关支出标准和依据,致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尺度难以把握,无法实施有效监督,成为制约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健康发展的难点。

      (五)集中核算不彻底,资金监管范围狭窄。目前澄城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仅纳入财政直接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83个(其中:行政单位45个,事业单位38个),一级单位占全县98%,二级单位占全县26.5%.纳入集中核算的资金仅包括除统发工资、政府采购、基本建设以外的部分正常经费和专项经费,这部分资金在我县目前财政形势下占的比例较小。相当一部分基层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还游离于财政监管之外,存在了许多资金转移的渠道和管理上的漏洞。

      (六)专项资金管理混乱。专项资金是专项用于指定项目的资金,近年来,由于县域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时期,财政状况相对困难,各单位经费不同程度缺乏,于是有些单位、部门以各种名义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造成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尽管审计部门进行了严肃查处,但专项资金已挪用,追还原渠道很困难。因此,核算中心作为财政监督的首道关口,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监督办法,扩大核算范围,将所有专项资金纳入集中核算,从严审核,并协同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及时查处,防范于前,确保专款专用。

      (七)国有资产管理困难。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根据支出票据登记单位固定资产,而资产仍由各单位保管、使用,资产的增减完全由单位报账员结账,核算中心未参与管理很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如某部门办公大楼已竣工使用多年,至今未登记固定资产;某部门小汽车早已更换,账面上却一直登记有原来的旧车。因此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定期与核算单位对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国有资产管理的安全完整。

      三、几点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会计集中核算改革面广,必然触及各方面利益,就会遇到一定的阻力。首先,要加大宣传会计集中核算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让大家明白这是预防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其次,要加大财政形势、财经法规政策和《会计法》的宣传工作,转变思想,克服单位“甩手掌柜”的错误思想,使其真正认识到:单位行政领导人仍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必须对单位的会计行为负法律责任。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服务水平,将监管寄于服务中,多向核算单位做好政策宣传,加强沟通联系,理顺与核算单位之间的关系。只有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各单位、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才能理解、配合和支持集中核算工作。

      (二)强化监督,实现从单纯核算服务型向监督管理型转变。中心会计既要向核算单位负责,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更要向政府财政和《会计法》负责。核算中心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掌握单位正常经济活动情况,参与单位的经济决策和预算编制,定期组织报账员学习财经法规,听取单位建议和意见,最大程度地避免核算业务判断上的误区。另一方面要更新监督观念,建立一个有效实施会计监督的运行机制,改善监督环境。加强同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监督,重视社会监督作用,切实强化会计监督,真正发挥源头治腐作用。

      (三)规范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约束力。一是要制定一个适应性强,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使会计核算中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将业务招待费实行与公务费挂钩办法,控制在一定总额之内,超过部分征收政府调节基金;对于福利、补贴、奖金的控制,可以分两部分:⑴国家政策允许发放部分如防寒防暑费、国家公费员年度考核称职以上一个月基本工资奖、误餐费等,可按标准发放;⑵对于各单位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有合法收入来源可在一定标准内发放,超过部分征收政府调节基金。二是要强化预算约束力。过去单位预算外资金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约束力,不管收多收少,都有绝对自主权。要加强其约束力就是一方面将要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真正做到所有权属政府,使用权属单位,管理权属财政,从根本上限制单位开支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是单位财务收支必须依照《预算法》规定执行,不得随意超预算范围。三是要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首先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对于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不管任何理由均要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其次是根据专项资金的性质,应适当安排一定的业务管理经费,以便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配套制度的建立应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联合调研、制定、修订。标准的设计应根据单位对资金的客观需要和财力可能,同时兼顾单位的实际支出和目标任务的调整,接待标准及个人补助部分根据区域消费现状予以调整,以有效解决集中核算中的监督尺度问题。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大违纪违规处理力度。会计集中核算后,对核算单位的监督由过去的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这就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不仅要加强对财政法规的学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而且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善于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解掌握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时敏锐地发现核算单位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帮助核算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计核算中心要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加强配合,把握被核算单位违纪问题处理的原则性,发现轻微的违纪问题,可要求核算单位自行纠正,对违纪严重或知错不改的,要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六)明确核算范围,严明纪律,狠抓落实。按照实施会计集中核算的法规要求,相关部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限期将该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集中核算范围,对诸如部分基建、附属事业单位、一些临时性单位进行彻底清理。其次进一步加大银行账户清理力度,堵死转移资金和违规使用资金的渠道,使会计监督真正达到方方面面的监督。
  •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集中核算加强了会计核算,强化财政、会计的监督职能, 提高了行政事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2、会计核算中心信息库集中了大量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审计部门只需投入较少的审计成本即可比较全面了解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主要情况,有利于确定审计对象和审|计重点,也有利于进行宏观分析和全面评价。
    3、集中核算削弱了单位的支出执行权,加大了收人监督权,有利于落实“收支两条线”的政策。推动政府采购范围的扩大,杜绝了自行采购行为;有效地防止收入缴库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使各项收入能及时、全额地缴存到专户。
    4、对于以往审计中的界限模糊的问题,能够进行清楚、准确的定性。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小金库”的认定,各行政事业单位除规定允许保留的账户和资金外,其他的账户和资金均}应视为“账外账”、“小金库”。
    (二)不利影响
    1、由于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增加了会计核算中心,核算中心与被审计单位可能就一些会计责任问题相互推诿,这将进一步加大会计资料的提供、具体事项问询、违规问题的责任界定等工作的难度。
    2、国家未出台统一的“会计集中核算”立法或规章制度,各地依据的仅是2000年9月财政部、监察部印发的《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而该文件中没有对诸如会计资料对外提供主体之类的问题做出规定,现行的审计准则也未能涵盖此类问题,这将造成诸如会计资料承诺主体、签证义务履行主体不明等问题的产生,不利于审计实践工作的开展。
    3、为逃避核算中心的会计监督,一些单位违规违纪行为若“下沉”二、三级预算单位和外移协会、学会等其他关联单位现象的出现,必将加大审计查处的难度。
    二、审计针对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笔者认为,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虽然多了一道财务监督环节,但它并不能代替审计,更不能认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职能就可以弱化,而应当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意识和做好行政事业审计的责任意识,提高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任务不会发生数量上的变化,但审计的内容、重点、方式方法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具体做法如下:
    1、规范审计操作程序。各单位是审计通知书的主送单位,负责提供资料和承诺、签证;会计核算中心承担着各单位的会计核算职责,必须积极配合审计机关对各单位的审计;审计通知书同时抄送会计核算中心,被审计单位据此向核算中心领取本单位会计资料,提供给审计组。
    2、积极改进审计方法。会计集中核算后,随着审计重点的调整,审计方法也要相应作改进,除审查由核算中心提供的会计报表、账册、凭证等资料外,更要注重外围调查、延伸审计、追踪审计、实物清查等工作。
    3、适时调整审计重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规范了会计核算,审计重点应随之有所调整,要加强对核算中心会计监督的薄弱环节进行审计监督。为此,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审查预算外收人和其他收入的入帐情况。由于核算中心工作人员专业业务水平和信息不足,因此对预算外收入的数目、如何控制等问题暂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审计时应}对此予以重点关注。
    (2)审查实物资产管理。由于核算中心与资产使用部门之间存在空间上的隔离,核算中心对资产管理若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容易导致资产帐实不符、重复入帐等情况。
    (3)审查专项资金使用。核算中心对原始单据主要审核其合法和有效性,但对其所代表的业务的真实性审核能力相对欠缺,所以容易出现非专项支出也被列人专项支出,导致专项资金被挤占和挪用。
    (4)审核往来账款的真实性。核算中心对部分往来款项特;别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往来款项不是很了解,所以审计人员对往来款项必须重点审核。
    4、合理界定违规违纪的法律责任。被审单位财务收入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以及财务支出的真实性应由被审单位负责;会计核算业务的正确与否应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财务支出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有关原始凭证的真假应由被审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共同负责。对审计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审计机关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实事求是、区分责任”的原则,对核算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合理界定。
    5、不可忽视对会计核算中心的审计监督。与以往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比,会计核算中心审计在审计内容、审计对象和审计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为此,审计确定了以内控测试、岗位流程检查为主,会计资料审计为辅,核算中心审计和集中核算单位延伸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多地运用观察法和查询法。实践证明,以下方法比较适用和有效,具体做法如下:
    (1)检查会计核算中心建立及运行情况。①纳入中心核算单位和资金范围,检查中心与纳入核算单位之间的责任关系是否明确,主要检查中心是否存在有职无权、有职无责的情况,中心和集中核算单位对违规核算事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是否明晰,有无相关责任界定文件和制度;②中心集中资金的规模及分户核算、日常管理情况,主要检查所集中资金的数额及性质,资金安全、完整情况,银行支票帐户预留印鉴管理情况;③检查中心内控制度情况,是否制定了核算操作程序、内部业务流程、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执行情况如何;④中心自身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经费的保障情况及独立性。
    (2)检查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履行情况。①是否按规定对各单位分账套进行核算,编制的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合规、及时、完整、公允地反映了单位的财务状况;②专项资金和往来款的核算是否清晰,明细核算能否满足各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⑧中心对各单位开支审核把关情况;④核算中心人员变动时会计资料的移交和保管情况;⑤核算中心有无要求各核算单位制定财务审批制度,并是否按该制度执行。
    (3)延伸调查集中核算单位。①抽查资金量大、有代表性的已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调查资金使用的控制情况,检查是否存在削弱财务管理情况;②纳入中心核算单位账户清理、会计移交工作是否及时完整,手续是否完备,有无转移隐匿资金现象;⑧会计集中核算相关配套政策规定执行情况。

    摘自《审计月刊》2006年7期
  • 集中核算的作用是什么1、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原始记录,办理原始凭证手续,对原始凭证进行适当的汇总,定期将原始凭证和原始凭证汇总表送交财务会计部门,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由会计部门审核;2、据以填制记帐凭证,登记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编制会计报表。实行集中核算可以减少核算层次,精简会计人员。

  • 会计集中核算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首先,会计集中核算使得会计人员能够独立于单位进行监督职能,保证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集中核算,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透明度得到显著提升,有效防止了财务违规行为的发生。其次,实现了事前监督,...

  • 1、集中核算加强了会计核算,强化财政、会计的监督职能, 提高了行政事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2、会计核算中心信息库集中了大量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审计部门只需投入较少的审计成本即可比较全面了解各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主要情况,有利于确定审计对象和审|计重点,也...

  • 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在于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专业性。将核算功能集中起来运作,可以确保会计工作流程的高效执行,同时也能保证会计工作的专业性,避免了因人员分散而导致的会计核算效率低下和专业度不足的问题。这种集中模式有助于统一会计处理标准,减少错误和偏差,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会计集中监管...

  • 2. 提高效率:通过集中核算,企业可以统一处理会计信息,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核算效率。同时,这也方便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3. 风险控制:集中核算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掌握整体财务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进行控制。这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具有重要意义。三、实施方式 在集中会计核算方式下,企业通常需要设立一...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