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搞懂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1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因为税法和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才会产生递延税款。提前交税了就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滞后以后年度交税了就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一、我们首先来理解“递延所得税这个概念” “递延所得税资产”通常借方余额,就是未来预计可以用来抵税的资产: 例:A公司2020年计提了200万元的机器设备固定资产折旧,假设税务上只允许你税前扣除160万元,剩下的40万元可以在以后抵扣,那么就是产生4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算其对当年所得税的影响40*25%=10万元, 财务账会计分录为: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0万元, 贷:所得税费用10万元。 所得税费用减少10万元,当年净利润增加10万元,结转未分配利润10万元,这样“递延所得税资产”年末就有10万元余额了。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通常贷方余额,就是未来有可能要交的税,产生原因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未来期间计入企业的应纳税额,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甲公司2020年5月购入A公司股票10万股,当日股价为15元。甲公司对购入的该项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2020年年末A公司股价上涨到18元,甲公司确认了30万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面价值由初始入账价值150万变到180万。2020年年末A公司股票下跌至16元,2021年4月以15.5元每股价格对外出售。购入股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50万 贷:银行存款 150万 2020年年末股价上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变动 30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万 同时,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019年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万,而公允价值的变动,税法要等实际实现时(出售)才准予确认,所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150万,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25%=7.5万。 借:所得税费用 7.5万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5万 因为税会差异的存在,会计确认的30万的公允价值收益,税法并不允许在当期确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当期实际少交30×25%=7.5万所得税。 2020年年末股票下跌: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万 同时,冲减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0×25%=5万 贷:所得税费用 5万 2021年出售该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155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50万 ——公允价值变动 5万 同时: 借:投资收益 5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万 接下来还需要将原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冲减,计入所得税费用(一开始确认了贷方7.5万,后股票下跌冲减了5万,贷方余额还剩2.5万);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5万 贷:所得税费用 2.5万
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税款借项并非同一概念。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于时间性差异引起的当期会计利润低于应税所得,意味着未来可以获得的所得税抵减。这种资产在未来期间内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应缴所得税,因此具有积极的财务影响。相反,递延税款借项则涉及到税款的预提和后续调整。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
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发生时,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将来转回时,计入贷方。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发生时,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将来转回时,计入借方。关键的一点是怎么区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明确一点,可抵扣和应纳税都是针对未来而言的,如果这个差异在未来可以在税...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而且不包括影响所有者权益、商誉等项目的递延所得税。要理解这个公式,做一下会计分录: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时,是: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 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资...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与会计上的时间性差异有关,主要出现在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计税方面的差异。比如会计上某些资产计提的折旧数额与实际税法规定可以计提的数额不同,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导致所得税递延。再如,企业的亏损产生的应纳税额可能延后缴纳等情况都属于递延所得税的范畴。...
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