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分析举例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案例分析举例
  •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制造费用是分摊生产成本后结转的,生产成本是生产完工入库时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是销售时结转的。

    产品成本计算表,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尤其现在已经实现电算化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会计软件,都有不同的成本计算表,现就一般的手工操作的成本计算表表述如下,供同仁参考:我们现在计算成本的方法是制造成本法,它区别于过去的完全成本法,现在的制造成本法只算到制造成本为止,其他诸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钧视为期间费用,不参加产品成本费用的分配,而是直接抵减当期损益。其二,直接发生的材料、外加工费等,不用分配,可以凭领料单和有关帐单直接进入各该品种。而制造费用需要采用一个标准通常是加工的工时,进行分配。表样基本是这样的,它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产品工艺单号码、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消耗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制造费用等,按照有关材料和费用明细帐载数额,抄到计算表中,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该品种中去,各该品种的费用相加后,应该等于总的费用。之后,就可以进行总帐帐务处理了。首先,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其次,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当然在计算原材料消耗时,还要计算期末在产品的成本,借以保证当期成本的准确。

    在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核算时,非应税项目领用的原材料,也必须先按计划成本进行结转。然后于期末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差异额,并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后才能确认应转出的进项税额,而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额又涉及到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问题。所以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更应注意相关增值税的计算。

    举例如下:

    例: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生产过程中耗用的主要原材料为甲材料,该企业对甲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一、有关账户期初余额:甲材料月初结存10800公斤,每公斤计划单价1元;甲材料成本差异月初借方余额590元。

    二、本月发生经济业务

    (一)材料采购业务

    1.本月采购甲材料100 000公斤,单价0.90元,共计价款90 000元,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款15300元,价税合计为105300。其中:以银行存款支付60 000元,开出商业汇票40 000元,余款暂欠。另以银行存款支付给某国有运输企业运输费用2903.23元,并取得运输发票。另以现金支付装卸费用550元,以现金支付货物运输保险费50元。

    2.材料运达企业后,经整理挑选,整理出残料200公斤,共作价50元入库,残料率在规定的标准以内,整理挑选中发生职工工资费用400元。

    3.材料整理挑选后,实际验收入库99200公斤,发现短缺800公斤,其中200公斤属于定额内损耗(即整理挑选出的残料),尚缺600公斤原因待查。

    4.经查明,短缺材料中,有200公斤系供货方少发,供货方核实后同意按实发数结算货款,本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开具了“进货退出与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取得对方开给的“销项负数”增值税专用发票;有100公斤系运输公司责任,该运输公司同意按含税购买价赔偿;有300公斤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于对该批货物加入了财产保险,保险公司核实后以银行存款赔偿了灾害损失额的80%,其余20%损失报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列入营业外支出。
    (二)发出材料业务

    本月发出甲材料89200公斤,其中:生产产品领用58,000公斤;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消耗用400公斤;辅助生产车间一般消耗用200公斤;企业管理部门修理办公用具领用400公斤;内设销售部门修理低值易耗品领用200公斤;安装设备领用800公斤;生活福利部门领用200公斤;委托外单位加工包装箱发出1,000公斤;与其他企业联营投资发出28,000公斤,双方协议价按每公斤0.95元(不含增值税),并给对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做出材料购进和发出的会计处理。

    1.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

    ( 1)材料采购时,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金额加上发生的各项采购费用记入“物资采购”科目,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加上运输费用中应计提的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借:物资采购 93300.00(90 000+2903.23×93%+550+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503.23(15300+2903.23×7%)

    贷:银行存款 (60 000+2903.23)62903.23

    应付票据 40 000.00

    现金600.00(550+50)
    应付账款5300.00

    (2)残料作价入库和发生的整理挑选费用

    借:原材料——残料 50.00

    贷:物资采购 50.00

    借:物资采购 400.00

    贷:应付工资 400.00

    (3)发现短缺尚待查明的处理:共短缺800公斤,其中200公斤属于符合规定的合理损耗,相应提高甲材料单价即可,不必通过待处理类科目核算;但短缺原因尚待查明的600公斤应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并计算转出相应的进项税额。由于本例是在入库前发现的短缺,所以一般按购进价格计算转出进项税额即可。会计分录为:

    借:待处理财税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631.80[(600×0.90)×(1+17%)]
    贷:物资采购54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1.80

    (4)原因查明后短缺材料的处理:由于供货方少发的部分已开给了“销项负数”专用发票,企业应据以冲减“进项税额转出”和“进项税额”两个明细科目,已达到账簿记录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相符之目的。其他短缺按会计制度规定处理即可。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0(200×0.90×1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60

    借:应付账款 210.60[200×0.90×(1+17%)]

    其他应收款——运输公司 105.30[100×0.90×(1+17%)]

    银行存款 252.72[300×0.90×(1+17%)×8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63.18[300×0.90×(1+17%)×20%]

    贷:待处理财产损失——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631.80

    (5)月末,结转入库甲材料的计划成本;并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计算出甲材料的成本差异额,做出相关账务处理:
    借:原材料——甲材料 99200.00(99200×1.00)

    贷:物资采购99200.00

    材料成本差异额=(93300.00-50.00+400.00-540.00)-99200.00= -6090.00
    借:物资采购 609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6090.00

    2.材料发出的会计处理

    (1)在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对发出材料应先按计划成本进行结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8 0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制造费400.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制造费200.00

    管理费用——修理费400.00

    营业费用 200.00

    在建工程——某设备800.00

    应付福利费 200.00

    委托加工材料 1000.00

    贷:原材料 61200.00

    (2)以原材料对外投资,应按含税协议价计算投资成本并计提销项税,但由于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则必须先按计划成本贷记“原材料”科目,待月末计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和差异额时,再据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它股权投资32522.00[28000×1.00+(28000×0.95×17%)]
    贷:原材料 28 000.00

    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4522.00(28 000×0.95×17%)

    (3)月末,计算甲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甲材料成本差异率 =(590-6090)÷(10800+99200×100%)=-5%

    (4)结转发出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90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制造费用 -20.00

    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修理费 -20.00

    营业费用 -10.00

    在建工程—某设备 -40.00

    应付福利费 -10.00

    委托加工材料 -50.00

    长期股权投资——其它股权投资 -140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成本差异 -4460.00

    (5)转出非应税项目领用甲材料的进项税额:在计算转出进项税额时,应按所耗材料的计划成本加上(或减去)相应的成本差异额后来确定须转出的进项税额,即按经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后的实际成本和增值税税率计算转出进项税额。本例为节约差,应从计划成本中减去差异额进行计算。

    借:在建工程 129.20[(800-40)×17%]

    应付福利费 32.30[(200-10)×17%]

    贷:应缴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61.50

    企业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有些费用计入采购费用而未计或少计进项税额,如装卸费、保险费、整理挑选费等就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再如运输费用只允许按7%抵扣,废旧物资凭票按10%抵扣,但货物的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13%。这就存在未抵扣或少抵扣而多转出进项税额的现象。但按现行税法规定,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而未抵扣或少抵扣进项税额的费用在计算进项税额转出时不得剔除。

    1、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2、先进先出法;
    3、移动加权平均法(每次单价变动计算平均单价);
    4、个别计价法。
  • 一、制造业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流程图以清晰的流程展示成本从产生到归集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物料采购、生产过程、完工产品入库等关键环节。制造业成本流转程序则涉及成本的分配、归集、计算与控制等步骤,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二、成本分配方法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是成本核算的关键...

  • 【案例1】A百货公司向某针织厂采购2000件毛衣,每件70元(不含税),并代垫运杂费10000元。在商品尚未运达时,公司应借记“物资采购”科目140000元,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23800元,借记“营业费用”科目1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科目173800元。【案例2】B电器经销公司从某...

  • 首先,营业成本的构成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涉及糖精钠、纽甜、棉籽蛋白等原材料,直接人工包括生产人员的薪酬,而制造费用则包括能源费用、折旧费等间接成本。在成本核算流程上,公司遵循“以销定产”的原则,通过销售计划、库存量和主要设备产能制定生产计划。具体流程如下:1. 成本...

  • 【案例1】材料超支差的未明原因处理 某企业以计划成本核算A材料。购入时,数量12,000千克,单价10元,总价140,400元(含税)。入库时,实际数量为11,250千克,计划单价8元。定额损耗率5%。会计处理中,企业将140,400元全款支付,但入库时,只计入90,000元计划成本,剩余30,000元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 1、产品的材料费来自原材料科目,领用时记入借:生产成本-**产品 (半成品成本在此账户反映)贷:原材料(根据各产品生产情况的领料单,分别按实核算)2、发生的工资借:生产成本-**产品 (人工费进入了半成品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水电费等先记入制造费用,月末分摊至产品成本借:制造费用-水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