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目标的历史演变
16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如果有帮助,请采纳并点赞 - 会计目标经历了一段历史的变迁,由最早的解脱受托责任到决策有用。时至今日,会计目标进一步演变为投资者保护,即会计信息具有定价功能和治理功能,从而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
就实现解脱受托责任会计目标而言,会计报表必须要真实全面地反映经营者履行所有者所授托的经济责任。
所有者授托的经济责任包括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资本保全又分为资本数量保全和资本质量保全,资本增值也分为资本数量增值和资本质量增值。资本数量保全是指期末净资产必须等于期初投入资本,资产负债表正是为了满足这一要求而设计的,只要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净资产等于期初投入资本就实现了资本数量保全;资本质量保全是指期末资产的变现能力必须等于期初投入资本的变现能力,由于期初投入资本都处于现金状态(或者现金入资,或者非现金入资则要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期末资产的变现能力必须要达到百分之百的状态,这意味着期末资产必须按照资产负债表所披露的资产金额随时随地都能百分之百变现。由于资产变现并不在现在而在未来,这就必然存在不确定性,从这点出发,资产负债表对资本质量保全的授托责任的披露并不充分和可靠,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提供每项资产变现能力的报表。
经营者的受托责任还包括资本数量增值和资本质量增值,资本数量增值不只是利润,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应该是指全部新增价值也就是马克思说的v+m,而利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当两个企业利润完全相同时,一个企业员工的工资、缴纳的税金以及支付的利息多于另一个企业时,若以利润作为业绩考核标准,则两个企业业绩相同,但当以全部新增价值作为业绩考核标准时,显然两个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大不相同。为了准确而全面地考核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企业必须要编制全部新增价值的会计报表。资本质量增值主要是指企业收入的收现程度以及收入在未来的稳定性,目前的会计报表能够披露企业收入的收现程度,但无法披露收入在未来的稳定性。事实上,利润表之所以按照业务类型(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投资业务、营业外业务)分别计算收入,主要是为了披露收入在未来的稳定性,主营业务实现的收入越大就越稳定。但这一披露仍然远远不够,需要有相应的延伸报表。不仅如此,现在的报表所披露的有些收入、成本和费用与经营者所做的努力无关,所以,财务会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必须要进行调整,进而形成专门反映经营者努力程度的会计报表,与此相应的会计可以称为经营者能力评价会计。
2.就实现决策有用会计目标而言,现有的会计报表只是反映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可以称之为结果报表,既然是结果就不存在决策问题。
为了进行决策,显然必须要了解企业过去一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形成原因,这些原因既包括有利因素也包括不利因素,通过发现不利因素并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提出解决方案,这本身就是决策。所以,要使会计信息实现决策有用的目标,关键就是要提供原因信息,而现有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只是结果信息。实际上,整个会计核算体系采取分类、归纳和汇总的形式形成了结果性的会计报表,所有的原因都被舍弃掉了。既然现有的会计报表披露的是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那么有果必有因,必须要形成因果关系链的会计报表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作为结果报表,按照原因分层的原理不断寻找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生成的原因,直至找到最终原因。
3.就投资者保护的会计目标而言,最为关键的是要尽可能消除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获取的信息越充分,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越能有效发挥,对经营者的控制更为有效。也就是说,信息透明度越高,对经营者的治理更强。但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是一柄双刃剑。对投资者而言,信息披露越充分越好,但对披露信息的企业而言并非如此。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投资决策的正确程度,称之为投资效率,信息披露越充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越正确,资源就越能配置到最有效的企业或者投资项目上;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称之为竞争效率,市场竞争越有效,越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包括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提高市场竞争效率,关键要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而保护商业秘密则要求企业的信息不能在市场上完全公开披露,由此就产生了信息披露的边界问题。至今为止,信息披露的这一边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以致实践中经常产生的问题是信息披露过度或者信息披露不足。为了确保投资效率和竞争效率所形成的综合的市场效率最大,确实有必要对企业所披露的信息的边界进行有效界定。
总之,一方面随着会计目标的不断变化,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必须要不断扩充和完善;另一方面,还需要就会计信息对原有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再评价,以确保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会计目标的需要。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
(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
(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
(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概括为以下:受托责任,履行相关职责(记录)----决策有用,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保护利益相关者,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演变。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机器大工业时代,并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在此期间,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在这类公司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这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也相应引起了这一历史时期会计目标的变化,形成了新的会计目标:(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委托与受托关系不仅进一步复杂化,并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会计除实现上述目标外,还为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各种不同的信息。在现代,财务会计目标在西方国家上最早以书面形式被明确提出,应当是在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特鲁布拉德报告》,它提出四个问题:谁需要财务报表?需要财务报表的人要求什么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所要求的信息,会计人员能提供多少?为了提供信息使用者要求的信息,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财务报表框架?20世纪八十年代, 在借鉴西方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会计目标,但至今仍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只是在199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规范隐含了 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界定。 -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12~15世纪。
(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
(2)为经济往来各方提供债权、债务方面的信息。
第二,18世纪六十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
(1)为公司所有者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为公司经营者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3)为债权人提供公司偿债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在现代,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 1992年,仿佛是个注定要成就改革大业的年份。
那一年, 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那一年,会计任职资格一改计划经济时代沿袭多年的评审制,实行了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
从此, 会计人任职资格的取得,都在同一张答卷下,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平等竞争;从此, 的行业会计,从自立山门、各自为政,逐步走进了统一的规程“车同轨、尺同矩”;从此, 会计从理论创新到实务应用,从管理制度到内控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会计一下子步入了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的崭新时代。
1994年,《注册会计师法》颁布实施,搭起了 注册会计师执业治理的法律框架。至此,以会计资格考试为重心,注册会计师、评估师、审计师及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税务师等会计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互相搭配的会计人才选择评价平台相继搭建,共同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会计专业人才,从而为 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 的会计改革步伐从未停止。
而作为 会计人的“公平秤”,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作用不可小视。20年来,会计资格考试的创新和变革,诸如网上报名、网评、机考都给考生带来便利,提供了公平的机遇。会计人员职称评定不再是“论资排辈”,会计从业人员不再有“一把算盘,一支笔,提不了干,升不了级”的遭遇和感慨。
从1992年至今,在短短的20年里,会计资格考试为 会计界储备了400多万名初、中、高级的实用会计人才。从普通会计员成长为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很多财务总监、首席执行官也都不乏这样的考试经历。
1994年7月,财政部决定,在全国实行会计人员两年一度的继续教育考试制度,把会计从业人员纳入终身教育的轨道。将会计行业自主创新与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提升结合起来,使得 会计行业成为具有光荣责任感的终身教育行业。
在新世纪的头一个10年里, 会计业早已经转身,成为集信息化、专业化技术于一身的经济管理前沿和平台。
在新世纪的未来十年里,中大型企业将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实现持续经营,而财务会计将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体系更合理、更准备地为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债权人、债务人以及政府部门提供相关数据。 - 会计的具体目标经历了报告受托责任、决策有用和投资者保护的历史变迁。
- 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
- 这个真就有点尴尬了呀,我们公司呢,在北京的,138109,不管您需要什么行业的,我们都能想办法为您平进项的,538,并且,价格也到位的62,主要只做北京的。外地的,比较少做,因为价格偏高。
财务会计目标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商业与手工业发展时期。那时,会计从单式簿记转向复式簿记,主要目标是为商人提供财产交易和损益信息,以及经济往来各方的债权债务情况。随着18世纪产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股份有限公司,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计目标也随之转变,为公司...
世界上财务会计目标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12~15世纪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使会计逐渐由单式簿记阶段发展到复式簿记阶段。考察当时的会计环境,可以将会计目标概括为:(1)为商人提供其所拥有的财产所进行的交易及其损益的信息;(2)为经济...
财务会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其诞生的古老时期。最初的商业经济时代,会计仅是简单的簿记,随着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意大利的卢卡巴其阿勒在1494年的《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推动了簿记的革新,成为“现代会计之父”。他的工作与荷兰西蒙斯蒂文的《传统数学》一同为19世纪前的会计奠定了基础。
包括确定重要的决策领域以及确定目的和目标”而提供有关的信息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的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1)财务报告应提供对现在和可能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
第一阶段:1844年到20世纪初,对象是会计账目,目的是查错防弊。方法是对会计账目进行详细审计,报考使用人为企业股东。第二阶段:20世纪初,对象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目的是判断企业信用情况,方法是详细审计初步转向抽样审计,报告使用人除了企业股东扩大到债权人。第三阶段:美国1933年《证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