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企业利润操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急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求 企业利润操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急
  • 国外专门对利润操纵(包括合法的盈余管理和不合法的会计造假)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但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却很多。如黑利1985年[52]、莫叶1988 年[53]、斯威尼1994 年[54]、马德方和派克1997 年[55]分别关于企业管理人员奖金计划、政治成本、负债契约、总经理变更等与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而迪舟、所罗安和斯威尼则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原因和结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后发现:被 SEC 起诉高估收益的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重要动机是试图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外部融资和逃避负债契约的限制;产生盈余操纵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薄弱的治理结构;盈余操纵行为一旦被发现和披露,则公司的资金成本将显著上升。
    波因顿等2002 年在《会计研究杂志》发表了题为“盈利管理与公司可选择最低税收”一文。该文针对美国1996 年税收改革法案中公司可选择最低税收(Corporate alternative minimum tax,简称AMT)账面条款而可能做出的盈利管理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公司的纳税与会计报告盈利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纳税至少常常被企业视为其计算报告盈利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此过程中,盈利管理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工具。企业根据其纳税需要,对主观应计部分进行上调或下调,以得到所需的报告盈利。
    1.4.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会计界专门研究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利润操纵相关问题的文献较多。如刘锋 2001 年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违法造假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以四川红光实业公司的案例为分析对象,从我国现有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诱发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不仅仅是一部《会计法》或相应的会计技术规范所能解决的,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举;林钟高等1999 年关于大型国有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私营企业大都表现为虚减利润,以达到税负最少的目的,而国营企业则大都表现为虚增利润,以形成代理业绩好的经营形象;黄世忠教授在其讲稿《会计报表粉饰及其识别方法》中认为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主要包括:①为了业绩考核而粉饰会计报表,②为了减少纳税而粉饰会计报表,③为了获取信贷资金和商业信用而粉饰会计报表,④为了政治目的而粉饰会计报表,⑤为了发行股票而粉饰会计报表,⑥为了推卸责任而粉饰会计报表;王性玉教授 2002 年在其博士论文中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时,将博弈论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工具,分别建立静态及动态的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尽管他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的,但他们的研究结论及分析问题的方法对进行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研究有着诸多启示。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星、分散。首先,祝立宏等 2002 年认为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动因一般可区分为最终动因和中介动因两个层面,获取私人利益(经济的或非经济的最大化)是盈余管理的最终动因,中小企业盈余管理具有多样化的中介动因,具体表现为:筹资动因、避税动因、政治成本动因、债务契约动因。而关于中小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他们提出了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以及从加强外部监督和加大监管力度三个方面做了简单的论述。其次,钟秋绮 2005 年认为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有:利益驱动、逃避税收、融资困难、违规成本过低、外部环境影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以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几个方面,并且也从加大会计违法犯罪的处罚力度、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以及狠抓会计诚信建设等几面入手来探讨治理对策。最后,田钊平等 2005年认为我国民营企业会计造假的重要诱因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地方政府的诚信缺失,外部原因是政府监督部门对民营企业管理监督不力,内在原因是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的先天不足和企业负责人法律意识淡漠,并认为治理民营企业会计造假的有效途径是把教育放在首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与完善会计监督体系、提高会计机构的独立性以及搞好会计诚信建设几个方面。
    2006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也是利益驱动、融资困难等原因,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核算办法,加强监督力度,狠抓会计诚信建设,避免假账出现。2006 年2 月15 日,为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情况下,新会计准则在多次反馈和修改中应运而生,确定于2007 年1 月1 日在上市公司中首先推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使用,而大部分中小企业也使用的新会计准则,由于新会计准则刚刚推出使用不久,所以中小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现象不是很严重,当前重点任务是防止企业借新旧会计准则转换“钻空子”造假。
  • 国外专门对利润操纵(包括合法的盈余管理和不合法的会计造假)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但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却很多。如黑利1985年[52]、莫叶1988 年[53]、斯威尼1994 年[54]、马德方和派克1997 年[55]分别关于企业管理人员奖金计划、政治成本、负债契约、总经理变更等与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而...

  • 多元化是很多公司的经营特点,有些上市公司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自己或子公司经营多种业务,其利润就很容易以不同业务为借口被人为操纵,在需要利润时就使用最激进的会计手法,提前确认收入:否则就使用最稳健的会计手法,尽可能迟的确认收入,毕竟它的业务范围为它提供了可操纵的空间。(3)谨慎性原则。该准则要求企业不得多...

  • 从而使得合并报表真实反映由母公司和子公司所构成的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信息。 2 一些新会计准则扩大企业利润操纵空间新会计准则中,对某些核算准则的修订,如引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来调整其会计政策等,使得一些企业仍然可以依据新准则运用新的手段来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调节,从而扩大企业利润...

  • 常见的做法是:①把上市公司一些闲置资产或不良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公司,②把非上市公司下属的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③以非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 2.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而不论其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主要是指在企业的财务和...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是经营现金毛流量扣除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后企业可提供的现金流量”。息前税后利润+折旧与摊销就是经营现金毛流量。对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进行操纵的手段:1.利用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调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按照《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在母公司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拥有被投资企业的半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