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商业税收所占比重
1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清朝对商业税收之法,多沿袭明制,分为“坐税”和“过税”两种。
“坐税”是货物到店发卖时课征的“落地税”。“坐税”一般不入国家税收的正额,多留地方财政开支,故无全国统一的税率,任由地方自行决定。“坐税”的项目十分混乱,各地收税官员巧立名目,恣意索取。因此,很难确定其历年所收数量为多少。
“过税”是货物经过关口时所课的税,又称“关税”。清朝时国内的关口分“户关”和“工关”。“户关”即隶属户部的关口,所收关税上缴户部;工关隶属工部管辖,所收关税上缴工部。清前期的关税一般为百分五,对竹木则为十税一。因清前期关税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例很少,所以政府的管理也不甚严格和规范化,各关往往各行其是,税率也不尽统一,所收关税也半入国库,半为地方不肖税吏所中饱。雍正时对关税严加整顿后,使各关收税制度趋于稳定,因此关税的收入亦呈上升趋势。
据《清史稿》记载,清初顺治年间,全国关税等银收到约为100余万两,康熙中期时增至200余万两。经过雍、乾两朝的整顿,至乾隆三十一年,关税收入已达540余万两。其后也大致维持在这一水平。乾隆三十一年时,全国财政总收入近3600万两。因此,以乾隆三十一年为例,全国商业税收之一的“过税”(因为“坐税”)不入国库,又无统计)约占全国总收入的15%。
因此,以乾隆三十一年为例,全国商业税收之一的“过税”(因为“坐税”)不入国库,又无统计)约占全国总收入的15%。
战争以后,清代税收最大的变化是:两千年来一直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命根的田赋,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急剧下降,逐步退为地方税;而五口通商后新设的海关(初称“洋关”) 的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急剧上升,成为国家主要收入。从1842 年到清朝覆灭, 境内共设有60 余个海关。税收的半...
但是,各历史时期税种所占比重是变化的。总体变化方向是农业税比重逐渐降低,工商业税收逐渐增加。在秦代以前,国家财政收入基本就靠农业税,秦代以后,盐铁税逐渐严格,唐代以后,工商业税收比重大幅增加,宋 始贸易税比重激增,到清代税种比较成熟发达,关税和财产流转税激增。至晚清农业税占税收总成大约70...
税率从1%到10%不等。最初为应对太平天国起义造成的税收减少而征收,由各地督抚自行管理,特点是对所有商品征税。9. 清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三个趋势:税收从定额变为任意征收,税收负担从轻到重,税收征收主体从中央政府变为地方督抚和外国人。这些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清朝赋税制度的冲击。
我们不妨看看宣统元年(1909)的收入最大的几个税种:田赋——48101306两盐课——46312355两厘金(商业税)——43187097两关税——43139287两洋、土药厘税( 税)——33020000两这几个税种占了清朝财政收入的大头,加上其他小税种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