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并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怎么做
3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可以将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在本例中,P公司在编制20×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首先根据P公司备查簿中记录的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20×8年1月1日)的公允价值的资料(见表20-2),调整S公司的净利润。按照P公司备查簿中的记录,在购买日,S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差异仅有一项,即甲办公楼,
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l 000 000元(7 000 000-6 000 000),
按年限平均法每年应补计提的折旧额为50 000元(1 000 000÷20)。
假定甲办公楼用于S公司的总部管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作的调整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 1 000 000
贷:资本公积 1 000 000
借:管理费用 50 00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 000
注:《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企业股权收购时,收购方取得的股权(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即意味着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代表了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也即意味着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在税收上实际是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的,与会计上相同,不存在暂时性差异。因此,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不需要对子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或所得税影响。
据此,以S公司20×8年1月1日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后,重新确定的20×8年净利润为:
10 000 000-(10 000 000-8 000 000)-(3 000 000-2 700 000)+100 000+(1 300 000-1 200 000)-10 000-50 000=10 000 000-2 000 000-300 000+100 000+100 000-10 000-50 000=7 840 000(元)
有关调整分录如下:确认P公司在20×8年S公司实现净利润7 840 000元中所享有的份额6 272 000元(7 840 000×80%)。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6 272 000
贷:投资收益——S公司 6 272 000
确认P公司收到S公司20×8年分派的现金股利,同时抵销原按成本法确认的投资收益4 800 000元。
借:投资收益——S公司 4 8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4 800 000
确认P公司在20×8年S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中所享有的份额600 000元(资本公积的增加额750 000×80%)。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60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S公司 600 000
合并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 2 072 000
贷:投资收益——S公司 l 472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S公司 600 000
经过上述调整,P公司对S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20×8年12月31日金额为32 072 000元(投资成本30 000 000元+权益法调整增加的长期股权投资2 072 000元),S公司经调整的20×8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38 590 000元,具体调整如下:
股东权益账面余额39 750 000元-调整前未分配利润3 000 000元+(调整后净利润7 840 000元-分配的现金股利6 000 000元-按调整前计提的盈余公积1 000 000元)+甲办公楼购买日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l 000 000元=36 750 000+840 000+1 000 000=38 590 000(元)S公司股东权益中20%的部分,即7 718 000元(股东权益调整后余额38 590 000元×20%)属于少数股东权益,在抵销处理时应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处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抵销分录如下:借:股本 20 000 000
资本公积——年初 l6 000 000
——本年 750 000
盈余公积——年初 0
——本年 l 000 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840 000
商誉 l 2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 072 000
少数股东权益 7 718 000
注:商誉金额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确定,本例中商誉1 200 000元=P公司购买日(20×8年1月1日)支付的合并成本30 000 000元-(购买日S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35 000 000元+S公司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增加额1 000 000元)×80%。 - 只有控制才使用成本法,其他情况一律是权益法。成本法是对于已经有控制权的企业使用,视为自有业务处理,权益法对无控制权企业使用,视为投资企业处理。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不同情况的子公司,需要采用同一口径,减少利润操纵空间。而国际惯例都是采用权益法,因为通过成本法核算,显示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低于权益法(若子公司的盈利程度较高的话),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要求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规定,企业股权收购时,收购方取得的股权(即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即意味着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初始确认时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
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上代表了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也即意味着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在税收上实际是按公允价值确定计税基础的,与会计上相同,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因此,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不需要对子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确认递延所得税影响或所得税影响。
扩展资料:
一、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实际成本作为投资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后的差额,作为投资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二、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二)股权持有期间内,企业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收益。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借记“应收股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股息”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 - 只有控制才使用成本法,其他情况一律是权益法。成本法是对于已经有控制权的企业使用,视为自有业务处理,权益法对无控制权企业使用,视为投资企业处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不同情况的子公司,需要采用同一口径,减少利润操纵空间。而国际惯例都是采用权益法,因为通过成本法核算,显示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低于权益法(若子公司的盈利程度较高的话),所以一直以来都是要求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只有控制才使用成本法,其他情况一律是权益法。成本法是对于已经有控制权的企业使用,视为自有业务处理,权益法对无控制权企业使用,视为投资企业处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不同情况的子公司,需要采用同一口径,减少利润操纵空间。而国际惯例都是采用权益法,因为通过成本法核算,显示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低...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可以将对S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在采用权益法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
成本法 成本法适用下列两种情况: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本问题属于第一种情况,投资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时需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希望你能满意,呵呵 ...
摘要您好亲~因为企业年底合并报表时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和母公*期股权投资属于内部交易,需要抵消,只有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这样才可以抵消,成本法只按收到股利确认长期投资,不等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能完全抵消,所有要调整成权益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投...
投资收益 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而合并报表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则是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于是在结转出售长期股权投资部分账面价值的时候势必会出现 差额 。以上题为例,在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 核算,至出售时保持账面价值为 初始投资成本 不变,为600万,而在合并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权益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