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是?

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是?
  •   小企业会计制度

      一、总 说 明
      (一)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 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在 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
      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三)符合本制度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也可以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选择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不能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制度的有关规定。
      2.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分属不同规模的情况下,为统一会计政策及合并报表等目的,集团内小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3.按照本制度进行核算的小企业,如果需要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如果因经营规模的变化导致连续三年不符合小企业标准的,应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四)小企业可以根据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
      (五)小企业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六)小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管理会计档案等,应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会计期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本制度所称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月度,年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会计期末,是指月末和年末。
      (八)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当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期末,小企业的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
      (九)小企业的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
      (十)小企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十一)小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以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小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4.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5.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7.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8.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10.小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应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除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1.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2.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13.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性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
      (十二)小企业如发生非货币 ,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1.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非货币 中如果发生补价,应区别不同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小企业,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2)收到补价的小企业,应按以下公式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3.在非货币 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应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总额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等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十三)小企业如发生债务重组事项,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失。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如果债务人以多项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按取得的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占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重组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进行分配,按分配后的价值作为各项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3.以债务转为资本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的股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4.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的,应分别情况处理:
      (1)作为债务人,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付金额,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付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果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等于或小于将来应付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2)作为债权人,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将来应收金额,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损失;如果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等于或小于将来应收金额,则不作账务处理。
      (十四)本制度中所称的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的备抵项目(如坏账准备等);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金额。
      (十五)小企业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1.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2.明细科目的设置,除本制度已有规定外,在不违反本制度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确定。
      3.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应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十六)小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除应当包括本制度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外,还应提供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本制度中规定的基本会计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
      小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规定,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不得违反规定,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十七)执行本制度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应按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具体看参考资料
  • 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
    2.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3.会计治理和监督制度的设计
  • 给我邮箱我发你,如果不变,hi我告诉~~
  • 本制度中所称“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三)符合本制度规...

  •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指针对小规模企业的会计管理体系和规范。以下是 一、定义与内容概述 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一套专为小规模企业设计的会计规范和操作指南。它明确了小规模企业在会计核 算、财务管理、报表编制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该制度通常涵盖了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

  • 小规模会计制度是针对小规模企业制定的会计管理规范。它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规范、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编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规范旨在帮助小规模企业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三、小规模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1. 会计基础规范:包括会计要素的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等,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基础框架。2....

  • 二、主要内容 简易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科目设置:根据小规模企业的业务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以便记录各项交易和资产。2. 会计核算流程:简化会计核算流程,确保及时准确地记录企业的财务活动。3. 财务报表编制:定期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的财务...

  • 小企业会计制度特点包括简化性、实用性、灵活性、成本效益与透明度。简化性旨在适应小企业规模与管理需求,实用性则便于快速理解与操作,灵活性适用于不同行业与业务模式,成本效益考虑资源限制,透明度便于外部利益相关者分析决策。制度内容涵盖会计政策、科目设置、账务处理、财务报表与内部控制、税务处理。政策...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