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2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实行 出口退税 ,是时下国际一个通行做法。而退税多少,具体要联系本国实际确定,这就看我们驾驭市场的能力和水平了。从当下我国情况看,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增长过大,表面上看是总量问题,实际上是结构失衡,而根子就是 出口退税 政策操作问题。随着2007上半年的经济数据相继发布,外贸顺差问题更加突出,上半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125亿美元,同比上升83.1%。
从前一段政策实施的效果看,现行的 出口退税 政策是在我国经济低迷、出口乏力时期制定的,对增加出口曾起到好的作用,但也带来骗取出口退税、减少财政收入等负面影响。现在我国经济形势和进出口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出口贸易的主要矛盾已变为贸易顺差过大,并引发大量贸易摩擦,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了银行流动性过剩。近两年,虽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但以微调为主,刺激大量出口的大政策没有改变,这与减少贸易顺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标是相悖的。从2007年7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降低,涉及行业包括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服装、鞋帽和船舶等多个行业,共计2831项商品,约占 海关 税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而本次调整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表明了国家缓解贸易顺差过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但如何评价本轮出口退税政策的作用,我们还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分析
本次出口退税调整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控制出口的过快增长,减缓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矛盾,但从调整内容来看,本次调整属结构性调整,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出口结构升级,但对于降低贸易顺差的效果有限。
1、对贸易顺差的影响
面对出口的飞速增长,本轮出口退税政策较难抑制。近年来我国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机械和装备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高,比重已从2000年的33.1%提高到2006年的47.1%;原材料和消费品出口占比不断下降,前者从2000年的5%下降到2006年的2.7%,后者从2000年的39.9%下降到2006年的27.3%。此次调整是有保有压的结构性调整,一方面降低了出口占比较低的“两高一资”产品和低附加值消费品的出口退税率,另一方面保持了高科技产品、农产品加工业的退税,对机械装备产品的退税率调整较为有限,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比较高,因此此次调整很难抑制出口的快速增长。
面对愈来愈大的外贸顺差,本轮出口退税政策较难大幅缩小。今年1—5月,我国贸易顺差总额为857.2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顺差仅为360.3亿美元,而906.5亿美元的加工贸易顺差为一般贸易顺差的2.5倍。由于主要涉及“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产品,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对纺织服装、钢铁以及资源型产品的一般贸易产生较大影响,而对来料、进料和辅料的加工贸易的影响较小。与此同时,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致使一部分进口需求与加工贸易关联密切,而出口退税调整同时会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和原料进口,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贸易顺差的实际下降幅度。
2、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所谓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本轮出口退税政策有一定影响。因为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两大产业政策导向明显,一是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二是尽量减少贸易摩擦,提升产品附加值。此次出口退税率的大规模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纺织服装业、钢铁、有色金属等企业以低成本、低附加值为特征的数量型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减少我国贸易摩擦数量,而且还将带动国家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近年来,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而众多同质化的低附加值产品又加剧了市场恶性竞争,企业赢利空间日渐缩小,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又使我国纺织服装品的价格优势逐步减弱,服装行业利润率已降至7%-9%左右。出口退税率的逐渐下降,将使品种单一、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被兼并或淘汰,而大企业将凭借其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逐步扩大生产规模,继续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将有利于引导服装行业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国家仅是中长期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而从短期看本轮出口退税政策对其调控效果极为有限。以钢铁业为例,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我国钢铁出口增速不断加快,这也使监管层针对钢铁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控。然而,调控政策使原本打算出口的钢材产品回流到国内,在压低国内钢铁价格的同时,又提高了国际市场价格,加大了国内外钢铁价差,从而导致钢铁出口更大幅度增长,并推动国家采取更为严厉的出口控制措施。钢铁出口与其出口政策调整已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从短期来看,鉴于我国企业成本优势较为明显以及国内外产品价差较大等原因,出口退税率的取消和下调对水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两高一资”行业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小。但从中长期来看,“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加速“两高一资”行业的整合,使其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互相持股等方式进行战略重组,实现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的问题
当前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受到一定冲击。尽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传闻已久,但由于本次调整在春交会之后,企业大部分订单已经签订;加之,本次调整未设过渡期,企业没有缓冲期,上半年企业已订合同多数需要亏损履约。下半年的已定合同能否与客户协商提价,不确定因素很多,企业陷入“续约”还是“毁约”的两难境地。
由于出口增速回落对保持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带来的影响。从浙江看,主要的外贸出口行业,如纺织服装、机电、皮革等,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产品附加值、利润率等均较低,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部分中小企业出口业务可能难以为继,一方面可能引致全省出口增速的回落,另一方面可能引起新一轮行业洗牌。在一定时间内,会对经济全局产生影响。
企业关停并转将引发失业等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五金机电类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一般在2~5个百分点左右,而此次退税率大幅下调,进一步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加之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企业生产和经营将难以为继,有些中小企业很有可能在这一轮调整中倒闭,这会产生大量劳动力的下岗、失业。
三、调控政策展望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近几年和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仍很强劲,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压力还很大。当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首要任务仍然是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1、调控政策展望
——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我国的出口退税依然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如服装、鞋帽、箱包、家具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此次调整后仍然较高,而这些产品亦是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因此可能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同时,由于“两高一资”行业的增速仍然偏快,国家将可能继续取消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并提高部分产品的 出口关税 ,逐步加大降低出口退税率的产品范围,如附加值较低的部分机电产品,并逐渐提高稀缺性资源、高污染和高能耗矿产的资源税。
——继续扩大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一是尽快出台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进口的政策,重点支持国内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设备、高档化纤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等先进技术设备进口,并积极鼓励节能降耗的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进口;二是加大从贸易顺差国的进口力度,应继续组织企业赴国外采购,扩大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三是进一步简化手续,实现进口便利化。除保留部分与装备制造业有关的设备和部分敏感产品外,进一步削减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范围。
——严查虚假出口。出口退税、减免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国内虚假出口现象愈加严重。应严查“非正常贸易增长”,加强进出口贸易管理,遏制虚假出口、挤掉外贸泡沫,降低外贸顺差;加快完善我国进出口产品分类,重点对近年来出现较大异常波动高新科技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和轻纺制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等进出口产品进行检查,对可能出现的虚假出口进行有效防范。
2、下一步发展对策建议
贸易顺差过大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问题。贸易顺差过大,不仅使贸易摩擦大量增加,资源环境更趋紧张,还增加了
人民币升值压力。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贸易顺差还会长期存在,关键是控制在合理规模之内,并为其使用寻找好的出路。
——继续加大宣传,提高企业忧患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将政策调整信息及时传导出去,引导本次调整涉及到的企业积极化解政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进一步提高未涉及调整的外贸企业的忧患意识,深入领会政策意图,按照政策导向努力转变企业经营方向和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有潜力的产品和市场。
——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加大外贸产品结构调整。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转变粗放式外贸增长方式。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拉长国际贸易在我国的产业链。鼓励重要原材料、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降低贸易顺差。
——加快出口品牌建设,加大
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品牌就没有定价权,没有核心
竞争力,在国际交换中自然处于劣势地位,必然受制于人。创出口品牌,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当前急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为品牌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宣传,为名牌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同时加大对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健全“走出去”的促进、服务和支持体系,创造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积极鼓励境外办厂、设立窗口,特别是鼓励我国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到发展 家投资办厂,带动相关技术、设备和劳务出口。
——加快生产 业发展,为外贸出口提供强力支撑。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发挥其研发、技术推广等实力,提高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开发新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完善国际物流网络和大通关建设,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便利,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规范行业内竞争秩序,开展信息跟踪,及时反映出对产业不利的损害信息,健全监测预警机制。
——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把政策调整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外贸、 海关 、检验检疫、商检等政府服务机构要紧密合作,为企业提供快速报关通道;营造发展环境,用好国家有关鼓励政策,加大对企业进口资源性原材料和先进技术装备的支持。针对欠发达地区外贸经济的发展,在符合WTO规则的条件下,应注意加大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外贸经济发展。
可见,出口退税的调整是一把“双刃剑”,从出口产品的调整结构看,有利加快我国行业产业链的整合和重组;而从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看,又进一步促使国内外价差减小,使得国际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所以当务之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度,这样我国经贸发展才会立于世界之林。 - 优点:
1、刺激了我们外贸出口企业的积极性;
2、降低了外贸企业的出口成本;
缺点:
1、容易让外贸企业对出口退税由依赖性,不思技术创新和加强管理。
2、有可能造成部分的价格恶性竞争;
3、有可能受到外国针对我们的贸易壁垒,增加贸易冲突。进而回过来影响我国的外貌出口。
与此同时,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总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致使一部分进口需求与加工贸易关联密切,而出口退税调整同时会影响加工贸易出口和原料进口,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贸易顺差的实际下降幅度。 2、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对所谓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本轮出口退税政策有一定影响。因为本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两大产业政策导向明显...
据有关机构统计,出口退税下调1个点,一般贸易成本增加1个点。有统计报告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影响最大的将是占 企业总数23%的出口型企业。如占 出口贸易较大比的部分机电产品、服装和棉纺织品退税率由现行17%降至13%,低了4个百分点,而每降低1个百分点,出口成本将增加1%,这意味着生产机电和棉...
1. 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当国家对出口产品实行退税政策时,可以有效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从而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这是因为退税相当于对出口商品的一种补贴,减少了出口企业的成本负担,使其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2. 鼓励出口。出口退税政策是国家为了鼓励企业扩大出口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第一,增大了出口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主要是由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所引发的,出口退税政策作为我国的一项经济调控手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而出口退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成本,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相关企业的经营将面临着不确定性,会提高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
本次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可简单概括为“五大五小”:即:对自营出口业务影响较大,对代理出口业务影响较小;对一般贸易出口影响较大,对进料加工业务影响较小;对附加值低的传统产品影响较大,对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影响较小;对非洲、中东、拉美等一些中低档产品需求较多的地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