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
3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给固定资产提取折旧按照准则规定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我们在此仅以平均年限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来比较。
设定一资产,原值10000元,折旧期5年,无残值。
如按平均年限法,第一年折旧10000/5=2000元,
如按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折旧为4000元,
由此可见用平均法比用双倍法当年度发生的费用少,从而利润高。 - 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因而使其成为各方利益集团博弈的对象。为保证会计准则的公平与有效执行,在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中,必须选用合理的制定模式,采用规范的准则制定程序,并确立科学的会计准则表现形式。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生产与提供的规范,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告对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使得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而是各方利益关系的调节器。会计准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条件下企业对外告会计信息的规则,这种对外告的实质是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不同的会计准则势必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决定企业利益关系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必然会设法运用各种手段,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导致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的经济后果。
-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及其意义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说”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和“技术说”相对立的一种假说。“技术说”把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它和自然科学的原理一样,具有“真理”性,因而从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会计准则也可以达到科学、有序和逻辑一致。从这一角度看会计准则,如果准则不能很好的规范企业的行为,只能是作为推理基础的会计理论本身不完善,或者是推理过程出了问题。所谓经济后果,按泽夫(1978)的理解,就是会计报告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它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简单的说,就是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各个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泽夫还认为,经济后果学说代表了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社会和经济后果已成为当今会计的中心问题。”(泽夫1978)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应该说从会计出现以来就存在。只不过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它的影响是很小的。只有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扩展,现有的、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等等利益主体不断增多时,经济后果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准则的出台或变更都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这样准则就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规范了。
因此,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导致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格局发生变化的经济后果。
总之,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涵盖了企业、投资者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和决策。它的重要性在于保障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维护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公平。
3.有利于协调和均衡各个集团的利益。政府虽然同时具有产权利益主体和会计准则制定者的双重身份,它在考虑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时却不能一味强调其自身的利益,它必须通过会计准则协调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使之达到均衡和总体的效益。4.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因为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客观存在性,如果会计准则制...
1、技术观:技术观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纯客观的约束机制或规范。根据技术观,会计准则应基于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2、经济后果观:经济后果观认为会计准则有“经济后果”。根据经济后果观,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会对经济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资源配置、决...
因此,从会计准则所达到的经济后果看,会计准则是一个分配标准,对不同利益集团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3)政治程序论。由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其制定程序是相关各方利益冲突条件下的一种公共选择过程,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公平性和公开性的追求和竞争,进而上升为一种政治程序或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