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中的借和贷怎么区分?
3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资产、成本、费用类的借方表增加,贷方表减少。\x0d\x0a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利润类的借方表减少,贷方表增加。\x0d\x0a\x0d\x0a资产+成本 + 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x0d\x0a等式左边的借增贷减。等式右边的借减贷增。 \x0d\x0a 借:表示资金占用的增加(资产的增加,费用的增加,成本的增加),资金来源减少\x0d\x0a贷:表示资金来源的增加(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润的增加,收入的增加),资金占用减少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科目,借为增加、贷为减少。\x0d\x0a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科目,借为减少、贷为增加。\x0d\x0a 帐户结构包括下列几种\x0d\x0a\x0d\x0a1、资产帐户结构\x0d\x0a借方:反映资产增加\x0d\x0a贷方:反映资产减少\x0d\x0a\x0d\x0a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x0d\x0a借方:反映减少\x0d\x0a贷方:反映增加\x0d\x0a\x0d\x0a3、成本类帐户\x0d\x0a借方:成本的增加或发生数\x0d\x0a贷方:成本的减少或转销\x0d\x0a\x0d\x0a4、损溢类(又包括两种)\x0d\x0a①收入类帐户\x0d\x0a借方:收入的减少或转销\x0d\x0a贷方:收入增加\x0d\x0a②费用类帐户\x0d\x0a借方:费用的发生或增加数\x0d\x0a贷方:费用的减少或转销\x0d\x0a\x0d\x0a记帐规则:有借方必有贷方,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x0d\x0a\x0d\x0a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x0d\x0a\x0d\x0a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x0d\x0a\x0d\x0a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x0d\x0a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x0d\x0a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x0d\x0a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x0d\x0a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 资产、成本、费用类的借方表增加,贷方表减少。
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利润类的借方表减少,贷方表增加。
资产+成本 + 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等式左边的借增贷减。等式右边的借减贷增。
借:表示资金占用的增加(资产的增加,费用的增加,成本的增加),资金来源减少
贷:表示资金来源的增加(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润的增加,收入的增加),资金占用减少 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科目,借为增加、贷为减少。
负债类、权益类、收入类科目,借为减少、贷为增加。
帐户结构包括下列几种
1、资产帐户结构
借方:反映资产增加
贷方:反映资产减少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
借方:反映减少
贷方:反映增加
3、成本类帐户
借方:成本的增加或发生数
贷方:成本的减少或转销
4、损溢类(又包括两种)
①收入类帐户
借方:收入的减少或转销
贷方:收入增加
②费用类帐户
借方:费用的发生或增加数
贷方:费用的减少或转销
记帐规则:有借方必有贷方,借贷必相等。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
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 借贷帐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要根据帐户反映的经济内容决定。可以分为四类:
1、 资产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额记贷方,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
2、 权益(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额记借方,期末如有余额在贷方。
3、 成本费用类帐户:增加额记借方,减少或转销额记贷方,费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如有余额在借方。
4、 收入、利润类帐户:增加额记贷方,减少或转销额记借方,收入、利润结转后期末应无余额。
借和贷:是会计借贷记帐法中的记帐符号。不管什么行业,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原理、记账规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借贷方式只是企业的一种记账方法。
1、资产类科目: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2、负债类科目:借表示减少,贷表示增加。3、权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4、损益类科目:贷表示增加,借表示减少。5、成本类科目:贷表示减少,借表示增加。
“借”、“贷”是根据对象不同而定的。就发工资来说,对于应付薪酬方来说,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类,此时对于应付薪酬方来说是减少。而对于应收账款方来说,应收账款属于资产类,此时应收款方是增加。判断预付款项对于收付款方是增加或减少与发工资原理一致。也就是说,不管应付薪酬有没有付清,收款...
1,在会计中,借方表示增加,货方表示减少,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做账时如果有增加项,就一定要有减少项,否则账就做不平。2,左借右贷:资产、费用、成本类,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减少记在借方,增加记在借方。3,还可以这么说:凡是来源的,就记在贷方,...
借:一种会计科目,显示资产方的增加或负债方的减少;对应概念为贷方。贷: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如应付款、长/短期借款、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本年利润等),“贷”就是加。对于资产类、费用类账户(如现金、银行存款、材料、固定资产、应收款、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贷”...
在会计学中,“借”和“贷”是基础的会计术语,分别代表了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方向。其中,“借”通常表示资产类科目的增加或是负债类科目的减少,而“贷”则通常表示资产类科目的减少或是负债类科目的增加。详细解释如下:在会计的复式记账法中,“借”和“贷”是记账的符号。资产类账户在增加时记“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