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的问题?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2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不只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就不能用实物单位表示,因为不同产品的实物计量单位是不同的,把这些计量单位不同的产品销量加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企业在产销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只能用金额来表示企业的盈亏临界点。即只能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通常计算多品种企业盈亏临界点的方法有综合贡献毛益率法;联合单位法;主要品种法和分算法等几种方法.
所谓综合贡献毛益率法是指将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率按照其各自的销售比重这一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贡献毛益率,然后再据此计算企业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和每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的方法。具体来说,企业盈亏临界点=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企业盈亏临界点的具体计算步骤是:
①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首先,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某种产品的销售比重=该种产品的销售额/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100%
销售比重是销售额的比重而不是销售量的比重。
其次,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
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率×该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该公式也可以写作:综合贡献毛益率=各种产品贡献毛益额之和/销售收入总额
②计算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毛益率
③计算各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某种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该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你的理解是对的,但这样一来A和B有无穷多解,也就是这个方程并没有给出真正答案,对分析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要先设定各种产品的销售量
补充回答:设定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实际是给了一个加权的比重,其实不给销量直接给个加权比重也行,比如1:1或3:1也可以,然后你再来算,这样好理解些了吧 - 固定成本要在不同销售产品之间进行分摊,所以要给定各种产品的销售量才可以,其实就是按销量分摊固定成本,如果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分摊可以更科学合理也可以使用(比如按工时分),其实就是科学合理设定X1与X2的比例。
当然有关系了,实际销量决定了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价呀。
1.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450/(29-20)=50 2.若要求目标利润为180元,此时销售量为多少?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销量-固定成本 设销量为X 180=(29-20)X-450 X=70 3.若销售净利润为销售额的30%,此时销售量为多少 设销量为X 0.3*29x=(29-20)x-450 X=1500 ...
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分析是一套关键工具,用于揭示企业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是关于本量利分析的详细解答:定义与历史:定义: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中的一套工具,用于研究销售数量、成本和价格变化对利润的影响。历史:本量利分析的历史可追溯至1904年的美国,随着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50...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设利润无差别业务量为X,单位产品贡献边际10*20%=2,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2=8,则 9x-8x-固定成本=8000-固定成本,两边的固定成本抵消掉,答案是8000
先考虑 条件(5),有客人入住的房间会产生变动成本(我下文称边际成本)在高峰期的8周(56天), 产生的边际成本为:80*26*56 + 40*35*56 = 116,480 + 78,400 = 194,880 在旺季其他时间(7*12= 84 天),假设零星散客优先选择双人房,房满后住单人房 已预订房间产生的边际成本为:80 * 70% * 2...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设利润无差别业务量为X,单位产品贡献边际10*20%=2,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2=8,则 9x-8x-固定成本=8000-固定成本,两边的固定成本抵消掉,答案是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