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理念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是什么?

成本理念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是什么?
  • 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一、成本效益观念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企业管理的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也就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是有区别的。“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就是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它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末,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地增加一部分成本,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又比如,企业推广合理化建议,虽然要增加一定的费用开支,但能使企业获取更好的收益;引进新设备要增加开支,但因此可节省设备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废次品数量而发生的检验费及改进产品质量等有关费用,虽然会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却会因此而逐步提高;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获取最大的效益或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些支出都是不能不花的,这种成本观念可以说是“花钱是为了省钱”,都是成本效益观的体现。总之,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日常成本管理中,应对比“产出”看“投入”,研究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预测和决策方案。二、多动因理论的成本管理观念库珀和卡普兰于1987年在一篇题为《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cost driver,成本驱动因子)的理论,认为成本在本质上是一种函数,是各种独立或交互作用着的因素(自变量)合力驱动的结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驱动着成本,或者说成本的动因有哪些呢?传统上把业务量(如产量)看作是唯一的成本动因(自变量),至少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而把其他因素(动因)撇开不论。按照这一成本动因思想,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基于这一认识,形成了诸如量本利分析以及依存于产量的弹性预算等在成本费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这虽不失为成本管理的有效思路。然而,业务量并不是驱动成本的唯一因素。按照库珀和卡普兰的“成功动因”理论,成本动因可归纳为五类:数量动因、批次动因、产品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工厂动因。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应在分析有关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上,开辟和寻找成本控制的新途径。比如,按照作业成本法(ABC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企业成本可划分为由业务量动因驱动的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和由作业量动因驱动的长期变动成本(主要是各种间接费用)。基于此种认识,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可考虑通过实现适度经营规模来有效地控制成本,因为通常较大规模比较小规模更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如采购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采购数量所制约,还与采购次数有关,大量采购能降低单位采购成本;营销费用支出不单纯受销售数量所制约,还与销售批次有关,大量销售能降低单位产品负担的营销费用。对这类问题,若能分析出各动因(自变量)与成本(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成本函数的具体模型,即可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管理会计中介绍的最优订购批量决策模型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具体例子。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除驱动成本的客观因素外,企业成本也会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的驱动,即成本函数可表示为:成本=f(客观动因,主观动因)。正因为人具有最大的能动性,人为的主观动因也应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工人之间以及工人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驱动因素。从成本控制角度看,人为的主观动因具有巨大的潜力。实践表明,责任会计中对成本中心、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的研究分析,对于改善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成本主观动因的研究分析,可进一步启发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观念。比如:(1)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究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2)在企业内部形成职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职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斯洛(A·Maslow)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奖励实施外在约束与激励的机制,实现自主管理,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总之,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应树立基于多动因理论的成本管理观念。这种建立在成本动因分析基础上的成本管理观念,往往可诱发产生出企业成本管理的崭新思路和有效举措。三、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分析与研究,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在产品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分析,就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手段。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再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心由企业内部转向外部,由重生产管理转向重经营决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种决策成本也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如相关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递延成本、未来成本,等等。在企业成本管理中,重视和加强对这些管理决策成本落畴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
  • 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一个企业对成本的控制能力直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成本的管控非常重要。但是要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须对成本有正确的认识,有了正确的观念才会引证出是否有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1.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作业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为达到预期成果所发生的耗费和投入就是成本,表现在会计上就是工资、原材料、差旅费等诸如此类的支出。因此,成本和费用产生于团队的作业活动,从这个角度出发,成本管理是必须是全过程、全员的管控,企业必须将成本控制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中。
    2.要降低成本就必须认真评估每项作业的效率,需要把耗费支出与对应作业相比较,仔细研究每一活动环节。然而传统上我们衡量成本的时候常常使用诸如产品单位量指标,例如电力行业常用的元/千瓦时单位,实际上当得到×××元/千瓦时这个数据的时候,行为已经发生,既定事实无法改变,拿到这样的数据来进行对标意义已经不大,只是经由对标得出的差距,可以帮助改进在管理和经营工作大体上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3.每一个员工的活动可以说是有效的,也可以说是无效的,即使是无效的,成本依然发生,只不过这个成本会变成无效成本。比如,甲用时1小时,乙用时2小时各自完成一件同样的产品,企业雇佣甲、乙都要付出同样的计件工资,这个作业过程都耗费了一样多的材料,从传统的会计看,按成本归集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这两个人加工出来的产品成本是一样的,然而从作业的角度来说,乙多耗出了1个小时,这多出的1个小时是无效的,这1个小时的成本也就成为无效的成本,没有为企业创造价值,那么这1个小时的成本又应当如何衡量呢?为此,企业经营者需要深入思考常规的成本观念,打破旧观念的束缚,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成本管理要转向关注作业活动和时间耗费,因为人的作业活动驱动了成本。
    4.企业要让每一个员工明白成本是如何发生的,每个人都是控制成本的关键。另外,财务人员要跳出传统书本理论研究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关系,企业管理层要建立起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员工的行为、心态将决定企业成本何时发生,何地发生,发生了多少。
      为此,降低成本的核心办法就是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使得他们的想法和观念与经营者、管理者一致,而管理层则需要努力激励员工,同时避免决策失误造成浪费。
    5.如企业中常会出现这样一个观念,就是让财务人员承担控制和改善财务绩效指标的责任。实际上,财务人员只是根据会计记录得出指标数值,当看到指标完成情况时,已经是前方一系列工作完成的结果,而财务人员并不清楚前面一列各环节中成本如何发生,归属何种作业,归谁负责,占多大责任,对后续或其他作业成本会产生何种问题以及影响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只能是单纯地就数字研究数字,在指标数据上单纯对数字进行增减。正确的做法就是财务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如人力资源部、经营部等管理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把其他部门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进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实现管理上的管控。
    6.常规的预算控制和指标分析之外,应当设置以人为单位和以作业为单位的成本指标管理体系,找出标准作业程序,制定标准作业程序的标准时间,辨认有效和非有效成本,挤出非有效的作业活动,让员工与财务指标挂钩,建立成本对话机制,探讨每个环节成本为何发生、如何发生、产生何种效益等,通过对指标跟踪检查、分析找到改善作业的办法,从而实现成本的不断降低。
    7.集团公司正在开展的全面责任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工作,是一项企业管理的革命,其做法是通过“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考核无盲区、奖惩有依据”的全员业绩考核,把责任细化到指标、量化到数字、E化到网络、简化到可操作,达到精确定位、精细管理、精准考核,从而实现企业管理上水平,经营出效益。这一做法也可以结合到企业生产运营的具体作业层面,使得企业在成本管控出效益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 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 一、成本效益观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

  • 问题六:成本理念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在于,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而现代的成本管理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

  • 成本理念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是什么? 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新思路一、成本效益观念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

  • 在科研工作方面,她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是财务成本控制与管理。她的主要研究项目是成本控制。她撰写和发表了多篇论文,如《浅析新的成本理念对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的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税收筹划及其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性》、《浅谈涉外企业如何避免和解决商帐拖欠问题》、《法...

  • 1. 成本管理是贯穿企业运营全过程的重要管理理念,其核心在于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 该理念强调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对成本的发生和变化进行全面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以此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3. 具体而言,成本管理要求企业不断探索降低成本的策略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