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3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新《企业财务通则》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二)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四)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
(五)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1号)规定,企业取得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法规不计入损益者外,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据上述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除国家明确规定不计入损益者外(如财税[2007]80号规定,企业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实际收到具有专门用途的先征后返所得税税款,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取得当期的利润总额,暂不计入取得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一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一、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营业税、消费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
对于直接减免的营业税、消费税,不作帐务处理。
二、企业实际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税后返还的增值税,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
未设置"补贴收入"会计科目的企业,应增设"补贴收入"科目。
三、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已交税金"项目下,增设"减免税款"项目(8行),反映企业按规定减免的增值税款,应根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记录填列。
四、收到的财政补贴一般直接记入"补贴收入",年终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但指明用途的除外。
五、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的资产部分,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资本公积;未形成资产需核销的部分,经批准冲减专项应付款。
企业收到国家拨入的产品研究开发专项资金或拨款,应先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为完成承担的国家专项拨款指定的研发产品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应按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同的方法进行归集,并在"生产成本"中单列项目核算。待研发成功后,如将研发成果交给国家,并经批准核销专项应付款的,按应核销金额,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如研发成果留给你公司的,除将发生的费用从"生产成本"科目结转至"库存商品"科目外,还应同时将专项应付款转入 -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别为:
一、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分为收益法和资本法。收益法指收到政府补助的当期直接贷记收益。具体分为总额法和净额法。
《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一)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政府补助》规定的会计处理是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
(二)补助形式
准则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收益,而是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后,在该资产的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摊计入各期收益。
(三)计量
政府补助第六条规定,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收到的金额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若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一元计量。
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中没有政府补助的概念,但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当期收入总额,政府补助属于其他收入。第七条规定第一款规定,财政拨款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什么是其他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其他收入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的补贴收入等。
什么是财政拨款?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财政拨款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拨付的财政资金,但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除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对财政性资金作出如下补充规定:
企业在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中减除:
1.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2.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项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其具体管理要求;
3.企业对该项资金以及该项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重申了上述规定,且取消了执行时间的限制。
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税收对“不征税收入”的范围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按照准则确认的政府补助,不仅完全被税收的规定排除在“不征税收入”之外 ,而且要求全额纳入收益,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 广告,pass
政府补助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分别为:一、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分为收益法和资本法。收益法指收到政府补助的当期直接贷记收益。具体分为总额法和净额法。《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一)记账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政府补助》规定的会计处理是采用收益法中的总额法。(二)...
总体而言,政府补助与财政专项资金在性质、形式、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企业需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准确处理。
对于政府补助,首先判断其是否为不征税收入。如满足《财税〔2011〕70号》文件的条件,即专项用途、单独核算等,可作为不征税收入,会计上应从收入总额中减除,相关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符合条件的,则计入应税收入,会计与税务处理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增或调减。与资产相关的政府...
政府补助的税务处理包括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两方面。增值税方面,中央财政补贴通常不需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方面,政府补助分为应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应税收入需要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并且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或资产,不得在企业所得税中扣除。
对于收益相关政府补助会计上一般直接计入损益,税法上也是认可的,主要差异在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此时会计上计入递延收益,税法上认为应当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应当进行纳税调增。一、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指企业取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