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经济发展什么关系财政学论述题

税收与经济发展什么关系财政学论述题
  • 这个,主要有三层关系:
    一是税收收入规模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即税收多少,取决于经济总量,还取决于经济质量。经济增长能促进税收增加。但由于行业税负不均衡,加上地方产业结构不同,即便GDP总量相同,税收规模也不会一致。比如,农业是弱质产业,税收贡献度较低,如果一个地方的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高,则其税收收入总量将受到一定影响。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对税收收入变动影响较大,相比粗放型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式经济增长与内外均衡协调增长将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
    二是合理税收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关系。实施合理性税收政策,从即期效果看,应有助于扩大企业投资意愿,提高居民现实消费能力;长期看,要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此外,税收是国民经济的“寒暑表”,能够真实反映出国民经济增长状况。
    三是关注税收和经济增长关系,不仅要从税收筹集资源的角度分析,还要从税收使用层面来分析,即优化财税支出结构。只有支出结构合理了,才能发挥好税收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助力经济增长。
  • 您可参考《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分析》,该书是 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张伦俊著作的实体书。
    本书是一部关于税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一部经济理论研究专著,内容涉及导论、税收与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基本关系、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结构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等,适合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参考学习。 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规模、速度、质量、结构决定着税收总量、增长速度和税收结构。另一方面,税收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通过税率、税负、税收优惠等在投资、消费、分配和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展,税收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就越密切。过去长时期里,我国税收制度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税收政策取向以收入为首要目的,调节社会经济关系效应不明显,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此,中央提出:要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税收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级税务部门以加强税收分析为重点,从完善经常性税收收入分析方法入手,不断拓宽税收分析思路,实现了由税收进度、增减情况等简单对比分析,向宏观税负、增长弹性等征管质量情况分析的转变。尤其是利用税收与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等数量方法,来判断税收与经济增长是否协调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此同时,业内学者也对税收分析给予热情关注,一些凸显数量特色的论著先后出版发表。税收数量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出现了喜人景象。但总体上看,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受到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税率、税负、税收收入等数量概念清晰,与相关经济变量联系密切,适宜运用计量模型等数理方法进行研究。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税收数量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50多篇相关论文;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等省部级以上课题;有的研究成果被推荐供全国人大和有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以及受到近百位专家学者的评价引用或文献参考。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本书依据税收经济数据,对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从经济基础理论角度,简要介绍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关系、税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税收分析的基本概念,税收数量分析的基本方法等。第二章是关于税收与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着重讨论税收与GDP总量、税收与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旨在通过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第三章是对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税负的变化特征、以及产业税负、地区税负等,并通过对不同类型国家税负的借鉴比较,对我国宏观税负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最优区间估计。第四章是从结构关系角度,探讨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包括税收与产业结构、税收与区域结构、税收与所有制结构之相互影响等。第五章侧重讨论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包括税收与政府关系,促进循环经济,以及税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税收乘数与我国税收乘数效应等。第六章是从计量角度,讨论增值税等主要税种的预测与估算问题,介绍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多元方法、以及博弈论原理在税收数量分析中的应用等,并给出各种方法的应用例证。 注重数量分析是本书所追求的写作特色,比如说: 1.在分析税收与GDP等指标关系时,本书不仅运用了常见回归模型等,还引用了岭回归分析法,解决了GDP、居民消费等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借助软件筛选岭回归系数,解决了税收模型中自变量系数与实际意义不相符的符号问题。 2.在讨论税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时,本书运用了典型相关分析法,选择了一组税收经济变量和一组居民消费变量,即所谓两个典型变量,进而通过典型变量的研究,揭示两组变量之间影响关系。无疑,这比只考虑单个变量关系,信息量之凝聚,结论之相对全面,均具明显优势。 3.在结构关系分析中,作者构造了“协调系数’’指标,用以反映产业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的协调程度。定义:产业税收协调系数。产业税收比重/产业GDP比重。协调系数明显大于1或小于l时,说明税收贡献与经济贡献不协调,否则基本协调。类似地,还有地区税收协调系数等,为客观评价产业、地区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否协调提供了参考。 4.聚类分析法应用。对地区税负作聚类分析,结果使一些较发达地区与较贫困地区聚成一类,由此反映地区税负的不平衡。实际上,一些多因素多指标的分类问题,应用聚类分析方法非常方便。聚类分析还可以对于其他方法确定的数据分类进行检验,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取得更好的分析效果。 5.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都可以简化数据结构,即把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但主成分分析重点在于从观测变量到主分量的变换上,将主成分表示为原观测变量的线性组合。因子分析的重点在于从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到观测变量的变换上,将原观测变量表示为新因子的线性组合。本书给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例子,共10项指标,用两个主成分就可以拥有原10项指标93.7%的信息量。而因子分析通过‘旋转”,载荷结构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合理解释。进而可计算出因子得分,排出地区位次。 6.关于博弈论原理的应用,本书给出两个例证:一是税务稽查与偷税逃税的博弈分析,结果:无论是静态模型,还是动态模型,遏制偷逃税,关键在处罚力度。二是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成比例的博弈分析,这实际上是对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问题的一个数量诠释。从讨论得结果来看,似乎难能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博弈解”,由此映射出现行财税体制的一个难题。 以上所提及的一些方法并非本书的创新,但就税收分析的应用而言,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也使我们有所启发。说明将数理方法应用于税收分析,推进税收分析的数量化科学化是可行的。 当然,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错漏与不妥在所难免,期待着读者的批评指正。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建议;如您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应答时间:2020-12-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规模、速度、质量、结构决定着税收总量、增长速度和税收结构。另一方面,税收作为重要的调控手段,通过税率、税负、税收优惠等在投资、消费、分配和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发展,税收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就越密切。过去长时期里...

  •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决定税收和税收对经济的反作用,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的来源,同时也是国家支出的源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收的作用是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我国的税收法律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尽到纳税义务。一、税收与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税收实践证明,...

  • 经济发展与税收的良性互动关系,是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二者之间存在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辨证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在什么条件、什么社会经济制度和什么经济运行模式之下都自动生效,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经济运行模式之下,才可以使二者具有良性互动关系。 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与...

  • 地方税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是参与社会经济分配。税收高低,既影响地方企业运行成本,也影响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2、税收调节经济。各级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

  • 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有了充足的财政收入,政府才能在国际经济交流中占据有利地位,增强话语权。更重要的是,税收能够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收入分配的均衡,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税收还是国家实施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于那些发展滞后、亟需扶持的行业或项目,政府可以通过...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