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算清缴里的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是什么意思?
14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一、账载金额指的是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指的是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1、账载金额一般指的是”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不是余额。税收金额通常指的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并且已经定期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即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
2、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
二、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第三条: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扩展资料:
1、填写纳税申报表并附送相关材料
纳税人于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自行进行税收纳税调整并填写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
2、税务机关受理申请,并审核所报送材料
(1)主管税务机关接到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后,经审核其名称、电话、地址、银行账号等基本资料后,若发现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的内容有变化的,
将要求纳税人提供变更依据;如变更内容属其他部门管理范围的,则将敦促纳税人到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将变更依据复印件移交主管税务机关。
(2)主管税务机关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填写是否完整、正确,税额计算是否准确,附送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逻辑关系、是否进行纳税调整等。
审核中如发现纳税人的申报有计算错误或有漏项,将及时通知纳税人进行调整、补充、修改或限期重新申报。纳税人应按税务机关的通知作出相应的修正。
(3)主管税务机关经审核确认无误后,确定企业当年度应纳所得税额及应当补缴的企业所得税款,或者对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加以退还或抵顶下年度企业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汇算清缴 - 汇算清缴里的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分别指什么?
账载金额是指实际记录在账本上的金额,税收金额是指按规定可以记入的金额。
例如:职工福利费支出,账上开支了4576元,则账载金额记4576元。按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准予扣除,本年工资为940748,那么税收金额为940748*14%=131704元。所以如果这项支出超过131704元,税收金额则填131704元,没超过则填载账金额4576元。如果账载金额大于税收金额,按税法规定,多余的部分则不能在税前列支,需要扣除后再计算所得税。
所以填写申请表时要注意账载金额大于税收金额时,要补税。
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工资薪金支出填写说明: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就是实际支付工资总额。
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如本行第1列金额大于第2列,则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金额小于第2列,那么第2列减去第1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
汇算清缴是什么?
汇算清缴是是指所得税和某些其他实行预缴税款办法的税种,在年度终了后的税款汇总结算清缴工作。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分月、分季预缴税款,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征收办法。分月、分季预缴税款,一般按纳税人本季度 (月)的课税依据计算应纳税款,与全年决算的课税依据往往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年度终了后,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财务决算进行汇算计算,清缴税款,对已预交的税款实行多退少补。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补税,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此汇算清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调整未分配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 账载金额是指记账时实际记录的金额,税收金额是指按税法规定可以记入的金额。例:职工福利费支出,账上开支了4576元,因此账载金额记4576元。按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不得超过工资支出的14%,本年工资为940748,乘以14%等于131704元,这就是税收金额。因此如果这项开支超过了131704元,税收金额就一定要填131704元,没超就填账载金额也可以。像工资薪金支出这类在税收上没有特别规定的,税收金额就填账载金额的数字就可以。这份表的设计是,如果账载金额大于税收金额,说明多出的部份按税法规定是不能在税前列支的,要扣除后再计算所得税。所以填写时一定要注意账载金额不能大于税收金额,否则要补税。
- 账载金额指的是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指的是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第三条: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扩展资料: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
实行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由统一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的总机构,按照上述规定,在汇算清缴期内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进行汇算清缴。
分支机构不进行汇算清缴,但应将分支机构的营业收支等情况在报总机构统一汇算清缴前报送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总机构应将分支机构及其所属机构的营业收支纳入总机构汇算清缴等情况报送各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 一、账载金额指的是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指的是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1、账载金额一般指的是”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不是余额。税收金额通常指的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并且已经定期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即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
2、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
二、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第三条: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扩展资料:
1、填写纳税申报表并附送相关材料
纳税人于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以财务报表为基础,自行进行税收纳税调整并填写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纳税申报。
2、税务机关受理申请,并审核所报送材料
(1)主管税务机关接到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表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后,经审核其名称、电话、地址、银行账号等基本资料后,若发现应由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的内容有变化的,
将要求纳税人提供变更依据;如变更内容属其他部门管理范围的,则将敦促纳税人到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并将变更依据复印件移交主管税务机关。
(2)主管税务机关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主要审核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填写是否完整、正确,税额计算是否准确,附送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逻辑关系、是否进行纳税调整等。
审核中如发现纳税人的申报有计算错误或有漏项,将及时通知纳税人进行调整、补充、修改或限期重新申报。纳税人应按税务机关的通知作出相应的修正。
(3)主管税务机关经审核确认无误后,确定企业当年度应纳所得税额及应当补缴的企业所得税款,或者对多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加以退还或抵顶下年度企业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汇算清缴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行政罚款、滞纳金等;
(2)列支与企业经营不相关资产的折旧、代关联方支付与企业经营不相关的费用等;
(3)一些企业在成本费用中给离退休职工(已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发放补助工资、发放水电补贴、购买各种商业保险等,有的在成本费用中报销职工住房的物业费、车险、修理费等;
(4)一些效益较好的垄断行业,如烟草行业实行业务专卖专营制度,经营执法合一,烟草专卖管理面广量大,离不开公安、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产生一定的协查费用。在共同办案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费用由企业承担是合理的,可以扣除的。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即能够扣除的成本、费用首先需要满足真实性、合理性及相关性的要求。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八条 纳税人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二)财务报表;
(三)备案事项相关资料;
(四)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
(五)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六)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 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七)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或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发生的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申报扣除:①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②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③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④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⑤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企业发生的其他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申报扣除。如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应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不得延期申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可适当延期申报,但最长不能超过三个月。
一、哪些资产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
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资产损失,是指企业在实际处置、转让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失(即实际资产损失),以及企业虽未实际处置、转让资产,但符合规定条件计算确认的法定资产损失。
二、资产损失应如何申报?
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可将资产损失申报材料作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附表及附件一并向税务机关报送。
企业资产损失按其申报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分为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其中,属于清单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可按会计核算科目进行归类、汇总,填报纳税申报表附表,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纳税资料留存备查;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并填报纳税申报表附表,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
三、哪些资产损失应进行清单申报?
下列资产损失,应以清单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
(一)企业在正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公允价格销售、转让、变卖非货币资产的损失;
(二)企业各项存货发生的正常损耗;
(三)企业固定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报废清理的损失;
(四)企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而正常死亡发生的资产损失;
(五)企业按照市场公平交易原则,通过各种交易场所、市场等买卖债券、股票、期货、基金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等发生的损失。
上述以外的资产损失,应以专项申报的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扣除。企业无法准确判别是否属于清单申报扣除的资产损失,可以采取专项申报的形式申报扣除。
四、专项申报需报送哪些资料?
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应逐项(或逐笔)报送申请报告并填报纳税申报表附表,同时附送会计核算资料及其他相关的纳税资料。企业专项申报资料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和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依法出具的与本企业资产损失相关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机关的判决或者裁定;
(二)公安机关的立案结案证明、回复;
(三)工商部门出具的注销、吊销及停业证明;
(四)企业的破产清算公告或清偿文件;
(五)行政机关的公文;
(六)专业技术部门的鉴定报告;
(七)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定证明;
(八)仲裁机构的仲裁文书;
(九)保险公司对投保资产出具的出险调查单、理赔计算单等保险单据;
(十)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证据。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是指会计核算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业,对各项资产发生毁损、报废、盘亏、死亡、变质等内部证明或承担责任的声明,主要包括:
(一)有关会计核算资料和原始凭证;
(二)资产盘点表;
(三)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
(四)企业内部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文件或资料;
(五)企业内部核批文件及有关情况说明;
(六)对责任人由于经营管理责任造成损失的责任认定及赔偿情况说明;
(七)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财务负责人对特定事项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的声明。
五、专项申报资料要求申报的资料较多,如果纳税人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应如何办理?
属于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企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限内报送相关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同意后,可适当延期申报。
六、资产损失申报资料应如何进行管理?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资产损失内部核销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及时收集、整理、编制、审核、申报、保存资产损失税前扣除证据材料,方便税务机关检查。
七、纳税人已进行纳税申报,后又发现资产损失有漏报的情况,应如何处理?
纳税人已进行纳税申报,后又发现有资产损失漏报,在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5月30日前),可进行更正申报;汇算清缴结束后发现的,可进行补充申报。
所得税汇算清缴中保险费是指企业财产保险费。不是指社会养老保险费。 - 账载金额: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
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第三条 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七条 纳税人应当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如实、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完整、及时报送相关资料,并对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第八条 纳税人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有关资料:
(一)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
(二)财务报表;
(三)备案事项相关资料;
(四)总机构及分支机构基本情况、分支机构征税方式、分支机构的预缴税情况;
(五)委托中介机构代理纳税申报的,应出具双方签订的代理合同,并附送中介机构出具的包括纳税调整的项目、原因、依据、计算过程、调整金额等内容的报告;
(六)涉及关联方业务往来的,同时报送《 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七)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纳税人采用电子方式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保存有关资料或附报纸质纳税申报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 账载金额是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
税收金额是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缴纳企业所得税申请表。
扩展资料: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
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第三条 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实行核定定额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不进行汇算清缴。
第四条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税款。
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发生解散、破产、撤销等终止生产经营情形,需进行企业所得税清算的,应在清算前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进行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企业所得税款;
纳税人有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第五条 纳税人12月份或者第四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完成,预缴申报后进行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汇算清缴 - 一、账载金额指的是账册中实际记载的金额,即实际发生额。税收金额指的是税法准许在税前列支金额,即税前列支的最大金额。
1、账载金额一般指的是”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不是余额。税收金额通常指的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并且已经定期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即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
2、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第2列,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的绝对值填入第4列“调减金额”。
二、根据《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
第二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
第三条:凡在纳税年度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 - 账载金额是你账上的金额,税收金额是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如果某项目账载与税收金额不符,是需要调增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的,比如常见的业务招待费是肯定有差额的,账载100的话一般税收金额是60(不考虑收入影响)
- 账载金额一般指的是”应付职工薪酬—员工工资“的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数,不是余额。
税收金额通常指的是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并且已经定期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这部分人员的工资,即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额。 - 帐载金额就是单位账上的金额,税收金额就是按税法规定的金额
- 账载金额是指实际记录在账本上的金额,税收金额是指按规定可以记入的金额。
例如:职工福利费支出,账上开支了4576元,则账载金额记4576元。按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准予扣除,本年工资为940748,那么税收金额为940748*14%=131704元。所以如果这项支出超过131704元,税收金额则填131704元,没超过则填载账金额4576元。如果账载金额大于税收金额,按税法规定,多余的部分则不能在税前列支,需要扣除后再计算所得税。
所以填写申请表时要注意账载金额大于税收金额时,要补税。
在《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工资薪金支出填写说明:
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 奖金、津贴和补贴,也就是实际支付工资总额。
第2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如本行第1列金额大于第2列,则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3列“调增金额”;如本行第1列金额小于第2列,那么第2列减去第1列的差额填入本行第4列”调减金额”。
汇算清缴中的"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是两个关键概念。账载金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财务报表上记录的数额,即实际发生的金额,填写申报表时以此为准。税收金额则按照税法的规定来确定,是税务部门认可的应缴税额。两者相等时,意味着无需进行纳税调整;若账载金额大于税收金额,意味着企业可能有可抵扣的税...
账载金额是指实际记录在账本上的金额,税收金额是指按规定可以记入的金额。例如:职工福利费支出,账上开支了4576元,则账载金额记4576元。按税法规定,职工福利费税前列支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14%准予扣除,本年工资为940748,那么税收金额为940748*14%=131704元。所以如果这项支出超过131704元,税收金...
汇算清缴中的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是两个重要的概念。账载金额,简单来说,是企业账册中实际记录的金额,如员工工资的贷方累计数,它并不等同于余额,而是指应付职工薪酬中实际发放的工资额。税收金额则受限于税法,通常指的是已签订劳动合同并定期全额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员工工资,这部分金额可以被税前列支。...
“账载金额”就是账上记录的金额,账上记了多少就填多少;“税收金额”就是按照税法规定,税法上认可的金额。当“账载金额”与“税收金额”相等时,不需要纳税调增或调减;收入类项目,“账载金额”大于“税收金额”时,就做纳税调减;“账载金额”小于“税收金额”时,做纳税调增;成本费用类项目正好...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