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4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1、上题应假设系2009年12月取得,2010年全年计提12个月的折旧(因为当月增加当月不提折旧);
2、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00-10=90(万元),计税基础=100-20=80(万元);
3、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系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0*25%),代表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增加。
4、如果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如税法按10年折旧,企业按5年加速折旧),则系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该差异在转回时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减少,交纳的税金多,构成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多,交纳的税金少,构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果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不需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其账面价值。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等。通常在资产的后续计量中因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不同,可能造成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管理注意事项:
1、月末分别用固定资产增加表、减少表以及内部调动表更新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也就是自动插入增加的固定资产记录,将调出的固定资产记录自动删除,将发生调动的固定资产更改其使用部门。
2、月内发生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后,将相应的原始凭证输入系统,经检测、分类后分别生成固定资产增加表、减少表及内部调动表。特别要注意的是,系统最初投入运行时,需将原手工方式制作的固定资产管理卡片一次全部输入计算机,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以后将它作为一个基本数据库使用。
3、根据月初的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按有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生成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4、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固定资产增加表、减少表、内部调动表以及固定资产登记卡记录表打印输出各种报表,如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报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固定资产分类统计表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税基础 - 账面价值、账面净值与账面余额的区别 \x0d\x0a(一)对固定资产来讲: \x0d\x0a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 \x0d\x0a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x0d\x0a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x0d\x0a(二)对无形资产来讲: \x0d\x0a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 \x0d\x0a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 \x0d\x0a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 \x0d\x0a(三)其他资产: \x0d\x0a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x0d\x0a账面余额=账面原价 \x0d\x0a《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四条规定,企业承包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计税基础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和负债的计税基础:\x0d\x0a\x0d\x0a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税所得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需要缴税的资产价值。\x0d\x0a\x0d\x0a 通常情况下,资产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因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造成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x0d\x0a\x0d\x0a 例如,各项资产如发生减值提取的减值准备。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当计提相关的减值准备。税法规定,企业提取的减值准备一般不能税前抵扣,只有在资产发生实质性损失时才允许税前扣除,产生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即暂时性差异。假定某企业期末持有一批存货,成本为1000 万元,按照存货准则规定,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800万元,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由于税法规定资产的减值损失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该批存货的计税基础仍为1000 万元,其账面价值为800 万元,两者之间的差额200 万元即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x0d\x0a\x0d\x0a 又如,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满足资本化条件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成本;税法规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一般可于发生当期税前扣除,由此产生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的暂时性差异。\x0d\x0a\x0d\x0a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税所得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即未来不可以扣税的负债价值。一般而言,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交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涉及损益,进而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得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如企业因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会计上对于预计负债,按照最佳估计数确认,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相关的费用多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该类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形成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 我的方法是先判断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负债。比如递延所得税资产,记着他是资产,对自己是有益的,就是将来可以少缴税,就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那么第一步:账面价值小于计税价值(比较的时候一定把计税价值放后面),这样就是顺着的(我自己的理解放在前面的就是从前的,放在后面就是将来的,将来的价值大,就是递延的意思),资产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减少,交纳的税金多,构成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多,交纳的税金少,构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缴纳多少所得税并不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就是税前利润...
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固定资产原价(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 折旧方法产生的差异 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
资产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2、计算公式不同 资产的计税基础=原值-折旧(或摊销)(税法允许的,但一般不承认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折旧(或摊销)-减值准备 (一)固定资产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减少,交纳的税金多,构成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多,交纳的税金少,构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减少,交纳的税金多,构成应纳税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相当于未来可抵扣的多,交纳的税金少,构成可抵扣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缴纳多少所得税并不是以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就是税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