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的关系
3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通俗的讲是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并且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程序,没有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首先,在实务中(四大或是国内的大所)审计风险是既定的,不是评估出来的,通常把审计风险设定为2-5%,基本相当于常数。注册会计师在接受业务委托时,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出重大错报风险。再根据公式推出检查风险。再按照检查风险实施审计程序。其中三大风险,审计风险是最终控制的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财务报表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是不可控制的,只能评估。评估的重大风险高,则审计风险必须低,实施的审计程序必须多,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低,审计风险可以低,实施的审计程序可以少。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执行合理的审计程序来控制检查风险,进而控制审计风险并把它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一般在2-5%),至于为什么是2-5%,那是四大总结的经验。所以审计风险不是评估出来的,是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是必须控制在低水平的。
根据我前半部分的回答,你后面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
2、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
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从上式可以看出,审计风险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成正比;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者之间相互成反比。
固有风险可以通过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与企业所处行业等来确定。
控制风险可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并进行符合性测试后确定。
检查风险通过实质性测试程序后确定。
当固有风险、控制风险都较高时,就要进行较为详尽的实质性测试,增加审计证据,扩大审计测试范围,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保证审计风险在可接受水平。
如果控制风险经符合性测试,处于较低水平,可相应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
一般来说,固有风险都设置在中高等以上水平,以使CPA保持足够的谨慎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来降低审计风险,使之处于可接受水平。 - 实际就是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根据模型:等号后面的为反向关系,等号两边的任意两项为同向关系。
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它涉及多个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审计风险主要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主体、审计环境等方面存在密切关系。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过程中,由于某种或某些因素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从而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来源于财务报表本身...
审计风险等于固有风险乘以控制风险乘以检查风险,因此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要素构成:1、固有风险:指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政策或程序的情况下,其会计报表上某项认定产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它是独立于会计报表审计之外存在的,是注册会计师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
审计风险与被审计对象的关系 审计风险是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审计结果偏离实际的风险因素。这种风险与被审计对象有着直接的联系。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表现 审计风险通常存在于审计活动的各个阶段,包括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做出的结论与实际...
关系解释:审计风险、重大风险、检查风险在审计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概念。其中,审计风险是一个总体概念,涵盖了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重大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直接涉及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或舞弊,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点。检查风险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越高。这一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审计重要性对检查风险的影响显著。以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为例,若账面金额小于20万元的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