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与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1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小微企业与一般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区别蛮大的。小微企业是统计上的概念,小微企业可分为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而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的概念,按照税法的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统计上的概念,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统称。企业规模的判断标准是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因行业不同则判断标准也有不同,并根据不同行业的判断标准进一步区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体现在小型微利企业,但小微企业和小型微利企业是不同的概念,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概念,源于企业所得税法和所得税实施条例,指的是符合税法规定的特定条件,即是“小微企业”同时,还要求是“微利企业”。也就是说,小型微利企业是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 小微企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认证条件的企业,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财税【2019年】13号规定,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1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缴纳企业所得税。
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的概念,我们知道,根据增值税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和会计核算水平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登记条件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即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应税销售额大于500万元,且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适用于一般计税法。一般计税法是间接计税法,即先按照当期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将当期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间接计算出当期增值额部分的应纳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的多少,取决于当期销项税额和当期进项税额这两个因素。 小微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会计核算水平,即年应税销售额是否超过500万元和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可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如果小微企业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优惠政策,即月应税销售额低于15万元,季度应税销售额低于45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
总之,小微企业和一般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小微企业是统计上的概念,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统称;而一般纳税人则是增值税的概念,即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即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应税销售额大于500万元,且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小微企业可以是一般纳税人也可以是小规模纳税人。 2022年2月13日
税收政策不同:一般纳税人:按照正常的增值税税率缴纳税款,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此外,一般纳税人还需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在税收政策上享有诸多优惠,如增值税减免、所得税优惠等。这些优惠政策旨在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促进其健康发展。经营管理要求不同:一般纳税人:由于需要...
一般纳税人和小微企业的区别如下:1、销售额控制不同:(1)小微企业连续12个月销售额不能超过最高额度,超过后应转为一般纳税人;(2)一般纳税人的销售额没有限额;2、税率不同:(1)小微企业除出租、出售不动产征收率5%以外,其他都是3%;(2)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分6%、11%、17%三档税率;3...
一般纳税人和小微企业的主要区别如下:定义与分类: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上的一个概念,主要特点是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一般纳税人通常适用于规模较大、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其年销售额往往超过500万元(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小微企业:则是企业所得税上的一个概念,主要依据企业...
答案:一般纳税人和小微企业在税务、规模、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一、税务方面的区别 1. 一般纳税人:通常指工业或者商业企业,根据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程度,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需缴纳相应的增值税。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建立严格的财务和会计核算制度,具备完善的账目管理。增值税的计算较为...
小微企业和一般纳税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定义、税收优惠政策、备案程序以及所需缴纳的税款等方面。首先,从定义上来看,小微企业通常指的是由少数股东投资、资金较少、规模较小、经营范围有限的企业,其年营业收入一般未超过一定标准,如3000万元或5000万元。而一般纳税人则是指符合《国家税收法》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