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免税后,要不要价税分离?很简单的事儿,很多人却搞错了!
1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引言 在最近几年,总是有不少明星因为偷税漏税的事件被曝光,而断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甚至有不少粉丝还在为他们强词夺理,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交税纳税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能因为你有明星光环就逃避这项责任。 而一旦被发现了偷税漏税的行为,任何组织或者是个人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增值税免税后,要不要价税分离?很简单的事儿,很多人却搞错了! 我们给大家用个简单的例子讲一下: 学税有限责任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在2022年4月6日,收到了一张免税的增值税普票,项目是住宿费,金额是6000。大概就如下图所示:
那么收到这样的票,作为会计,应该怎么做账才合适呢?其实,直接借:银行存款 6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就完事了。 但是有的小伙伴表示,这样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需要先进行价税分离才行。那么按什么税率进行价税分离呢?他认为得按3%进行价税分拆。相应的,把免征的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6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5825.24,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4.76。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74.76,贷:营业外收入 174.76。 其实,我是搞不懂的,本来十分简单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搞个价税分离呢?如果真要搞价税分离,更麻烦的事情也来了: 价税分离之后,增值税销售额是算6000呢,还是5825.24呢?按6000的话,账务上却是5825.24。如果按5825.24,这又不符合免税的政策啊。 因为增值税销售额,在计算销项税额本身是不含增值税的。还是上面的例子,如果6000的住宿费是按3%征收率来开的,票上是这样的:
很明显的,这个时候销售额是5825.24,增值税是174.76。但是当前有免税的政策,开的是免税的票,那么增值税税额是0,对应的销售额就应该是6000。 在免税的政策下,如果开免税的票,对应的不含税收入就应该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这也是客户实际付给公司的价款)。实际上就是原来的增值税,转化成了销售额。 如果非要搞价税分离,那么不只是做账难,申报也难。如果价税分离了,那么申报表上的销售额该填多少呢?填6000的话,同样还是跟账上对不上。
填5825.24,又跟票上的金额对不上,这里对不上,比对就过不了。 所以,搞价税分离,我认为是属于多次一举的。免税的票,非要搞价税分离,一定会让票、申报表、账上都变得乱七八糟。 因此,我们认为:直接免征的增值税不用作价税分离,直接开免税的票,全部计入销售收入就行。
国家税收环境极其复杂,不管是老板还是个人,虽然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财税意识。其实合理的个人避税或企业避税与违法的偷税逃税其实只有一线之隔,个人或企业一个微小的操作失误很可能就会被税局判定为违法。 想要合理企业避税,其实税局也懂“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在企业避税操作时注意不要跨过违法的红线,合理合法的企业避税是完全没问题的。
任何人都有安排自己生意的权利,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待遇,而不是强迫他缴纳更多的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