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必看:进项发票多怎么办?应该怎么处理才算妥当?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财务必看:进项发票多怎么办?应该怎么处理才算妥当?
  • 对于财会人员而言,遇到进项发票太多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很多企业都在为可以抵扣的进项太少而烦恼,另外则有些企业在为进项太多,抵扣不完,留抵进项太多而痛苦,这是一种怎样的烦恼呢?又该如何解决?
    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会进项太多了? 企业进项太多主要是因为税率差异和时间差异导致的。(1)税率倒置 出现进项太多,留抵进项太高的企业通常有个共同点:对外服务适用的税率比较低,采购物品、服务的进项税率比较高,结果就是进项太多,长期有留抵进项。 举例1:从事货运代理的企业,对外提供货运代理服务,适用税率6%,企业委托第三方运输,运输公司提供的运输服务发票适用税率为11%,货代公司就会出现进项太多的情况。 举例2:餐饮企业对外服务的税率是6%,采购食材的进项大多数是17%,当餐饮企业毛利定位偏低时,就会出现进项太多的情况。 例如:餐饮企业食材占收入的比例是35%,100元的餐饮收入,食材成本占38%,对应的进项是6.46元,100元收入的销项是6元,这时就会存在进项偏高的情况; 举例3:建筑施工企业包工包料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工程适用11%,采购材料税率为17%,当材料成本占比偏高时,也会出现进项大于销项的情况。(2)采购大量固定资产 企业在开始筹建期间,购进了大量固定资产,比如:设备、汽车、办公电脑等,同时对场地进行了投资和装修,短期之内会产生大额的留抵进项,开始试业以后收入增值税缓慢,短期内进项留抵难以消化。 很多财务人员有一个错觉:进项多了就是有利,就是赚了,总希望进项越多越好。 其实进项是企业向上游供应商支付的税款,进项都需要企业支付对应的款项,因此,进项留抵多了其实就是一种资金占用,就是企业向上游支付了进项,但长时间得不到抵扣,造成资金的占用和资源的浪费,所以,进项多了其实是亏了,亏了资金利息。 另外,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亏损最后要注销,注销时还有留抵进项税务政策规定不办理退税,留抵进项其实就是企业亏了。进项发票太多了如何处理? 1、进项发票太多了,可依照税局要求税负率将多余进项发票留在手中,不认证也不入账。用库存作暂估入库的方式来处理。待到次月再进行认证,冲减暂估入库并且按照发票来入账。每个月都可以此类推,需注意进项发票认证有效期的问题。 2、对于多余的进项发票,可以采用全部认证抵扣掉的方式来处理。可将上期留抵税额做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里。对于不怎么开发票的情况,凡是公司有销售产品,则销售时可不用开具发票。但是销售时不开具发票,仍然要提销项税。这样一来,也就减掉了上期留抵税额。 _ 销售时不开发票,则可在申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的时候,单独列示到未开具发票进行填列。进项发票大过销项发票的帐务处理怎么做?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不用做帐务处理;销项大于进项,才做帐转出。 根据财政部《关于对增值税会计处理有关问题补充规定的通知》(财会字[1995]22号)文件规定,企业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转出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和"转出多交增值税"(借方余额)科目。 1、 月末,如果有留抵税额,企业应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2、 如果有应交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交的增值税。
  • 当进项发票过多时,财会人员可以依照税局要求的税负率,将多余的进项发票暂时留在手中,不进行认证和入账。可以采用库存暂估入库的方式处理这些发票,待到次月再进行认证,冲减暂估入库,并按照发票进行入账。每个月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操作,但需注意进项发票认证的有效期问题。全部认证抵扣:对于多余的进项发...

  • 当企业面临进项发票过多而库存压力大的情况时,可以通过税局要求的税负率来妥善处理多余发票。具体操作是,对于超过必要认证的进项发票,可以选择暂不认证,不入账,而是将这些发票记录为暂估入库,以库存形式存留。在下一个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发票认证,同时冲减暂估入库,并按照实际发票金额进行账务处...

  • 面对进项发票过多的情况,可以考虑依据税务局的规定,调整税负率,将部分冗余的进项发票暂不进行认证和入账处理。这时,可以利用库存作为暂估入库的手段,先不进行实际的账务处理。待到下个月,再进行发票认证,随后冲销之前的暂估入库,按发票上的实际金额进行正式的账务入账。这样每个月都可以重复这样的操作...

  • 总之,如果企业遇到进项税额超过销项税额的情况,可以通过进项税额转出来解决。这不仅有助于确保企业符合税法规定,还能帮助企业在财务上保持健康。在进行进项税额转出的过程中,企业应该保持谨慎和准确。这包括正确识别可以转出的发票、准确分类和归档这些发票,以及确保所有的财务记录都准确无误。此外,企业还应...

  •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当密切关注自身的财务状况,确保销项税额能够覆盖进项税额。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加强销售渠道管理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以降低进项税额,增加销项税额,实现更好的税务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进项税额转出并非解决所有税务问题的万能药。企业在进行此项操作时,需要确保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