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期间的假设是
3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1、会计主体
(1)定义: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与其他经济实体相区别,从而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2)要求。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1)定义: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2)要求。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作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
3、会计分期
(1)定义: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
(2)目的。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3)要求。在会计期间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等。
4、货币计量
(1)定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要求。由于某些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如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竞争力、研发能力等,难以用货币来计量,但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而言也很重要,为此,企业可以在财务报告中补充披露有关非财务信息来弥补上述缺陷。 - 答案为b,解释如下:
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假定,是指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 面讨论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合乎事理的推断,而且是日常会计处理的必要前提。由于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各个学者对会计假设的表述不一,如佩顿1922年最早在其著作《会计理论》提出会计假设概念时,概括了7项会计假设;1961年aicpa的会计研究部首任主任穆尼茨在其会计研究文集《会计基本假设》(ars
no1)中提出了3类14条基本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大多数会计学家认可财务会计必须受到4条基本假设的约束,即会计主体假设,货币计量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但是笔者注意到在众多会计著作和教科书中谈到会计分期假设及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假设的关系时,均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及逻辑不清的现象。如在《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核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不少文章和著作在引用这个规定时,一般就理解为会计分期假设,但随之认为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连带假设和逻辑结果,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如在2004年的cpa考试指定教材《会计》中写到:根据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一个企业将要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要最终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只能等到一个企业在若干年后歇业的时候核算一次盈亏。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决策要求及时的信息,不能等到歇业时一次性地核算盈亏。因此,就需要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核算和反映。可见,其观点是先有了持续经营,才出现了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为了让外界及时了解企业信息的一种技术安排,一种附带假设。然而,笔者认为这种界定混淆了两者间的关系,误导了读者。下面将从会计史的发展和当前会计环境的现状两个方面来论述,并在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 会计期间假设的基本含义是: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可以被划分为相等的时间单位,以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的、连续的反映。这种为了会计核算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相等时间单位,就称为会计期间。会计人员通过计算一定会计期间内的收入和支出,确定财务成果,编制财务报表,便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以及外部的利害关系人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会计期间假设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修正。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时间上是持续不断的。分析一个企业的经营是否成功,最精确的方法只能是等到企业最终歇业时,将企业的净资产与投资人原来投入的资本进行比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企业的股东需要评价投资效果,管理层要对经营决策进行评价和修正,国家要征税,银行以及其他债权人需要评估企业风险与偿债能力。因此,不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的利害关系人,它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或者决策,都要求会计系统提供“现时有用”的信息,定期编制、披露财务报告。因此会计期间的划分是必然的。同时,会计期间能够提供企业期初与期末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本期与以前各期的经营成果的对比性信息,向企业内部管理层提示了改善经营、持续发展的途径,也为企业外部的利害关系方揭示了企业长期发展的趋势。
由于财务报表按期编制,经营成果就必须按期核算,从而产生“当期”与“非当期”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期间假设直接导致了会计确认、特别是时间确认问题的产生。实践中,企业取得的收入或者支出的费用可能是与几个会计期间有关的。什么时间确认收入、什么时间确认费用,对于特定会计期间的利润水平影响很大。
《企业会计制度》第七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本制度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会计分期的密度由年向半年、季度的发展产生了特殊的中期报告编制,形成了现代会计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
会计期间的假设是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进行分期核算和反映。这一假设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之上的,旨在及时提供企业信息,以便于外界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然而,这种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逻辑不清的现象。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或无法直接讨论的经济事物和会计现象,...
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期间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期间假设,是指持续经营的企业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一样的期间。企业的经营要以自然年为基础。货币计量假设,指会计主体在财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而不能以实物计量。你只可以说企业的产值有几个亿,总不能说企业的产值有几...
会计期间是指把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首尾相接等间距 的会计期间如年度、季度、月份,分期结算账目,编制报表。企业的生产经 营活动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要对它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正确计算收 人、费用和损益,就必须确定一个会计期间。我国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年度会计...
会计上的四大假设是会计主体,会计期间,货币假设持续经营,会计主体的意思是企业只有一个主体,以其主体的形式单独记账,会计期间指的是时间的分割段,每一个时间点的会计经营利润计量,假设是以某一种货币为基础计量是你的外币或者其他币种以外币来计算。持续经营是以公司继续经营持续不进行变更的时候来考...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组织实体,也就是确认会计活动空间范围的一个基本前提。这一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针对的具体对象是谁,无论是公司、企业还是其他的实体组织,会计都必须对其服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没有这一主体存在这一基础条件,会计核算工作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三、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