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会不会有实际税率大于名义税率的情况
2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大家往往把存在加成征收的情况,作为实际税率大于名义税率的代表。比如劳务报酬2万以上加成征收的时候,实际税率30%或40%大于名义劳务报酬20%的税率。
但是,可以想见的是,一些其他的非税征收项目,对企业来说,和税收一样,导致实际税率大于名义税率。所得税25%虽然不算高,但是企业需要负担的企业缴纳部分的社保、公积金等等,对企业来说和税收一样,也会导致实际支出大于名义的税收支出。 - 累进税。
1、累进税是指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不断提高的税种,它会使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大于名义增长率,因为同货膨胀提高了纳税人的名义收入,从而使他适用的累进税率变大,这样他就必须多纳一些税而这一部分在通胀之前是不用纳税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通胀前的收入为3500元,刚好不用纳税,但是通胀率为10%,他的名义收入也随之上涨为3850,此时他就要纳税了350*5%=17.5元了,尽管他的实际收入没有变,但是他却多纳税了。一个人的收入越高,受通胀影响就越大。
2、定额税是对每一单位的商品征收固定额度的税收,显然在通胀情况下,它会降低财政收入。因为通胀前后,征收的税额没有变,但是通胀后税额肯定是不值那么多收入了。
3、比例税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不会影响财政收入。因为它的税率不变,如果通胀使课税对象的数额增加,比例税收也随之同比例增加,增加的部分就是由于通胀造成的。
4、累退税是随着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税率不断减少的税种,它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与累进税刚好相反,所以它会减少财政收入。
税法上并没有实际税率的规定。在实际征税中,由于计税依据、税收减免、税率制度等原因,纳税人实纳税额和应纳税额不一致,实际征税对象数量与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数量也会不一致,从而出现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不一致的情况。实际税率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体现了税收制度和政策真实的作用强度。
二、分析税法上并没有实际税率的规定。在实际征税中,由于计税依据、税收减免、税率制度等原因,纳税人实纳税额和应纳税额不一致,实际征税对象数量与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数量也会不一致,从而出现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的不一致的情况。实际税率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纳税人的实际负担,体现了税收制度和政策真实的...
在实施税收加征,实纳税额多于法定应纳税额的情况下,实际 税率就会高于名义税率。实际税率是衡量纳税人实际税收负担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研 究和制定税收政策制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通常不够透明,不便 于纳税人、公众了解和国际比较。
在理想情况下,当实纳税额等于应纳税额,且全部征税对象数额等于应税数额时,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是相等的。然而,现实情况中,两者可能不一致。例如,如果对个人所得征税,假设应税所得额为1000元,税率为10%,应纳税额即为100元。如果纳税人实际获得的全部所得为10000元,适用的税率为20%,应纳税额为...
在税收领域,名义税率并不等同于实际税率。税法并未直接规定实际税率的概念,它涉及到复杂的计税依据、税收减免政策和税率结构等因素。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实际征税的税额与理论上的应纳税额可能存在差异,这使得实际征税的对象与法定征税对象可能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实际税率与名义税率之间的不统一。实际税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