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含税未税的计算方法
6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你在计算含税价时用加成5%(1+5%) ,而在计算不含税价用内扣*95%,因此结果不一样,你同样用加成数去计算结果是相同的,10500/(1+5%)=10000。你不妨试一下。
- 增值税的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金=不含税金额*增值税税率
不含税金额=含税金额/(1+增值税税率);
扩展资料: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已经成为 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 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正式实施,原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适用13%税率的全部降至11%,这个调整会涉及农产品、天然气、食用盐、图书等23类产品。
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8年5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
因此, 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售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参考资料:百科-增值税 - 分析如下
1、先介绍下现在的 的税率的点数,有3%,6%,10%和16%的,各行各业不相同;
2、增值税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含税金额/(1+税率)*税率,这个是税额的计算公式;
3、增值税不含税价的甲酸公式为:含税金额/(1+税率),也可以为含税金额-税额;
4、上面是增值税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用excel表格输入公式进行拖拉就可以方便得到想要的数据;
5、也可以百度搜索一些计算的简易程序,通过程序可以方便计算增值税的相关数据;
6、在用简易软件和用公式计算增值税相关数据的时候会有一些误差,一切以发票为准,因为公式会和发票会有1到2分钱的误差;
扩展资料
税率
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
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6%、10% [2-3] 、6%、0%等。
适用16%税率
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6]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8]
适用10%税率
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
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适用6%税率
提供现代服务业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除外)。
适用0%税率
出口货物等特殊业务。
2017年4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 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税率简化合并将踏出第一步。
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征收率,征收率为3%。 [8]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增值税的税率和征收率 - 增值税的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金=不含税金额*增值税税率
不含税金额=含税金额/(1+增值税税率); - 这个问题出在你两次的算法不同所至。前一种计算结果是一种算法,在商业上叫“顺加作价法”,即以不含税商品价格为基数再乘以1+(点数)=商品含税价格。那么再回头算不含税价格商品价格时,应用同样的公式算过来:不含税商品价格=商品含税价格÷(1+点数)。这样计算结果就会是一样的。你后一种算法在商业上叫“倒扣作价法”,即以商品含税价为基数再乘以1-(点数)=商品的不含税价格。但要注意,两个算式的“点数”是不一样的,如果前一种算法的点数是已知的,则后一种算法的“点数”需要换算。反之,如后一种算法的“点数”是已知的,则前一种算法的“点数”要换算过来。你上面说的计算结果不一样,是由于两次采用了不同的算法所至。
- 近日,《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发布,细化增值税改革具体政策措施。其中,最暖心的亮点之一就是允许生产、生活 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即加计抵减政策。但是,你知道其中的十个细节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一要注意政策执行期间
是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二要注意确认条件
生产、生活 纳税人是指
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简称四项服务)
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三要区分不同设立时间
2019年3月31日前设立的纳税人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 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2019年4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2019年4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 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 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四是确认的连续性 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后
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
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五是准确计算加计抵减的基数
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0%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
不能作为计提的基数
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
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六要区分三种情况抵减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
七要记住一个例外
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
兼营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
且无法划分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
需要按政策规定予以剔除
八是单独核算加计抵减
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
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
九是首次需填表声明
在年度首次确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时
需提交《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声明》
同时兼营四项服务的
应按照四项服务中收入占比最高的业务在表中勾选确定所属行业
十是有始有终
加计抵减政策到期后
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
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法律主观:增值税含税未税的计算方法是:增值税不含税价的计算方法是,含税金额/(1+税率),或者是含税金额-税额,增值税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含税金额/(1+税率)*税率。法律客观:《 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
法律主观:增值税含税未税的计算方法是:增值税不含税价的计算方法是,含税金额/(1+税率),或者是含税金额-税额,增值税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含税金额/(1+税率)*税率。法律客观:《 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
在计算增值税时,含税收入的计算公式是不含税收入乘以(1+适用税率)。以17%的增值税率为例,如果某项商品或服务的不含税收入是100元,那么其含税收入就是100*(1+17%)=117元。具体来看,17%的税率意味着每100元的不含税收入会额外增加17元的增值税。因此,含税收入为117元。这里,117元包含...
增值税:价外税不含税价格*(1+税率)=含税价格(销售者实际支付价格) 含税价格/(1+税率)=不含税价格 营业税:价内税 不含税价/(1-税率)=含税价 含税价*(1-税率)=不含税价 根据所计算税种不同,请采用不同计算方法 除:增值税以外,其他税种均为价内税1、如果是“价外税”(如增...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计算方式是: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在日常生活中,报价就是含税的价,含税通常也是指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用来抵扣,国税可充当稳定资产。至于一件商品或产品是否含税价,也是要看买卖方签订的合同上的规定,然后再根据含税价税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