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合并报表中把成本法变为权益法?
2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一般是对子公司这么处理。因为在成本法下已经没有办法真实的反映这个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需要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所以虽然日常对子公司核算采用成本法,但是在合并报表的时候采用权益法。
可以看到在权益法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真正反映了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占有比例。所以,调为权益法合并报表更为合理。
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报表时调整为权益法,也可用成本法合并,但合并结果要与权益法合并结果一致。总则是这样说的。
扩展资料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处理原则:
1、企业因增持股份而使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的,在追加投资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视同权益法核算在初始投资时就一直采用。
2、对原有投资追溯调整,计算确定“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等明细科目金额,并对追溯调整的股权投资差额在追加投资前的持有期间进行摊销(指借方差额,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不存在摊销问题);
3、追加投资以后,可能会形成两个股权投资差额(指借方差额,贷方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对于追溯调整而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在剩余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年限内摊销;追加投资新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按会计制度规定的年限摊销,即股权投资差额分别计算,分别摊销。
但如果追加投资新形成的股权投资差额不大,可以并入追溯调整后的股权投资差额余额,按剩余摊销年限一并摊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一并结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必须按照权益法进行转换的原因 (一)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母公司容易操纵利润。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控制,母公司可根据自身的现金或利润状况,决定子公司股利分配,从而以自己喜好的收益水平来报告收益。例如,母公司可以要求子公司只在母公司自己的经营发生亏损或萧条的年份支付股利。(二)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与采用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的一个最大差别在于:无法提供数据的验证功能。我们知道,通过合并报表中的抵销,合并净利润或期末留存收益应与母公司个别报表中的相关指标金额相等。通过这种数据关系,可自动验证合并报表编制的正确性。而成本法不具备这一特征。
(三)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集团的净利润均大于母公司个别报表利润,计算出的集团相关财务指标不真实,投资回报率也易被歪曲。采用权益法编制合并报表,则可克服上述不足。
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无法准确反映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的份额,而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能够准确体现这种权益,因此在合并报表中需要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这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即当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控制时,应当采用成本法进行日常个别报表的处理,但在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按照权益法记录长期...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必须按照权益法进行转换的原因 (一)采用成本法编制合并报表,母公司容易操纵利润。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控制,母公司可根据自身的现金或利润状况,决定子公司股利分配,从而以自己喜好的收益水平来报告收益。例如,母公司可以要求子公司只在母公司自己的经营发生亏损或萧条的年份支付股利。
在合并报表中选择成本法转变为权益法的原因,主要在于准确反映母子公司间所有者权益的合并情况。成本法下,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仅根据最初投资成本加减投资期间收到的股利来计量,无法充分反映子公司盈利和亏损对母公司权益的影响。而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为基础进行调整,能够更...
一般是对子公司这么处理。因为在成本法下已经没有办法真实的反映这个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需要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所以虽然日常对子公司核算采用成本法,但是在合并报表的时候采用权益法。可以看到在权益法下,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真正反映了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占有比例。所以...
成本法,是指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投资期间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不随被投资公司的营业结果发生增减变动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3.为了达到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抵销,需要将个别报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报表中将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