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纳税人身份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如何运用纳税人身份进行增值税纳税筹划
  •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通过不违法的和合理的方式以规避或减轻自身税负,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并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所进行的筹谋、策划。对增值税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就是通过增值税纳税人税负平衡点,并对纳税人税负差异进行分析,使企业科学地选择纳税人身份,从而有利于降低税负,获得最大的节税收益。
      增值税法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程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够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以下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以下的。符合以上销售额标准的,如经营规模较小,加之会计核算不健全,即为小规模纳税人。但是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增值税纳税行为的企业,即使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也视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税法又规定一般纳税人基本适用17%和13%的法定税率(出口货物为零税率),采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增值税额,可以领购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采取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税额,适用6%(工业企业)或4%(商业企业)的征收率,但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这种税收政策客观上造成了两类纳税人税收负担与税收利益上的差异,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设立、变更时正确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对税负影响很大,企业选择哪种类别的纳税人有利呢?主要判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增值率判别法
      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起关健作用的是企业进项税额的多少或者增值率的高低。增值率与进项税额成反比,与应纳税额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销售收入×(1-增值率)×增值税率
      增值率=(销售收入-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
      或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收入×17%-销售收入×17%×(1-增值率)
      =销售收入×17%×增值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收入×6%或4%
      应纳税额无差别平衡点计算为:
      销售收入×17%×增值率=销售收入×6%或4%
      增值率=销售收入×6%或4%/销售收入/17%=35.3%或者23.5%
      于是,当增值率为35.3%或23.5%时,两者税负相同;当增值率低于35.3%或者23.5%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当增值率高于35.3%或者23.5%时,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二、抵扣率判别法(即可抵扣购进项目价款占销售额比重判别法)
      上述增值率的计算较为复杂,在税务筹划中难以操作,因而将上式中增值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转化,即:
      增值率=(销售收入-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
      =1-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
      设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X
      则17%(1-X)=6%
      解之得平衡点X=64.7%
      这就是说当企业可抵扣的购进项目价款占销售额的比重为64.7%时,两重纳税人税负完全相同;当比重小于64.7%时,则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三、含税销售额与含税购货额比较法
      假设Y为含增值税的销项税额,X为含增值税的购货额(两额均为同期)则:
      (Y/1+17%-X/1+17%)×17%=Y/1+6%
      解之得平衡点X=61%Y
      既当企业的含税购货额为61%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完全相同;当企业的含税购货额大于61%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当企业的含税购货额小于61%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现以一实例对上述分析进行佐证。
      华康制衣厂年应税销售额为19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17%增值税率,但该企业准予从销项额中抵扣的的进项税额较小,只占销项额的30%.该厂应该怎样进行纳税人身份的增值税筹划?
      1、采用增值率判别法时
      增值税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销售收入×17%-购进项目价款×17%)/(销售收入×17%)
      =(190×17%-190×17%×30%)/(190×17%)=70%大于35.5%
      故该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2、采用可抵扣购进项目价款占销售额比重判别法时
      由于该企业可以可抵扣的购进项目价款为57(190×30%)万元,销售额为190万元,购进项目计价款占销售额的比重为30%(57/190×100%=30%<64.7%),则该厂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3、采用含税销售额与含税购货额比较法时
      假设华康制药厂年销售收入190万元为含增值税销售额,购进价款57(190×30%)万元也为含增值税的价款,含税额货款57万元与同期含税销售额190万元的比即为57/190×100%=30%,小于61%时,该厂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低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本文说明了企业在设立、经营时,纳税人可通过对税负平衡点的测算,巧妙筹划,根据所经营货物的增值率水平,选择不同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同时,通过对增值税纳税人税负平衡点的计算,对企业整体税务负担加以量化,从而衡量企业实际的税务负担。这对促进企业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极为有利。在实际经营决策中,企业为了减轻税负,在暂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的前提下,实现由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换,必然会增加会计成本。例如增设会计账薄、培养或聘请有能力的会计人员等。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税负减轻而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销这些成本支出,则企业可仍保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另外,在经营决策中也要考虑企业销售货物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如果纳税人片面要求降低税负而不愿做一般纳税人,有可能产生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影响企业销售额。总之,在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税务筹划中,企业应尽可能把降低税负与不影响销售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的节税效益。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 4-如何利用纳税人身份差异进行税收筹划?mp4

  • 节税网123的灵活用工方式 ,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的投入,降低了用工过程中的风险。 通过业务流外包,由节税网123管理中心分配业务给用工人员。企业管理中心采取灵活用工方式分配任务给用工人员,也将税负大幅度降低,企业也无需为用工人员上社保。企业通过在节税网123威客平台发布内容,零散用工人员接任务,达成交易并线下完成任务。公司和零散用工人员线上达成合作,用工人员直接为公司服务降低了税负.
  • 一、利用增值税纳税人的身份进行纳税筹划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可以实行税款抵扣制,即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可以与销售货物的销项税额相抵减,其应纳税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比较低。而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实行税款抵扣制,应按照销售额与规定的征收率(2009年起统一为3%)...

  • 二、计算应纳税额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基础是纳税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销售额 × 税率 - 进项税额。其中,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原材料、设备等所支付的增值税额。三、申报与缴纳 纳税人需按照税法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申报和缴纳增值税。一般每月或每季度进行申...

  • 一般纳税人可以从购进货物或接受劳务支付的增值税中,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企业应妥善保存相关凭证,如发票和合同,以便在申报时进行抵扣。同时,企业应关注税务部门发布的抵扣政策,合理利用政策优惠,降低税负。四、账务记录与核算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账务记录和核算体系,确保增值税相关业务的准确记录和处理。

  • 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时,首先应计算应纳增值税额,应纳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再减去上期留抵税额,其中销项税额等于专用发票加上普通发票的实际销项税额,在计算出应纳税额后,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缴纳即可。一、一般纳税人如何缴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然后销项税...

  • 第一步是确定销售额,即不含税的总金额。第二步是对含税销售额进行换算,这涉及将含税价格转换为不含税价格。第三步是应用税率,即使用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在计算过程中,应确保所有金额均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准确无误地计算出增值税的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纳税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