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 政府采取征税或罚款矫正外部效应的思路是什么?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2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在存在外部成本情况下,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可以征收相当于他所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损害)的罚款或税收,这样外部成本就内部化了.(庇古税)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经济行为人对自己造成的外部影响既不用支付费用,也不能获得收益,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我们以外部不经济的情形为例。假定某一经济行为人采取某项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CP和CS。根据假定,有CP<CS。
再假定该个体采取该行动能得到的私人利益为VP,且有CP<VP<CS。那么,个人采取该行为将获得正利润(VP-CP>0)。而社会获得的将是净损失(VP-CS<0)。理性的个人将继续该行为,但却给社会带来不利,帕累托最优状态没有实现。具体来说,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由于私人不必为此付费,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或者说私人产出过度。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个人不采取该行为,那么他放弃的利益为(VP-CP),但社会因此而避免的损失则为(CS-CP),而(CS-CP)>(VP-CP)。也就是说,个人的较小损失能够换来社会的较大“福利"
厂商的均衡产量应该是私人边际成本曲线MC与边际收益曲线MR的交点E1所表示的产量OQ1,但如果厂商要支付全部社会成本,那么厂商的均衡点将是社会边际成本曲线MSC与边际收益曲线MR的交点E2,相应的均衡产量为OQ2。可见,如果厂商不要承担全部社会成本(如承担污染处理费用),那么该厂商提供的产品将比应有的供给多,结果是造成该产品生产规模过多,资源配置低效。
同理可以分析外部经济的情形。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对产生外部负效应的企业或个人,课征相当于他所造成的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外部成本便成了当事企业或个人的内部成本,即实现了外部负效应的内在化,从而迫使其决策必须考虑该成本,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换句话说,政府对产生负的外部效应的主体进行适当的征税或罚款,由此引起该主体物品或服务的生产量的减少,部分资源将从该主体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中转移出来,从而也就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征税或罚款的最大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答案】:李嘉图等价是指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政府支出一定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公债来为政府筹措资金,其效应是相同的,即税收和债务等价。该定理若成立,必须具备许多前提条件:①无论是用税收还是用公债融资,初始时期的政府支出不变;②初始时期发行的公债必须用以...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继续扩大政府财政支出,支持经济建设(如加大对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对农业以及其他弱势产业,弱势族群的补贴等等。)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采取综合调控手段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市场情况采取调息、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
所谓的一揽子计划。 就是把以国际市场为 消费主体的力量逐步转移到国内。 通过家电下乡等国家津贴鼓励消费政策。 提高农村人口消费能力。 同时为 国产家电企业提高收入,打响品牌。 更是保证企业员工的基本份额,力保少裁员的原则。另外一条,就是宽松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流通,降低贷款利率。支持企业改革...
财政政策通过俩方面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一是财政支出,二是税收。财政支出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举例:政府购买;政府投资修建道路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国民收入。还有支付公务员工资。转移支付,政府将从国民那里收来的钱提供给社会福利部门,也就是将收入再分配。税收,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候,国家...
其实,就是国家实行了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如今,我国现在是通货膨胀时期,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平抑物价的方法,即是使用了宏观调控三大手段中的经济手段 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是现阶段我国宏观调控中的手段。同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