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阐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缺陷及改进对策的来源及意义和研究目的
- 【摘要】我国会计准则理论和方法体系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与国际惯例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比较存在着许多不协调。本文就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1997年制定并发布了《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及有关财务规则,并规定该准则于1998 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自颁布实行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已不能适应事业业务发展的需求,急待改进。
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存在的缺陷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致使在核算上存在着缺陷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三章中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否要计提折旧没有明确说明,只对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报废、毁损等作了一般性的阐述,而会计制度通用科目中没有折旧这一科目。在实务操作中,事业单位大多不按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作为净资产的一部分。这样资产实有的价值就不能真实可靠的反映,无法保证其会计信息质量。另外,有些事业单位为了盘活闲置或不适用的固定资产,增加本单位的经济效益,便对现有的一些房屋或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获取利益。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没有规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就导致了单位固定资产价值的虚增,不能真实、完整反映单位占用的经济资源及使用情况,会计信息被扭曲披露,鉴于固定资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歪曲的披露就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适用的范围受到限制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这样一来,一些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等非国有事业单位遵照什么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没 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标准。这就使得一些非国有事业单位在财务的管理上无章可循,势必导致这些单位的财务行为难以规范,财务管理问题很多,从而阻碍着这些单位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一些非国有事业单位的领导及财务人员利用无明确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来约束本单位会计核算,模糊财务核算,使他们的非法意图有实施的空间和可能。
(三)事业单位收入的不合理划分引起会计核算的缺陷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对事业收入的确认又作了如下规定: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算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按照上述定义,事业收入和预算外资金有严格的区别。预算外资金属财政性资金,不是单位自有资金,故核拨给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不应作为事业收入;经财政批准自留的预算外资金也不应作为事业收入。同时,对事业单位而言,经营活动与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没有严格的区别和界限,事业单位的所谓经营活动补偿是与业务活动相联系的,从业务活动中产生,为业务活动服务,不同的只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受市场调节较强,故经营收入不应与事业收入分开。
(四)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缺陷
由于目前企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是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能够动态地反映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企业管理部门编制现金预算的依据,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财务报表之一;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目前并未编制现金流量表,不能动态反映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已经成为与会计主体有利益关系的各方了解其现金变动及支付能力的重要报表。与企业会计报表相比,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两个最大的不足是:1.从会计报表体系上看,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2.从具体会计报表的结构上看,资产负债表采用“ 科目余额表”的结构形式。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改进对策
(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适用范围被逐步扩大到能适用于非国有事业单位
让非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有章可循,更有利于其健康发展。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业务也日趋多样化,有很多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有一些事业单位开办企业在汇总或合并下属单位会计报表时,就有应遵循什么样的会计准则和制度的问题。目前,事业单位改革正处在加快步伐进行之中,有的转向行政单位,有的保留原有性质,有的走向市场,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在固定资产核算上存在弊端。现行会计制度只核算账面原值,忽视了折旧,导致账面价值与净值差距加大。此方式虚增净资产,修购基金提取与固定资产折旧挂钩,使收入较少单位的固定资产损耗补偿不足。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影响成本计算,虚增盈余,误导报表使用者。对外投资核算方面,企业会计准则提供...
事业单位会计,固定资产的盘盈,根据市场价格的相同或类似的固定资产,并据此来确定成本;无法确定市场价值的时候,按照名义金额入账。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为“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 (8)涉及税金账户名称不同。企业会计中与“应交税金”账户,而事业单位会计中税费计...
如何实现内部会计控制,首先,要准确掌握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其次,要界定内部会汁控制的目标、原则;第三,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第四,针对控制目标、环境,过程特点采取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 1.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规和规章...
3、账簿登记不规范。现在有一些事业单位在编制账簿时,没有设置相应的账簿,或者账簿设置不符合要求。再者,还有一些单位没有设置特定的主管人员负责账簿登记审核,导致很多会计人员图方便而忽视了账簿登记的规范性。4、会计报表编制不规范。在每年年末,事业单位要汇总账簿信息,将各个科目的信息绘制成一张会...
3. 会计政策选择:事业单位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会计政策的合规性和一致性。4. 财务报告制度:规定了事业单位应编制的财务报告种类、内容、格式和编制要求等,确保外部信息使用者能够获取准确、透明的财务信息。三、实施与监督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实施需要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