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的案例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税收筹划的案例
  • 贴一个 税网企业涉税风险分析研究室专家陈萍生点评的筹划案

    一个生产民用产品的客户,拟投资建厂扩大生产,在佛山市南海区某工业园购置15亩(10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期限50年)用于兴建5000平方米厂房。按现行价格计算,土地购置成本(10万元/亩)需要150万元,厂房造价要400万元。工厂建成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年利润总额500万元(不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及租金支出)。该客户想在新厂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自己占有90%的股份,另一股东占有10%的股份。该客户目前可动用的资金为1000万元。
    我提出了两种方案供他参考,方案一:注册一个资本金为10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购置土地,建造厂房,该客户出资900万元;方案二:以其个人名义购置土地,兴建厂房,另成立一家注册资本金为500万元的有限责任公司,该客户出资450万元。厂房建成以后出租给新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该方案需资金1000万元。我给他作了如下收益测算。
    方案一:1.固定资产(厂房)折旧年限20年,残值率5%,按税法规定年允许计提折旧额:400×(1-5%)÷20=19(万元)。
    2.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年摊销额:150÷50=3(万元)。
    3.年应纳房产税:(400+150)×(1-30%)×1.2%=4.62(万元)。
    4.土地使用税:10000×1.5=1.5(万元)。
    以上支出合计28.12万元,利润总额为:500-28.12=471.88(万元),按适用税率33%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155.72万元。预计净利润:471.88-155.72=316.16(万元)。按其出资比例90%,扣除20%的“股利红利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利润分配后收益为:316.16×90%×(1-20%)=227.64(万元)。
    方案二:以个人名义建房,出租给公司。按同一地段租金价格300元/㎡年计算,年租金5000×300=150(万元),公司无折旧、摊销、税金支出。预计支付租金后利润总额为350万元。按适用税率33%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115.5万元,预计净利润234.5万元。按其出资比例,扣除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后,年利润分配后收益为168.84万元。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方案二较方案一少缴企业所得税40.22万元,股东少缴“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316.16-234.5)×20%=16.33(万元)。
    该客户向公司收取租金时,应开具房产租赁专用发票,按当地税率计算,应纳房产税150×12%=18(万元),应纳营业税150×5%=7.5(万元),应纳城建税7.5×7%=0.525(万元),应纳教育费附加7.5×3%=0.225(万元),应纳个人所得税150×(1-20%)×10%=12(万元),应纳土地使用税10000×1.5=1.5(万元),合计应纳税金39.75万元。租金净收益150-39.75=110.25(万元)。
    按方案二计算,其个人年收益为168.84+110.25=279.09(万元),较方案一增收51.45万元。
    随着佛山经济的发展,用地资源日趋紧张,工业用地价格及厂房出租租金不断上涨。假定成立后的公司销售收入及利润水平能达到预期并保持稳定,适当提高租金价格,可加大成本及费用,将抵减更多的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为该客户带来更大收益。从另一方面讲,以个人名义建房,房屋未参与到公司经营,无需承担经营风险,即使公司业绩不佳终止经营,将厂房对外出租,也可保证其以后稳定的租金收益。
    方案设计者单位:佛山利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专家点评
    文章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关键方面:一是将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利润转移为个人所得,避免了利润的重复纳税。文章介绍,如果企业自己建造固定资产,则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可以进入成本费用的金额为每年28万余元,而通过租赁方式进入成本费用的金额为150万元,从而每年减少了企业利润120多万元。同时,企业减少的利润转为个人租赁所得,该所得只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将企业实现的需要按出资比例共同分配的税后利润,转为个人独享,扩大了个人所得,因而增加了个人实际收益。该筹划方案符合税法规定,简便易行,适用性较强,对中小型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该方案二对于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总体而言,相比方案一增加了营业税和房产税负担,因此,在实施方案二时,需要考虑一个前提,就是增加的营业税费和房产税费合计数,必须小于减少的所得税。也就是说,房租的租金支出应该尽量大于自建资产的摊销税费。同时,由于关联关系的存在,资产出租租金的价格要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支付。
  • 因此,甲、乙两企业的总税负为3.015万元(2.565万元加0.45万元),较分立前减少了9450元。这一案例显示,在企业分立过程中,税务筹划能够发挥显著作用。

  • 尽管温斯特的策略未能在当时获得支持,但这个案例为现代税收筹划提供了重要启示:即使是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也能揭示出如何通过合法手段优化税务策略。温斯特大公案不仅定义了税收筹划的界限,也强调了税务筹划在合法节税中的重要角色,尽管其实践可能受到法律和时代的限制。

  • 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假设某个人每月收入为10,000元,其中一部分为工资收入,一部分为兼职收入。如果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个人可以调整不同收入的分配比例,以利用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从而达到减少个人所得税负担的目的。例如,通过增加工资收入中的免税部分,或者合理利用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可以...

  • [案例1]假设甲制药厂除经营避孕药品和用具的销售业务外,并经营其他药品,该制药厂拟将避孕药品和用具这一免税产品抽出,单独设立乙制药厂。分立前。甲制药厂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万元(适用税率33%)。应纳所得税额:12×33%=3.96(万元)分立后,如果暂不考虑规模经济的影响, 甲、乙两企业年...

  • 高收入者可通过合理运用工资薪金和年终奖,有效筹划个税。以王先生年薪30万元为例,不考虑其他因素的税负为31080元。若将年薪结合年终奖进行筹划,将30万元分为15万元工资和15万元年终奖,通过计算发现,采用不同筹划方法,总税负在21270元至21270元之间,最高筹划方案比无筹划方案节约税款超过30%。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