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总预算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财政总预算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 新 成立以来,财政部预算会计的发展经过三个时期。
    (1)1949-1965年创立"总预算会计",分设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会计要素,以"资产=负债"作为基本会计等式,实行收付实现制,采用借贷记账法,编报资产负债表、收支决算表。
    (2)1966-1997年调整为"财政总会计",改设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会计要素,改设基本会计等式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改用资金收付记账法,编报资金活动情况表、财政收支决算总表、预算外收支决算表。
    (3)1998年实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重大改革,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等式、记账方法和会计报表等各个方面。
  • (1)1949-1965年创立"总预算会计",分设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会计要素,以"资产=负债"作为基本会计等式,实行收付实现制,采用借贷记账法,编报资产负债表、收支决算表。(2)1966-1997年调整为"财政总会计",改设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会计要素,改设基本会计等式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金结存...

  • (一)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预算会计制度形成。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0年,财政部根据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的《预算决算暂行条例》和《中央金库条例》提出了建立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设想,并于同年12月12日正式制发了《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

  • 1998年前,行政单位会计独立于财政总预算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相融合,构成了单位预算会计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事业单位开始融入市场,会计职责扩展至核算预算资金的领取、使用,以及自筹收入、支出及盈亏状况,形成了与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同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为了适应政企分离和政府职...

  • 行政单位会计在1998年以前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分立,与事业单位会计相融合成为单位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事业单位进入市场,会计不仅要核算预算资金的领报,而且要核算自行组织的收入、支出,以及收支的盈亏情况,形成与原事业行政单位会计不同的事业单位会计。为适应政企分离,转变政府职...

  • 我国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2001 年开始实施的《暂行补充规定》中要求“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但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1998年施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十七条规定“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1998年试行的《...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