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
  •   出口退税会计分录
      具体分录:
      一、 根据开具的出口发票:
      借:应收帐款---国外客户, 14400*7.9956(当日汇率)=115136.64
      贷:产品销售收入115136.64

      假设是退税率为13%的产品:还要转出未退部分:
      借:产品销售成本 0.04*115136.64=4605.47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605.47

      二、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收回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四、收到退税:
      借:银行
      贷:应收补贴款款--出口退税

      五、还有4%(或更多比例如退税9%的,要转出8%)要转入成本:(如上一里的)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六、进项问题:
      计算应退税额、免抵税额,看销项=不=进项,如果+上留底+进项税额转出大于销项就退税,小于就交税。
      内销和外销一起算, 税金在一起算。
      例如:1、你这个月进项税金600,内销是800,出口退税是400,哪么就是800-600-400=-200,哪么你退税就是200;
      2、再比如你一笔出口销售是100000,
      1、借:应收账款-国外**客户 10w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10w,
      2、进项税额转出: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10w*0.04 贷:应缴税金-增值税的进项税转出 10w*0.04
      3、然后,计算应退税:
      借:应收补贴款10w*0.13,
      贷:应缴税金-增值税-退税,10w*.0.13(或者是其他税率)
      4、收到国外货款后:
      借:银行存款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
      贷:应收账款-国外**客户10w美金*当月1日汇率,
      5、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作如下计算。
      0-(17-13)-X=?,期末留抵税额为?元
      注:本期进项是x;0.是上期留底;17-13是本期进项转出;?是期末留抵税额。
      千万等着把出口做对了后,再报增值税,不然和增值税申报表对不起来,可是麻烦的很啊
  •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 一、归纳起来,“免、抵、退”税的计算可分为四个步骤: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相关会计处理为: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1、若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有留抵税额时,则可以免抵退税额为限享受退税:
      (1)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相关会计处理(根据税务局“免抵退审批通知单”)为:
      借:应收补贴款 -出口退税 (与通知单上所载“应退税额”一致)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税额”一致)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与通知单上所载“免抵退税额”一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可全部退税,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0。
      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应收补贴款”所对应的金额,才是真正的退税,根据“当期应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进项税额。
      应收补贴款科目在会计上属于过渡科目,不应结转利润,待补贴款到账后,该科目余额自然归零。
      由此可见,“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核算的是“当期免抵税额”与“当期应退税额”之和,即税法中规定的“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销售额*退税率)。
      而出口货物实际执行的“超低税率”计算的“销项税额”被计入了“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如果将该部分数额与“出口退税”贷方专栏数额相加,其实也就是内销情况下,应当交纳的销项税额。在内销情况下,增值税(销项税)应由购买方支付,但由于出口实行免税政策,购买方免于向销售方支付增值税款(这就是免税的结果),对此,国家以“出口退税”的办法进行补偿。在这个意义上讲,出口退税就相当于销项税,其目的就是用于进项税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则给予退还。
      在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中,计算“当期免抵税额”主要是为了账务处理的需要。免抵税额即为“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的数额,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在财务处理时将无法平衡。
  • 出口退税账务

  • 同样地,在计算出“应退税额”后,企业需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借方记录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科目,贷方记录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此外,当企业计算出免抵税额时,会计分录应为:借方记录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贷方记录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最后...

  • 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1、出口退税的确认:当企业出口货物或提供应税服务,并符合退税条件时,可以确认应收退税款;2、退税款的收到:企业在收到退税款时,应当将其记入财务账簿,体现为企业的收入;3、相关成本与费用的处理:出口退税涉及的成本和费用应根据会计准则进行相应的核算处理;4、税务申报与记录...

  • 企业进行出口退税会计处理时,需要特别注意退税款的具体用途。直接收到的现金退还通常意味着企业将获得一笔额外的资金,这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而用于抵扣内销商品应纳税额的退税款,则有助于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在进行出口退税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记录相关的会计分录,以确保所有交易都得到准确反映。

  • 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出口退税的申报,二是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在申报阶段,企业需准备相关的出口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资料,提交给主管税务机关。在账务处理阶段,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以反映出口退税款的增加。具体来说,出口退税的会计处理涉及多个步骤。首先,企业需要在...

  • 5、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退税: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收到出口退税: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退消费税时,退税金额=出口金额*消费税退税率 1、报关出口后申请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主营业务成本 2、...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