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哪几种方法
4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损益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本期发生额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对工作底稿法进行试算平衡,并编制正式现金流量表。
所谓“调整T形账户法”就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为基础,根据资产负债表年末数与年初数差额平衡,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的差额对应平衡的原理。逐项过入和调整为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开设的T形账户,最终依据T形账户余额编制准则所规定的按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
二、调整T形账户法
调整T形账户法的特点
1、由于从平衡关系出发,时刻保持平衡对应,难以出现编制报表技术错误。
2、由于是逐项过入、调整,因此避免了其他方法在编制过程中易出现的重计、漏计现象。
3、由于是直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T形账户,其数据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调整和过入,减少了中间环节,快速、简便。
4、由于是以间接法为基础,因此,编制补充资料“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将更方便、更准确。
5、节省人力和编制成本,克服了其他方法所带来的为编制一张报表而全年增加许多工作量的缺点。
调整T形账户法的编制程序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每个项目增设差额一行,将期初数的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相应栏次。对其差额进行复核,即:资产差额=负债差额+所有者权益差额
第二步,开设现金流量表各栏次项目的T形账户。如:“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
第三步,从利润表出发,将利润表的各栏次过入相应T型账户的各方。如:主营业务收入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营业成本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营业费用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所得税全额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所得税”。
第四步,根据资产负债表所有非现金项目的差额,逐个依据其账户记录调整计入或过入重新开设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 T型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如逐个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调整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的借方或贷方。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交税金等可能涉及多个T型账户,其差额应依据明细账余额分别调整计入。
第五步,依据账务记录在现金流量表 T型账户中调整余额。如:计提的经营性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以及保险费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的借方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支付职工的现金”的贷方;计入营业费用的各项税金由“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的借方,过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的其他税金”的贷方。
第六步,根据现金流量表项目T形账户的余额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第七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个T形账户发生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的差额,编制补充资料中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即:
1、凡是T形账户调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资产负债表项目)均应计入补充资料,非调整项目不计入补充资料。如:其他应付款中有偿还的债权,这一部分由于在调整时已计入了“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偿还的债权”。因此,在做补充资料时,予以剔除。
2、凡是利润表中已列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不再计入补充资料,未列入的即计入补充资料。如:收到的利息如计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则在补充资料中不再计入“财务费用”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过入步骤,可以通过会计分录来实现,第四步与第五步亦可结合在一起调整现金流量T形账户。
三、分析填列法
分析填列法的逻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一般编制逻辑如下所示: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
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假定本期收入全部收现,那么项目金额主要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项目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又假设本期确认的收入中有部分是未收现的?可表现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增加额或“预收账款”项目减少额(简称“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假定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全部反映出本期未收现收入。对应的应收减少、预收增加全部反映出收到前期收入、后期收入那么对上面公式修改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应收减少、预收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但是,在实务中应收项目增加并不完全反映本期未收现的收入。应收项目减少也不完全反映收到前期收入。还需调整的内容有:计提坏账准备、商业汇票贴现息以及工程领用产品产生的增值税税额。此三项都应该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中剔除。综上可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应收减少、预收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在建工程等调整项目发生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企业购买存货时发生支付金额,根据会计分录我们可以得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额。假设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及进项税额的增加并未全部付现。有一部分已增加应付或减少预付,必须进行调整。而对应的应付减少或预付增加,表示付前期的购货或付后期的购货,需要加上。那么有: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额—(存货年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悦耳-预付账款年初余额)。除此之外还需要调整的内容有:在生产成本中核算的工资、折旧费等。列入存货的应付职工薪酬、折旧费虽使存货增加,但并未付现或增加应付、减少预付。这些都应该在购买商品支付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减除。固定资产修理费虽使存货增加,又付现了,但不属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核算内容,也要在式应该在购买商品支付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减除。经过调整,综上可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额—(存货年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年初余额)-当期列如成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当期列如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一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工资还有福利。而企业职工有时候还包括在建工程的临时人员。所以经过联系分析得: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
企业一般支付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经过对税金的调整可以得到:支付的各项税费=当期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 - 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 具体如下:
1、直接法,即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总括分类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采用直接法编制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有关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资料可以从企业会计记录直接获得,也可以在利润表中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等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与经营活动各项目有关的增减变动,即通过调整以下项目获得:
第一、本期存货及经营性应收和应付项目的变动;
第二、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其他非现金支出项目;
第三、不属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其他项目。
2、间接法,即通过将企业非现金交易、过去或者未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或支出的递延或应计项目,以及与投资或筹资现金流量相关的收益或费用项目对净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以利润表上的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某些相关项目后得出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些需要调整的项目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计入净利润但对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或损失,如处理固定资产收益、投资损失等;
第二类:影响净利润但与现金收支无关的项目,如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预提费用等;
第三类:与净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如购买存货、支付前欠货款、收到押金等。
其编制具有很大的意义:弥补了资产负债信息量的不足
资产负债表是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期末余额编制的;损益表是利用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本期累计发生额编制的(收入、费用无期末余金额,利润结转下期)。唯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发生额原先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没有填入会计报表。
会计资料一般是发生额与本期净增加额(期末、期初余额之差或期内发生额之差),说明变动的原因,期末余额说明变动的结果。本期的发生额与本期净增加额得不到合理的运用,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公式可写成: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非现金资产,这个公式表明,现金的增减变动受公式右边因素的影响,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减少)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非现金资产的减少(增加),导致现金的增加(减少)。
现金流量表中的内容尤其是采用间接法时即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发生额或本期净增加额填报的。这样账簿的资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现金变动原因的信息得到充分的揭示。 - 两本出纳账一是出纳现金流水账二是会计资金平衡表
3、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分析填列,不包括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借方分析,不包括在建工程 )+管理费用(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应付款(养老、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劳动保险、待业保险等社保费用)+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红色部分是个人承担的部分,但实际是企...
间接法是通过调整企业的净利润来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一种编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已经编制了利润表的企业。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获取企业的净利润数据。2. 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流的损益项目,如折旧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等,来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调整的项目主要为非现金项...
【答案】:计算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现金科目明细化法。现金科目明细化法是在现金科目下按现金流量表各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当每笔涉及现金业务发生时,按现金流量表的项目要求分析现金流向,然后选择相应的明细科目做账务处理,期末对各种现金明细科目进行汇总后,其发生额实际上就是...
1. 直接法:通过收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直接涉及现金收支的原始凭证,来登记现金流量表。此方法最为直接,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2. 间接法:以企业当期净利润为基础,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项目来编制现金流量表。这种方法主要通过会计账簿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二、编制过程 1. 收集数据:...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如下几种:1、采用直接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2、采用间接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3、采用工作底稿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4、采用T型账户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5、采用分析填列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目前企业按照相关规定采用直接法编报现金流量表,并且要求企业在附注中提供以净利润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