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学派税收思想的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
- 这种理论通常以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A.B.拉弗的名字命名的“拉弗曲线”来图解。 拉弗认为,美国在70年代初发生通货膨胀和严重失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产生供给不足的原因是政府在税收、开支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政策失误:税收负担过重,政府开支过大,规章制度过繁。这些错误政策打击了人们增加供给的积极性,从而形成经济滞胀的局面。1974年,拉弗在华盛顿一家饭店的餐巾上画出一条潦草的曲线(见图),在阐明自己的上述观点。 图 拉弗曲线 这种理论通常以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P.C.罗伯茨的“相对价格理论”来阐释。 相对价格理论认为,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都是有代价的,并有一定“价格”的。税收负担也是一种代价,一种价格,在一定的条件下,税收负担价格的高低,决定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人们对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的决策。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价格发生变化不仅会引起买卖双方所得的变化,而且也会产生“替代效应”。税收负担的变化同样会产生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消费与投资、闲暇与工作等方面都会发生。 在经济的供给方面有两种重要的相对价格: ①支配着人们决定其收入在消费、储蓄或投资之间如何分配的相对价格。即一个人把一个单位的收入用于眼前的消费所付出的代价,便是由于没有把这一单位的收入用于储蓄或投资而放弃的未来的收入来源。这一收入来源的价值,决定于边际税率。边际税率是指每一单位的收入增量中税收所占的比率。边际税率越高,其价值就越低。因此,高税率使消费相对于被放弃的收入而言显得比较合算,致使储蓄下降,从而使投资减少。 ②支配着人们决定他在工作和闲暇之间,或在闲暇和通过提高技术而增加人力资本之间如何分配时间的相对价格。即一个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闲暇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因不工作而放弃了一笔眼前的收入,或者因未参加为提高技术的学习而放弃了一笔未来的收入。这笔被放弃的收入的价值,取决于对新增收入征税的税率。边际税率越高,闲暇代价就越小,因而旷工增加,加班减少,人们用于提高技术水平的时间也相对减少。 相对价格理论是对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否定。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政府开支在需求方面起作用的,而供给学派认为,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相对价格进而改变对生产的刺激,在供给方面起作用的。凯恩斯强调平均税率,因为税收是通过改变可支配收入进而改变总需求来影响经济的。供给学派强调边际税率,因为税收是通过改变对工作、储蓄、投资和承担风险的刺激来影响经济的。
供给学派税收思想通过拉弗曲线这一理论工具来阐述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以美国经济学家A.B.拉弗为代表,他于1974年在华盛顿的一次餐巾上绘制了这条著名的曲线,试图揭示政策失误对经济的影响。曲线图中,横轴表示税率,纵轴则是由税率和生产活动决定的税收收入。拉弗观察到,税率并非越高政府...
供给学派的税收思想同凯恩斯主义税收思想相比有三个明显的变化:由强调刺激需求改变为强调刺激供给;由强调实行“收入再分配”改变为强调鼓励生产、工作效率和扩大收入差距;由强调政府干预改变为强调运用市场机制缩小政府经济职能。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这种理论通常以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A.B.拉弗的名字...
拉弗曲线是美国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关于税率和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一种思想。1、高税率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高税收也不一定是高效率。过高的税率会损害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阻碍生产的发展,减少税基,高税率往往会带来过多的减免和优惠,造成税制不公平。2、取得既定的税收可以采取...
拉弗曲线描绘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税率之间的关系,当税率在一定的限度以下时,提高税率能增加政府税收收入,但超过这一限度时,再提高税率反而导致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因为较高的税率将抑制经济的增长,使税基减小,税收收入下降,反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增加。“拉弗曲线”的原理并不复...
因此,特别强调降低对额外收入具有重要刺激效果的边际税率。供给学派认为,实行高累进税率制度的弊端有: ①影响富人投资的积极性。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富人投资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增加税收负担,对富人的消费开支没有多大的影响,而影响的却是富人投资的数量和质量因为消费开支在上层阶级的财富中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