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该怎么计算?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15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要点:汇率、退税率、征退税率差(计算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留抵税额
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留抵税额),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以为只要知道了出口收入、退税率,就可以退税,这是错误的!
1、出口收入的确定
出口,报关单一般载明的是外汇金额,退税,税务要求的是以人民币计价,因此,汇率的确定,要符合税务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以当月 人民银行公布的首日外汇牌价为准(而不是结汇时的汇率)。出口收入=出口外汇金额*汇率
2、退税率,海关有具体规定
3、征退税率差
出口货物,征税率,一般是17%,征退税率差,是指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用于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做进项税额转出。
4、留抵税额
出口企业,只有出现进项税留抵税额,才可以退税。
5、出口收入,免税。
根据以上情况,分别举例如下:
A、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货物,价值100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为17000元。2014年3月5日报关出口,价值19100美元。该货物退税率为13%。(查,当月外汇牌价611.9:100),当月收齐单证。
1、出口记账收入:19100*6.119=116872.90
借:应收账款 116872.9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116872.90
2、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116872.9*(17%-13%)=4674.92
借:主营业务成本 ——出口成本 4674.92
3、进项税留抵税额:17000-4674.92=12325.08
4、计算出口收入可退税额:116872.90*13%=15193.48
5、留抵税额与出口可退税额进行比较,应退税额即:两者较小的那个数。此例为 12325.08
出口申报得到核准以后,做退税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12325.0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销项税额2868.4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5193.48
6、收到退税
借:银行存款 12325.08
贷:应收补贴款 12325.08
某生产企业,2014年3月5日报关出口货物一批,价值19100美元。该货物退税率为13%。(查,当月外汇牌价611.9:100),当月收齐单证。该企业本月进项税额共计21500元,无销项税额。
1、出口记账收入:19100*6.119=116872.90
借:应收账款 116872.90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 116872.90
2、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做进项税额转出:116872.9*(17%-13%)=4674.92
借:主营业务成本 ——出口成本 4674.92
3、进项税留抵税额:21500-4674.92=16825.08
4、计算出口收入可退税额:116872.90*13%=15193.48
5、留抵税额与出口可退税额进行比较,应退税额即:两者较小的那个数。此例为 15193.48
出口申报得到核准以后,做退税处理: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15193.48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5193.48
6、收到退税
借:银行存款 15193.48
贷:应收补贴款 15193.48
7、本月留抵税额大于退税额的部分,可以继续做为留抵税额,在下期抵扣或退税。 - 出口退税额=( 金额)/(1+增值税率)* 出口退税率。
如果你的企业只有出口业务,出口退税就是出口商品的出口收入×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如果你的企业既有出口业务又有内销业务,你单证收齐的当月有应交增值税,当月单证收齐的出口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计算出的出口退税就是出口递减内销,
税务不用退税,单证收齐的当月有留抵税额,留抵税额大于当月单证收齐的出口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计算出的出口退税额,
当月的退税就是当月单证收齐的出口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计算出的出口退税额,如果留抵税额小于当月单证收齐的出口销售收入×出口商品退税率计算出的出口退税额,当月的退税就是留抵税额,余额是出口递减内销。
扩展资料:
(1)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
之所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出口货物退(免)税只能对已经征收过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已纳税额和应纳税额。未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能退税,以充分体现"未征不退"的原则。
(2)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所谓出口,即输出关口,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形式。区别货物是否报关离境出口,是确定货物是否属于退(免)税范围的主要标准之一。
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
对在境内销售收取外汇的货物,如宾馆、饭店等收取外汇的货物等等,因其不符合离境出口条件,均不能给予退(免)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出口退税 - 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基本概念1、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类型的退税不一样,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其他退税,退的是应纳税额。所以在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进项转出一样为可抵扣税额的负数,原因就是,该笔进项已经退还给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应该从可抵扣税额中减除。
核心原理1、对出口产品退税是一个“国际惯例”而非“政策优惠”。国家将出口货物出口前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实际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在货物报关出口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有效地避免国际双重课税。企业退税的实质是退国内生产流转环节已征增值税,来料加工退国内料件国内劳务已征增值税。
2、出口退税是为了将出口货物的整体税负归零。原因很简单,就是鼓励出口,降低出口货物的价格,提高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公平税负原则:为了保证各国商品在参与国际贸易时能够公平竞争,消除因各国税收政策不同,造成的出口货物税收含量差异,要求各国按照国际惯例,退还已征收的出口货物间接税,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零税率原则:征多少,退多少。国家利用退税率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如调控产业结构设定低退税率来限制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设定高退税率来鼓励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所以,尽管零税率那退税率应该全部是17%,国家还要设置不同档次的退税率。增值税的退税率不一定等于税率,出口退税率有17%、14%、13%、11%、9%等几档,是为了通过退税率来控制出口的原因。鼓励出口呢,退税率就高点,控制出口呢,退税率就低点。退税率为0,就是不免不退了。
主要类型1、又免又退
一般纳税人,既有销项,又有进项,为把税负归零,自然是销项免,进项退,又免又退。
2、只免不退
如果出口的货物没有进项,自然是只免销项,进项没有就不用退了。比如小规模纳税人、免税产品,都是没有进项的情况。只免不退,就达到了税负归零的目的。
3、不免不退
针对的是不鼓励出口的货物。比如原油,自己都不够用,还得进口,能让你出口就不错了,就不要想出口退税的事了,想想那些禁止出口的货物。
退税方式和计算
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一)外贸企业:免、退税
案例一: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一批货物报关出口,收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购货金额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款项已银行存款支付。该货物的退税率为13%,出口销售价格为15000美元(汇率1:8.30)。
1、采购货物时:
借:库存商品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2、出口销售免税,货款折合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 124,500 (15000×8.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4,500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
4、计算不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100000×(17%-1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00
5、应收出口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 1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
6、收到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13,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13,000
案例二:某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一批,含税货值人民币100万元。货物以离岸价(FOB)20万美元报关出口。外汇核算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办法,货物报关出口当日的外汇牌价中间价为 16.6。该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15%。
1、如货物已验收入库,发票已到,货款已付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5,299.15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0
2、核算出口退税额时:
(1)核算应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外购价格退税率)
128,205.13=854,700.85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28,205.13
(2)不予退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 17,094.02(外购价格不予退税率)
17,094.02=854,700.85(17-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94.02
3、出口货物报关销售时:
借:应收外汇账款—XX外商 1,3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入 1,320,000.00
4、结转出口商品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854,700.85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5、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28,205.13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
6、开户银行以1:6.5买入价将该笔外汇全部结汇时: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1,298,7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9,98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1,318,680.00
7、月末结转损益时:
(1)结转出口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入 1,320,000.00
贷:本年利润 1,320,000.00
(2)结转出口销售成本
借:本年利润 871,794.87
贷: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871,794.87
(二)生产企业:免、抵、退税
外贸企业日常业务中,大量的常见的贸易类型,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这两种。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指将货物单边输出关境的出口贸易方式。
免: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由于生产货物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原材料、水电、运费等众多,无法准确清分出口部分和内销部分各自对应的进项,就无法准确核算出口应退的进项税部分。假设能够准确核算各自的进项,那么内销的销项-进项=应纳税额交税,出口对应的进项退税,交给国税局,国税局再退给你,双方岂不是都很累。
所以抵,就是用出口对应的应退进项,抵顶内销对应的应纳税额,最终确认退税的部分。抵就是一个计算退税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计算全部的应纳税额。退税能抵完了,应纳税额就是正的,只交税就行,如果该退的税抵不完,应纳税额就是负数,这个数就该退税。(本文转自会计网) -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第八条 出口商应在规定期限内,收齐出口货物退(免)税所需的有关单证,使用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申报系统生成电子申报数据,如实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务机关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该补税的应按有关规定补征税款。【摘要】
退税率是怎么计算的?【提问】
您好【回答】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回答】
《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第八条 出口商应在规定期限内,收齐出口货物退(免)税所需的有关单证,使用国家税务总局认可的出口货物退(免)税电子申报系统生成电子申报数据,如实填写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务机关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该补税的应按有关规定补征税款。【回答】 -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 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税额(2)当期出口货物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 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退税率)当生产企业本季度出口销售额占本企业同期全部货物销售额50%及上且 季度末应纳税额出现负数时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税额:(1)当应纳税额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时:当期应退税额=本季度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率(2)当应纳税额负数且绝对值本季度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 退税率时:应退税额=应纳税额绝对值(二)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按下公式 计算"免、抵、退"税:(1)当期出口货物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 ×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税率-退税率)-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税率-退税率)公式所列"当期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原则上核销时海 关计算免征增值税价格掌握(2)其余"免、抵、退"税公式按前述公式执行上述公式"本期"指"本半年(季、月)"或"本年" "上期"指"上半年(季、月)"或"上年"(三)无进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计算(1)当期出口货物予退税部分=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征税税率-退税税率)(2)当期累计外销货物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累计外 销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全部货物销售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应退税额=当期累计外销货物进项税额-当期出 口货物予退税部分)(四)对外修理修配出口退税计算(外贸企业)应退税额=修理修配金额×退税率(五)出口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报关出口货物退税计算:应退税额=(购买加工货物原材料等发票进项金额+工缴费发票金额)×退税率(六)出口企业出口货物应退消费税计算应退消费税税款=出口货物工厂销售额(出口数量)×税率(单位税额)(七)凡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特准退税出口货物进项税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进项 普通发票所列(含增值税)销售金额= ---------------------------×退税率税额 (1+征收率)
更多关于出口退税的知识欢迎进入网页链接 - 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有两种退税计算办法:\x0a第一种办法是“免、抵、退”办法,主要适用于自营和委托出口自产货物的生产企业;第二种办法是“先征后退”办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购货物出口的外(工)贸企业。
- 退税额的计算方法:\x0d\x0a退税额=( 金额)/(1+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x0d\x0a例如:货值100万人民币,增值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则:\x0d\x0a1000000/1.17*0.13=111111.11元人民币
- 如果是贸易公司出口 就是增票金额*退税率/1.17
- LS正解,退税率=不含税价*退税率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额=( 金额)/(1+增值税率)* 出口退税率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额=(期末留抵税额或免抵退税额,这两个取小)
网页链接 - 增值税额(不含运费,17%增值税,)*退税率9/13/17% =得到的退税额。
参考:深圳出口退税-张张博客-出口退税率计算 - 外贸出口退税计算公式,进来看看吧
- 1、一般贸易
(1)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
(2)以上计算公式的有关说明:
①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全部国内购料、水电费、允许抵扣的运输费、当期海关代征增值税等税法规定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②外汇人民币牌价应按财务制度规定的两种办法确定,即国家公布的当日牌价或月初、月末牌价的平均价。计算方法一旦确定,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更改。
③企业实际销售收入与出口货物报送但、外汇核销单上记载的金额不一致时,税务机关按金额大的征税,按出口货物报关单上记载的金额退税。
④应纳税额小于零的,结转下期抵减应交税额。
举例说明:
例1、某鞋厂2000年3月出口鞋30000打,其中:(1)28000打以FOB价成交,每打200美元,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8.2836元;(2)2000打以CIF价格成交,每打240美元,并每打支付运费20元、保险费10元、佣金2元,人民币外汇牌价为1:8.2836元。当期实现内销鞋19400打,销售收入34920000元,销项税额为5936400元,当月可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800000元,鞋的退税率为13%。用“先征后退”方法计算应交税额和应退税额。
计算出口自产货物销售收入:出口自产货物销售收入=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到岸价格-运输费-保险费-佣金)×外汇人民币牌=28000×200×8.2836+2000×(240-20-10-2)×8.2836=49834137.60(元)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5936400+49834137.60×17%-10800000=3608203.39(元)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49834137.60×13%=6478437.89(元)。
威凯专注出口服务20年,无论您是生产型企业、贸易商或个人,都能为您提供更加专业、快捷的一站式通关、外汇、退税服务. - 出口退税额=( 金额)/(1+增值税率)* 出口退税率。
就这么简单 长篇大论都太多了 但是必须开具发票才可以
如果是刚开始发展建议可以找代理 收汇垫税退税报关都可以 一条龙服务 省去麻烦节省资本周转资金 - 出口货物的消费税应退税额的计税依据,按购进出口货物的消费税专用缴款书和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确定。
属于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为已征且未在内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中抵扣的购进出口货物金额;属于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为已征且未在内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中抵扣的购进出口货物数量;属于复合计征消费税的,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的计税依据分别确定。消费税应退税额=从价定率计征消费税的退税计税依据×比例税率+从量定额计征消费税的退税计税依据×定额税率。
出口退税金额的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 按照商品编码计算退税金额 定义:这种方法基于国家规定的商品编码,根据每个编码对应的退税率来计算退税金额。操作要点:企业需要明确每个出口商品的编码,并了解该编码下的退税率。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商品编码与退税率的对应关系。适用场景:此方法适用于退税...
出口退税的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购进货物金额*退税率。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出口,对出口货物所征收的税款进行退还的政策。具体的退税金额是根据出口货物的购进金额和适用的退税率来计算的。购进金额是指出口企业购买出口货物的成本,而退税率则是政府规定的,根据不同的货物类型和国家政策而有所不同...
出口退税的计算主要涉及到几个关键因素: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以及适用的退税税率。具体的计算公式是: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这个公式适用于一般贸易、加工补偿贸易和易货贸易出口的货物。对于委托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其退税额的计算稍有不同,需要考虑原材料...
核心计算公式:出口退税金额 = 出口货物金额 × 退税比率出口货物的增值税率:出口货物的增值税率由国家规定,根据商品类别的不同,增值税率也有所差异。这个税率反映了商品在生产和流通环节所附加的增值税。退税比率:退税比率是国家为了鼓励出口,针对不同商品设定的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决定了出口商可以获...
出口金额×汇率÷(1+税率)×税率=应退税额。例如:某外贸企业出口产品78940美元,汇率为6.5309,进项发票有554928元,税率为13%,则计算公式为:78940×6.5309÷(1+13%)×13%≈59311元,即该外贸企业需要退税593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