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根据企业增值额的范围来选择纳税身份

怎样根据企业增值额的范围来选择纳税身份
  • 税务筹划是纳税人通过不违法的和合理的方式以规避或减轻自身税负,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并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所进行的筹谋、策划。对增值税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就是通过增值税纳税人税负平衡点,并对纳税人税负差异进行分析,使企业科学地选择纳税人身份,从而有利于降低税负,获得最大的节税收益。
    增值税法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及会计核算健全程度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够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以下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以下的。符合以上销售额标准的,如经营规模较小,加之会计核算不健全,即为小规模纳税人。但是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增值税纳税行为的企业,即使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也视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税法又规定一般纳税人基本适用17%和13%的法定税率(出口货物为零税率),采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增值税额,可以领购和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则采取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税额,适用6%(工业企业)或4%(商业企业)的征收率,但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这种税收政策客观上造成了两类纳税人税收负担与税收利益上的差异,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企业设立、变更时正确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对税负影响很大,企业选择哪种类别的纳税人有利呢?主要判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增值率判别法
    在适用的增值税税率相同的情况下,起关健作用的是企业进项税额的多少或者增值率的高低。增值率与进项税额成反比,与应纳税额成正比。其计算公式为:
    进项税额=销售收入×(1-增值率)×增值税率
    增值率=(销售收入-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
    或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收入×17%-销售收入×17%×(1-增值率)
    =销售收入×17%×增值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收入×6%或4%
    应纳税额无差别平衡点计算为:
    销售收入×17%×增值率=销售收入×6%或4%
    增值率=销售收入×6%或4%/销售收入/17%=35.3%或者23.5%
    于是,当增值率为35.3%或23.5%时,两者税负相同;当增值率低于35.3%或者23.5%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当增值率高于35.3%或者23.5%时,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二、抵扣率判别法(即可抵扣购进项目价款占销售额比重判别法)
    上述增值率的计算较为复杂,在税务筹划中难以操作,因而将上式中增值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转化,即:
    增值率=(销售收入-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
    =1-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
    设购进项目价款/销售收入=X
    则17%(1-X)=6%
    解之得平衡点X=64.7%
    这就是说当企业可抵扣的购进项目价款占销售额的比重为64.7%时,两重纳税人税负完全相同;当比重小于64.7%时,则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三、含税销售额与含税购货额比较法
    假设Y为含增值税的销项税额,X为含增值税的购货额(两额均为同期)则:
    (Y/1+17%-X/1+17%)×17%=Y/1+6%
    解之得平衡点X=61%Y
    既当企业的含税购货额为61%时,两种纳税人的税负完全相同;当企业的含税购货额大于61%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当企业的含税购货额小于61%时,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现以一实例对上述分析进行佐证。
    华康制衣厂年应税销售额为19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17%增值税率,但该企业准予从销项额中抵扣的的进项税额较小,只占销项额的30%.该厂应该怎样进行纳税人身份的增值税筹划?
    1、采用增值率判别法时
    增值税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销售收入×17%-购进项目价款×17%)/(销售收入×17%)
    =(190×17%-190×17%×30%)/(190×17%)=70%大于35.5%
    故该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2、采用可抵扣购进项目价款占销售额比重判别法时
    由于该企业可以可抵扣的购进项目价款为57(190×30%)万元,销售额为190万元,购进项目计价款占销售额的比重为30%(57/190×100%=30%<64.7%),则该厂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3、采用含税销售额与含税购货额比较法时
    假设华康制药厂年销售收入190万元为含增值税销售额,购进价款57(190×30%)万元也为含增值税的价款,含税额货款57万元与同期含税销售额190万元的比即为57/190×100%=30%,小于61%时,该厂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税负低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本文说明了企业在设立、经营时,纳税人可通过对税负平衡点的测算,巧妙筹划,根据所经营货物的增值率水平,选择不同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同时,通过对增值税纳税人税负平衡点的计算,对企业整体税务负担加以量化,从而衡量企业实际的税务负担。这对促进企业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极为有利。在实际经营决策中,企业为了减轻税负,在暂时无法扩大经营规模的前提下,实现由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换,必然会增加会计成本。例如增设会计账薄、培养或聘请有能力的会计人员等。如果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税负减轻而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销这些成本支出,则企业可仍保持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另外,在经营决策中也要考虑企业销售货物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如果纳税人片面要求降低税负而不愿做一般纳税人,有可能产生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影响企业销售额。总之,在纳税人身份选择的税务筹划中,企业应尽可能把降低税负与不影响销售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以获得最大的节税效益。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 征税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销售货物:指在境内销售货物、货物赠送、自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货物取得收入的行为。征税对象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2.提供劳务:指在境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务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服务、建筑工程、技术咨询等领域。征税对象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3.委...

  • 一、征税范围 增值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商品和劳务交易,包括进口和出口的商品及服务。无论是生产、批发还是零售环节,只要存在增值额,就需要缴纳增值税。此外,某些特定的服务行业如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等也纳入征税范围。二、税率设置 增值税采用累进税率制度,根据不同的商品和服务设定不同的税率。通常,基...

  • 一、应税劳务 应税劳务是指按照增值税法规,属于应税服务范围的劳务活动,如加工、修理修配等。这些劳务活动在产生增值额时需要缴纳增值税。二、销售不动产 不动产的销售作为增值税的应税项目之一,主要是指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的销售。当这些不动产发生转让时,其产生的增值额需要缴纳增值税。三、转让...

  •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36个月内不得变更。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 2. 计算方式:法定增值额的计算通常基于企业的会计利润,但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符合税法规定。这些调整可能包括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的内容及范围等。税务部门根据法定增值额来确定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企业需要遵循税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