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2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预算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预算是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及流出量 ,反映企业预算期间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以现金流入、流出的净值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 合理地安排、处理现金收支及资金调度的业务 ,保证企业现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以企业期初现金的结存额为基点 ,充分考虑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 ,预计期末的理想现金结存额 ,确定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
相互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 期初现金结存额 +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 -预算 期末理想的现金结存余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
1.期初现金结存数据 ,来源于预算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初数。
2.现金收入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 ,租金收入 ,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它等于销售收入及其他经营收入 ,加、减应收、预收帐款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主要来源于对外资收到的回报 ,收回投资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对外投资收到的现金 ,等于预算损益表的投资收益 ,加、减 :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根据董事会收回投资的决议 ,预计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减少数 ,加、减 :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 ,等于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 ,等于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入的现金 ,等于增资配股金额 ,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借款收到的现金 ,等于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与现金收入(不含借款收到的现金净加数)及期末与期初货币资金的差额。
3.现金支出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
(1)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 ,包括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金 , 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支付税金及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在确定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时 ,以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为基础 ,要分清现购和赊购 ,分析赊购的付款时间及金额。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等于采购商品物资及接受劳务金额 ,加、减应付、预付帐款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可在分析往年实际支付直接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其他间接人员工资、奖金及其他各种补助 ,往年实际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应付福利费等支出金额的基础上 ,调整有关的数据 ,计算出本期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它等于预算期间应付职工工资及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现金支出 ,加、减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其他应付款期末与期初的差额。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 ,等于合同或协议确定的应付租金的金额 ,加、减应付款(租金)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支付税金的现金 ,等于预算期间应付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其他税金及附加 ,加、减应付税金及应付税金附加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
(2)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 ,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企业权益性投资及债权性投资支付的现金 ,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支出。它等于投资预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投资额 ,加、减涉及投资活动的应付及预付帐项变动数。 (3)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 ,包括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利息及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 ,等于贷款的期初与期末的平均数或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乘以利率(或单位筹资成本)。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等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确定的应分配利润金额 ,加、减 应付股利(利润)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我们将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 ,参照现 金流量表的格式填列 ,即编制成预算现金流量表。 - 1.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现金流量预算又称为现金预算,是企业预算期现金流转时间及金额数量的预算,是企业的一种综合性预算。
营业现金流量预算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多余或不足的测算以及不足部分的筹措方案和多余部分的利用方案等。
可供使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销货现金收入
现金余缺=可供使用现金-现金支出
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资金筹措及使用
(资金筹措及使用如为资金筹措就是正数,如为资金使用就是负数。)
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法,以销售(营业)收入的收现数为起算点,然后将其他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收现数、付现数分别列出,以直接反映最终的现金净流量。
二是间接法,以本年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收付的各种会计事项,最后也得出现金净流量。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企业应采用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常见的直接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项目本年度的发生额为依据,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企业全年的收入、费用各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重新调整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确定企业全年业务活动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
(1)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在直接法下,整个工作底稿纵向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其中又分为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两部分;第二段是损益表项目;第三段是现金流量表项目。
工作底稿横向分成五栏,在资产负债表部分,第一栏是项目栏,填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第二栏是期初栏,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第三栏是调整分录的借方;第四栏是调整分录的贷方;第五栏是期末数,用来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部分,第一栏也是项目栏,用来填列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第二栏空置不填;第三栏、第四栏分别是调整分录的借方和贷方;第五栏是本期数,损益表部分这一栏数字应和本期损益表数字核对相符,现金流量表部分这一栏的数字可直接用来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是: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前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后应当等于期末数。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2)“T”形账户法。
采用“T”形账户法,就是以“T”形账户为手段,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采用“T”形账户法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项目)分别开设“T”形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过入该账户。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收入,右边记现金支出,其他账户一样,过入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损益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以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T”形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过入的期末期初变动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多种多样,直接法和间接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直接法,又称为收支预算法,是以销售(营业)收入的收现数为起点,逐项列出其他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收现数和付现数,从而直接反映最终的现金净流量。而间接法,则是从本年的净利润出发,通过调整那些不涉及现金收付的会计事项,最终得到现金净...
常见的直接法有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有关项目本年度的发生额为依据,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将全年的收入、费用各支出以及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化重新调整为经营活动、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确定全年业务活动对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所...
在制定现金预算时,企业首先需要明确其现金收入,这包括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及其他来源的现金流入。接着,根据企业的运营计划和市场预测,详细规划各项现金支出,如原材料采购、员工工资、营销费用等。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预算的有效执行至关重要。编制现金预算表后,企业需评估预算期内的现金流量。...
编制现金预算的方法有两种,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从销售收入的收现金额开始,逐一列出所有收入与费用项目的收现数和付现数,从而直接反映出最终的现金净流量。间接法则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那些不影响现金流量的会计事项,最终计算出现金净流量。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必须采...
企业在制定现金预算时,首要步骤是确定现金收入,这包括所有预期的销售收入、投资收益等。接着,计划现金支出是不可或缺的,涵盖工资、原材料采购、设备维护等各项费用。在完成这两步后,企业需编制现金预算表,这将帮助管理团队了解在特定时间内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例如,假设某企业需要保留的现金余额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