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 一、期末在产品和产成品存货的计价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产成品、半成品)中仅包含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这三项内容。
全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包含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全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就必定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
二、期间损益计算不同
(一)计算方式
⒈全部成本法计算利润的步骤:
销售收入-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销售毛利
销售毛利-非生产成本
=
税前利润
其中: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
一期末存货成本
非生产成本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⒉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步骤:
销售收入-销售变动成本
=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税前利润
其中:
销售变动成本
=
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或:
=
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变动销售费用+变动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
=
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
+固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全部成本法是一种职能式的损益计算方式
变动成本法是一种贡献式的损益计算方式
(二)计算结果
由于两种方法单位产品成本不同,所以两种方法某一时期的利润就会出现差异。
三、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期间损益的差异存在如下规律:
⒈若期末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当期全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要大于变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
差异额
=
期末存货中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中单位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
⒉若期末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则当期全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要小于变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两者差异额验证方法同上。
⒊若期末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相等,则两种方法下当期税前利润相等。
根据上述差异规律,可以直接从一种方法下的税前利润调整为另一种方法下税前利润:
全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全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用)
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期间损益的差异就存在如下规律:
⒈当某一时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则当期全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
⒉当某一时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则当期全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要小于变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差异验证公式同上。
⒊当某一时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时,两种方法当期税前利润相等。
1、完全成本法: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100+120+80+40=340元 单位成本=340/20=17(元/件)变动成本法: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100+120+80=300元 单位成本=300/20=15(元/件)2、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17*2=34元 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计算,其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对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作为期间成本;全额列入损益表,从当期的销售收中直接扣减。(两者相比较,变动成本法比完全成本法少了固定性的制造费用)从目前来看,这两 种方法并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同时使用。二、在“产成品”...
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
变动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变动间的线性关系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并进行粗略估计。其中,变动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而完全成本法将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两...
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全部制造费用(包括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随着产品的流转而结转;而变动成本法则将制造费用中的固定部分视作当期的期间费用,随同销售和管理费用一起全额扣除,而与期末是否结余存货无关,产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