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股权益平均余额怎么计算,在财务报表中能找到吗?谢谢!

普通股权益平均余额怎么计算,在财务报表中能找到吗?谢谢!
  • 现代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起来十分复杂,由于不同报表使用人需要获取的报表信息存在着差别,因此分析财务报告首先要找好立足点即报表分析的主体,只有抓准了报表使用人,解决了为谁分析的问题,才能针对具体的分析目的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分析财务报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应就单张表进行相关分析,把握企业的基本情况。然后再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分析财务报告的基本思路

    分析财务报告常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本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从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以达到改进工作的目的,通过连续数期的趋势变动分析,评价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与行业指标比较,判断该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通过同类先进企业比较,找到差距,达到吸收先进经验的目的;通过与预算或者计划指标比较,分析企业完成预算的程度,揭示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管理漏洞。
    表单分析 ——就是针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分别进行相关分析。
    1、资产负债表分析
    (1)打开资产负债表后,首先浏览资产总额,结合利润表中的销售额和统计指标中的从业人数,判断企业的经营规模,单从资产总额方面考虑,4亿元以上为大型,4000万元以下为小型;介于二者之间为中型(资产总额作为企业经营规模的衡量指标仅适用于工业企业和建筑企业)。再看一下资产的来源即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的高低,把握企业债务规模和净资产的大小,然后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或者产权比例,进而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
    (2)了解了总体情况后,再对资产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判断企业类型。长期资产比重大的企业一般都是传统企业,而高新技术其企业一般不需要很多的固定资产。
    (3)通过计算流动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资产质量。一般情况下,存货占50%,应收账款占30%,现金占20%,但先进的管理行业不执行该标准。
    (4)计算长期资产中各项目的比重,了解企业资产的状况和潜能。长期投资的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的规模和水平。固定资产净额和比重的大小,反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进步,进而反映其获利能力,如果净额接近原值,说明企业要么是新的,要么是老企业的旧资产通过技术改造成为优质资产,如果净额很小,说明企业技术落后,资金缺乏。无形资产金额和比重大小,反映企业的技术含量。
    (5)负债方面,计算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重,如果流动负债比重大反映企业偿债压力大,如果长期负债比重大说明企业财务负担重。此外,还需计算负债总额中信用性债务和结算性债务的比重与流动负债中临时性负债与自发性负债的比重,判断债务结构是否合理;计算长期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分析总资本对长期负债的保障程度,计算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分析债权人风险的大小。
    (6)所有者权益方面,实收资本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利益要求权的大小,资本公积反映投入资本本身的增值,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资本增值。如果留存收益大,则意味着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大。
    (7)最后对资产的期末期初金额进行差额分析。资产总额的期末数大于期初数,说明资产发生了增值,结合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资产增值的原因是借入资金、投资者投入还是自我积累转入。如果借入资金和投资者投入金额较大,自我积累转入少,可能是企业正在扩大规模,如果自我积累转入金额大,说明企业自我发展的潜力大。
    (8)把握了总体变化情况后,再结合账簿和科目汇总表针对资产和权益各项目的期末期初差额分析变化的具体原因。
    2、利润表分析
    分析利润表首先应分析当期的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其次再就企业本期的利润率与目标值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随后再将本报表最近几期的相关项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出企业的发展趋势。
    (1)分析利润总额及其构成。利润总额由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构成。分别计算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断利润结构是否合理;通过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重,判断营业利润的结构是否合理。如果处理资产的收益和投资收益比重过高,或者其他业务利润比重过高,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正常,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2)分析企业本期的利润率指标与目标值的差距利润率作为相对量指标,可以对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常用的利润率指标有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是企业利润的直接来源,因此分析销售毛利率是利润表分析的头等大事。如果毛利率过低,就要考虑是价格低还是成本高。如果是价格因素造成的,就要对价格调整的利弊进行分析后,再作决策。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一下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还有没有挖掘潜力。如果售价和成本都没有调整余地,最好还是按照薄利多销原则,增加销售量。对于销售利润率也要进行分析,对于销售利润率低的商品,要分析出是毛利低还是费用高,如果费用过高,则应在费用控制方面下大力气。
    (3)针对利润表中的各项目进行纵向分析。就利润表中项目进行纵向比较,是报表分析中较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企业经营轨迹的变化趋势,分析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列举数期的利润金额,在历史数据中选择正常年份的指标作为基期,计算出经营成果各项目(按利润表的项目顺序列示)本期实现额与基期相比的增减变动额和增减变动率,分析本期的完成情况是否正常、业绩是增长还是下降。
    将本期的营业收入构成和营业成本费用结构与合理的基期指标相比计算出项目结构的增减变动,分析结构变动的原因,判断结构变动是否正常,对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利。
    分析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的增减变动,分析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收款策略的合理性。
    3、现金流量表分析
    分析现金流量表首先应对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结构以及流入流出比进行分析,判定现金收支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企业来说,经营现金净流量应当是正数,投资现金净流量应当是负数,筹资现金净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其次利用现金流量表主表的数据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通过经营现金净流入和投入资源的比值计算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这些指标包括销售现金比、每股现金净流量(或者净资产现金回收率)和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销售现金比=经营现金净流入÷主营业务收入,该指标反映每元销售收入所获取的净现金。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净资产×100%,这里的净资产使用平均数。反映企业每元净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100%,这里的总资产也使用平均数。反映企业美元总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最后,根据现金流量表附表的相关数据计算净收益营运指数和现金营运指数,据此判断收益质量的好坏。
    现金流量表附表的功能是经净利润调整为经营现金净流量,该表中的调整项目包括非付现费用、非经营收益、经营资产净减少(增加)、无息负债净减少(增加)四个部分。用公式表示就是:
    净利润+非付现费用-非经营收益+经营资产净减少(-经营资产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增加(-无息负债净减少)=经营现金净流量
    其中非付现费用=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还要加上待摊费用的减少和预提费用的增加);
    非经营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净收益(净损失用“-”号)-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损失用“-”号)+递延税款贷项-递延税款借项(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还要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者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经营资产净减少(增加)=存货的减少(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
    无息负债净增加(减少)主要是指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
    净收益营运指数是经营净收益在净收益中所占的比重,这里讲的净收益就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然而这里说的经营净收益并不是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因为营业外支出项目中的固定资产盘亏、罚没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资产减值准备和营业外收入中的固定资产盘盈、罚没收入、非货币 收益以及补贴收入等均列入了经营净收益中。净收益营运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该指数越低,营业外收益和投资收益的比重越大,说明收益质量不好,经营情况不正常。
    现金营运指数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经营应得现金的比率,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经营实得现金÷经营应得现金
    经营应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该指数小于1,说明企业收益质量不好。一方面,一部分收益尚未收到现金,停留在实物和债权资金形态,债权能否足额变现尚存在疑问,而实物资产更存在贬值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大了,说明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综合分析 ——是指将所有财务报表结合起来计算相关比率,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
    1、分析偿债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除了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外,还有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对总负债的比率、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例=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注意两个公式的分子都是负债总额,
    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现金比例=(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流动负债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几个公式中负债是分母,确切说流动负债是分母。
    利息保障倍数=(利息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税息前利润对利息总额的保障程度,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该指标的合理数值应行业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建议企业选择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比较依据。由于负债最终还需现金偿还,因此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最直接的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和举借新债的能力。
    现金净流量与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应付票据。
    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现金净流量与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
    2、分析盈利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从经营指标角度看,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在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利润率上;从投资与报酬相结合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资本金利润率、每股净收益;从现金流量的角度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有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1)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其中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平均总资产=(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2)销售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3)销售费用率=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这里说的期间费用不仅包括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还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5)净资产收益率(也叫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平均净资产=(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2
    将权益净利率分解后该公式变为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6)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实收资本总金额×100%
    会计期间内若资本金发生变动,则公式中的资本金用平均数。
    平均资本金余额=(期初实收资本余额+期末实收资本余额)÷2
    资本金利润率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资本的利用效果越高,企业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强;反之该比率越低则说明资本的利用效果不佳,企业资本金的盈利能力越弱。
    (7)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净资产×100%,这里的净资产使用平均数。
    (8)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总资产×100%,这里的总资产也使用平均数。
    3、分析营运能力常用的比率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而平均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总额+期末应收账款总额)÷2
    存货周转天数=360天÷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而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总额+期末存货总额)÷2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360天÷营运资金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营运资金
    平均营运资金=【(期末流动资产总额-期末流动负债总额)+(期初流动资产总额-期初流动负债总额)】÷2
    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净营运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净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它是流动资产中由长期资金来源供应的部分,是企业在业务经营中不断周转使用的资金该资金越充裕,对短期债务的及时偿付越有保证,但获利能力肯定会降低。周转次数越快,其运营越有效。
    在毛利大于0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越快,获利越多;在毛利小于0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越快,亏损越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应地节约流动资金,相当于相对扩大资产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越快,反映企业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按照不同财务报告分析主体
    财务报告的分析主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报告使用人,包括权益投资人、债权人、经营管理层、政府机构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机构。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人士及机构包括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等。这些报表使用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财务报告,需要不同的信息。
    1.企业管理层分析
    企业管理层也称经理人员,他们关心的是根据企业的经营业绩获取的报酬,而经营业绩的好坏是通过财务报告反映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团体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因而他们对财务报告的分析也是全面彻底的。他们既关注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也关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财务分析思路修改错误,通过分析错误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出改进措施,以便下一个阶段取得更辉煌的战绩。前面介绍的财务报告分析思路基本上就是从企业管理层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他们关注的财务比例指标一般是按照股东对他们的考核要求设计的,前文所讲到的财务指标基本上都涉及到,甚至还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本积累率等更多的指标。为了经营业绩他们可能更愿意冒险,利用财务杠杆获取更大的收益。
    2.投资人分析
    使用财务报告的投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股股东,他们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收益能力和风险。他们分析财务报告是为了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1)公司当前和长期的收益水平的高低;(2)目前财务状况下,公司的资本构成决定的风险和报酬如何;(3)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公司处于何种地位。
    正常情况下,它们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因为控股股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非控股股东投资企业的目的是获得高额的投资报酬。
    他们分析财务报告主要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
    财务结构包括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就是资本来源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它是通过资产负债率或者产权比例反映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合理的资本结构应为4:6或5:5,但现实生活中,也不是那么绝对,对企业管理层和股东而言只要总资产报酬率远远大于债务利率,适度增加债务比重,可以享受到财务杠杆带来的好处(即节税和增加权益报酬率)。资产结构就是前文所说的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关注企业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偿债能力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离不了计算流动比例、速动比例、现金比例和利息保障倍数。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就要计算长期资产与长期债务的比率,如果该比率大于1,则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强。偿债能力的好坏反映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要知道股东对风险都是胆战心惊的。
    分析盈利能力既要看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又要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稳定获取较高利润的能力。生产经营的获利能力主要是看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和单位净资产获取经营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股份公司中用每股现金净流量表示,非股份公司用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商表示)。分析时既要观察一个会计期间的指标情况,又要通过数个会计期间的指标动态观察盈利能力的发展趋势,判断经营风险与收益水平是否对称。
    分析营运能力就要计算营运资金额度、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营运资金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这几个比例,营运能力的高低最终落脚在盈利能力指标上。
    有时经营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会存在着冲突,经营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薪金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告虚构业绩。关注数个期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看看各会计期间的净利润分别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企业操纵账面利润一般是没有现金流量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例指标过低,就有虚盈实亏的可能。长期来看企业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应该是一致的,长期存在着大额差距必然存在问题。
    3.债权人分析
    债权人关心企业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其决策是决定是否给目标企业提供信用以及是否需要提前收回债权。他们分析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公司为什么需要额外筹集资金;
    (2)公司还本付息所需要的资金可能来源是什么;
    (3)公司对以前期间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是否能按时足额偿还;
    (4)公司将来在哪些方面可能还需要借款。
    债权人分析报表需要观察企业三到五年的财务报告信息,分析财务报告相关项目的变动趋势,同时还需关注相关比例的变动趋势。银行界常用的相关比例指标及其参考标准如下:
    偿债能力指标

    资产负债率(参考值为65%—85%)
    流动比例(参考值为150%—100%)
    速动比例(参考值为100%—50%)
    现金比例
    利息保障倍数(参考值为1·5—1)
    盈利能力指标

    资产报酬率(参考值为10%—3%)
    销售成本率
    销售费用率
    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
    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周转天数
    营运资金额度
    周转天数额度
    资金指标
    现金支付能力
    营运资金需求
    对纳税人的评估分析
    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主要是出自税务稽查的需要,他们评估分析的目的就是看看企业有无逃税、漏税、偷税的嫌疑。一般评估首先从分析税负开始,然后针对税负低于正常峰值的情况展开分析。
    1、增值税的纳税评估思路
    分析评估增值税纳税情况首先从计算税负开始,
    增值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的应税主营业务收入
    然后将税负率与销售额变动率等指标配合起来与其正常峰值进行比较,销售额变动率高于正常峰值而税负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均低于正常峰值的,销售额变动率和税负率均高于正常峰值的,均可列入疑点范围。根据企业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进行毛益测算。
    对销项税额的评估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增值税和营业税征税范围,错用税率等问题。
    对进项税额的评估主要是通过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指标进行分析,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期末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额)×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
    2、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评估思路
    分析评估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首先要从四个一类指标入手,这四个一类指标是所得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利润税负率)、所得税贡献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所得税的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利润总额×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收负担率(简称税利润负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总额×100%
    所得税贡献率=本期应纳所得税额÷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100%
    如果一类指标存在异常,就要运用二类指标中相关指标进行审核分析,并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异常情况及原因,这里所说的二类指标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主营业务费用变动率、营业费用(管理、财务)费用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得税负担变动率、所得税贡献变动率、应纳所得税额变动率、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配比指标。
    如果二类指标存在异常,就要运用三类指标中影响的相关指标进行审核分析,并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异常情况及原因,这里所说的三类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营业外收支增减额、税前弥补亏损扣除限额及税前列支费用扣除指标。
  • 正规完整的财务报告上可以看到的,有些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没有那么完善,可能没有这项信息
  • 普通股权益平均额=(年初普通股权益+年末普通股权益)/2

  •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权益平均额(股东权益报酬率= 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总额)

  • 平均股东权益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股东权益的平均值。平均股东权益的计算 平均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 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股东权益小于零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

  • 1、从财务报表中找到上一年度的期末普通股股东权益和本年度的期末普通股股东权益。2、计算本年度的期初普通股股东权益,期初普通股股东权益=上一年度的期末普通股股东权益。

  •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为: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同时还规定,发行在外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也可以按月份计算。按月计算的,发行在...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