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两税法的内容、意义及弊端是什么?

杨炎两税法的内容、意义及弊端是什么?
  • 唐德宗继位后,杨炎出任宰相,掌管朝政。因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安史乱后赋税征收无常规,杂税林立,导致社会骚动。在唐德宗的支持,杨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创立推行“两税法”。杨炎提出两税法后,朝中官员辩论了将近一年。唐德宗对杨炎信赖有加,最终力挺杨炎推行新税法。

    两税法的内容: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1)根据财政支出定出总税额。
    (2)按丁壮、财产定户等。
    (3)分夏秋两次征收。
    (4)取消租庸调、杂税、杂徭,丁额不废。
    (5)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
    (6)无固定住所的商人依收入征1/30。

    两税法的意义:
    两税法的优点,一方面简化了税收名目,另一方面扩大了征税面,使百姓负担更为合理,即所谓“恒额既立,加益莫由,浮浪悉收,规避无所”。同时,也使政府财政状况继续有所改善。自此国家对百姓征敛的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是 赋役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影响到国家经济政策的许多方面,包括对土地兼并开始采取放任态度,重视丈量土地而轻视核实户口,等等。

    两税法的弊端:
    两税法实行后也出现了一些弊端。由于此后唐廷长期不调整户等,使征税“以贫富为差”的原则不能充分体现。户税以钱定数(可折纳相当价格之实物),而钱币流通量不足,渐至钱重物轻,农民实际负担随着物价趋贱而不断加重。另外,两税只是大体上确定“恒额”使“加益莫由”,一些小的附加税并未完全囊括入内,政府仍有加重剥削的机会。然而总体来看,这些缺陷主要是统治者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非法之不善。
  • 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采用丞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取消租佣调和其他杂税,保留户税和地税。量出制入,政府先预算开支以确定赋税总额。

    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钱(按九等分摊),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划分户等,是依据财产的多寡。户税在征收时大部分钱要折算成棉帛,征钱只是很少一部分。

    地税按亩征收谷物。户税和地税都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限六月钠毕,秋税限十一月。因为夏秋两征,所以叫两税法。

    利处:1 两税法以田亩作为征收赋役标准,使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2 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3 两税法按土地资产纳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没有土地的贫苦农民的负担,改变了贫富负担不均的现象。

    弊处: 1 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负轻重不均

    2 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规定

    3 实行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
  • 对税目进行改革,对税目进行合并,简化税制,将多种税种进行混合,改变收税制度。意义就是,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改变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可以将税法进行简化,可以帮助社会更好的发展,促进生活的经济。弊端就是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对,可能会造成一些人的利益受损。
  • 我觉得意义就是教会大家一些做人的道理。不好的地方就是会导致坏人有机可乘。
  • 意义:一、此法把租庸调和各种杂傜、杂税合并,建立了统一的税制,在一定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和收入,也是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二、此法规定官僚、贵族、不定居商人都要纳税,扩大了税源。此法按土地资产多少征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状况。三、此法关于定税计钱...

  • 两税法是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其基本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夏税不过...

  • 意义:(1)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多少改变了赋役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情况。(2)赋税的征收,由按丁口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表明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后代税制开了先例。

  • 2、意义:就唐代政治而言,两税法统一了唐代中期以来混乱的税制,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增加唐朝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两税法的第一年,中央财政收入增至一千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不算盐利)。两税法只根据财产多寡征税,使劳动力差别不再成为征税标准,原本因贫困无力纳税而被迫流亡、从军或庇荫到官僚贵族...

  • 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 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消极 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