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要素有哪些?
财运详批十年大运生肖运势终生运势
10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可以分为6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其中:前3项要素,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确认直接联系。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后3项要素,与利润表中的经营业绩的确认计量联系,是从动态角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1、资产
资产随处可见,比如房屋、机器设备、运输工具、仓库里的货物等。
资产的概念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应用,但是在财务会计中对资产的定义与日常用语却存在很大的不同。
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另外,会计中入账的资产必须是可以可靠计量的。
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另外,根据特殊的目标,资产又划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等类别。
2、负债
总结起来,负债确认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另外,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并且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以内(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了企业资本的来源。
所有者权益就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
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因此,收入是会计活动带来的结果。
5、费用
有投入才有产出。如要销售产品,必须先生产出产品,为此,要消耗各种材料,支付工人工资,生产车间为组织管理生产也要发生各项制造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要支付各种管理费用;为销售产品要支付销售费用;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要支付财务费用;还会发生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营业外支出。此外,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也是一项费用……总之,费用的名堂可谓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
会计上,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作为一项会计要素的费用可以看做收入的减项,也可以说费用是消耗掉或者转移出去的资产,它具备3个特征:
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2)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种收获。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了亏损(即利润为负数),表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减少,业绩下滑了。
从数值上看,利润就是收入(包括利得)减去费用(包括损失)之后的净额。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利润
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记录是通过设置"账户"进行的。
所谓账户,就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所作的科学的分类,例如,在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中,有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具体项目,就必须相应地设置"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资产类账户;在企业的负债中,有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具体项目,就必须相应地设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负债类账户;在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有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具体项目,就必须相应地设置"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账户的名称,也称为会计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在会计制度中,对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均有具体规定和解释。[1]
《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会计六大要素的实质内涵做了全面、详尽的规定,并根据新情况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并依据会计要求对经济事项进行正确地确认、计量和记录,才能为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
- 会计要素:一、资产(一)货币资金;(二)应收及预付款项。1、应收票据;2、应收账款;3、其他应收款;4、预付账款;(三)存货;(四)对外投资;(五)固定资产;(六)无形资产。二、负债(一)应缴款项;(二)应付及预收款项;1、应付票据2、应付账款3、其他应付款;4、预收账款;(三)应付工资和津贴补贴;(四)应交税金;(五)借入款项。三、净资产(一)固定基金;(二)事业基金;(三)专用基金;(四)事业结余;(五)经营结余。四、收入(一)行政单位收入1、拨入经费;2、拨入专款;3、预算外资金收入;4、其他收入。(二)事业单位收入1、财政补助收入;2、上级补助收入;3、事业收入;4、经营收入;5、附属单位缴款;6、其他收入。五、支出(一)经费支出;(二)事业支出;(三)经营支出;(四)销售税金;(五)成本费用;(六)上缴上级支出;(七)对附属单位补助;(八)拨出经费;(九)专款支出;(十)拨出专款。
- 什么是会计要素
-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1、资产
内容: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负债
内容: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
内容: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收入
内容: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
内容: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是企业为获得收入而付出的相应“代价”。
6、利润
内容: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直接记录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扩展资料: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构成资产负债表要素;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构成利润表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更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会计要素 - 分别是:资产、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 会计六要素可组成两条平衡等式:1)资产减负债等于所有者权益;2)收入减费用等于利润。
-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 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会计的六大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些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比如,企业的现金、存货、设备等都是资产。负债: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例如...
会计要素是构成财务报表的基础,它们分为六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费用、利润。其中,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则是企业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它反映了企业的净资产。成本要素在会...
会计的六大要素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要素不仅构成了会计科目体系的基础,也是会计报表编制的核心。具体来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三大支柱,它们提供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快照。而收入、费用和利润则构成了利润表的框架,描绘了企业在一定会计...
会计要素:1. 资产:就是你手里有的钱、物、权利这些能换成钱的东西。2. 负债:哎,就是你欠别人的钱啦。3. 所有者权益:这可是你自己的钱,是资产减去负债后剩下的部分哦。4. 收入:就是你挣的钱啦,不管是卖东西还是提供服务得的。5. 费用:呜呜,就是你花出去的钱,为了经营得更好,得...
会计要素是财务会计的基础,它们被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前三类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则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体现在利润表中。会计要素作为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交易或事项经济特征的基本分类。它们构成了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是反映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