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印花税管理
1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从印花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要做好印花税的管理工作,就要从印花税的“三自”纳税方法上入手,解决了“三自”纳税的问题,那么印花税的管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要求纳税人全面掌握印花税计税依据,
在日常税收管理工作中常见的计税依据错误主要由两方面构成:1)因担心多交税而少交税。例如:施工单位将自己承包的建设项目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未按新分包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再如以货易货合同未按既购又销的双重经济业务双向计税贴花。还有就是抵押贷款合同,应按借款合同贴花,在借款方因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时,双方还应就书立的产权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的有关规定计税贴花等等。2)因不熟悉税收相关规定而多交税。例如:加工承揽合同中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加工、定作合同,不区分合同中是否分别记载加工费和原材料金额的,一率从高按“加工承揽合同”税率贴花,而不是分别以“加工承揽合同”、“购销合同”计税,再将两项税额加总合计贴花。再有就是随意扩大印花税税目范围计税贴花,大概是受“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也应按适用税率贴花”的影响,工作中一些纳税人将未在印花税税目表中列示的合同(协议)、证照进行贴花,在找不到明确适用税率的情况下就暂按5元贴花完税了。更有甚者,一些不了解情况的纳税人到核算地以外的地区开具发票时,未拿已经粘贴过印花税票的合同去,而被开票地税务机关要求再次征税。
为杜绝以上种种情形的发生,一方面纳税人要主动学习印花税管理相关规定,另一方面我们的税务主管部门也应加大对小税种的宣传力度,两者紧密结合就能有效地避免纳税人自行计算应纳税额时计税依据的错误。
(二)自行购买印花税票,要求纳税人一旦发生纳税义务就应及时到税务部门购买印花税票,而不是等到年度终了合同要归档或税务部门来检查时才意识到还没有可供贴花的印花税票。在此纳税人需要特别关注印花税的纳税环节:是在合同书立、帐簿启用或权利、许可证照领受时,而不是在纳税人认为必要时。
(三)自行一次贴足印花税票并注销或划销,工作中我们常见到一些单位贴花后未按规定要求注销、划销,这部分纳税人认为只要购买了印花税票,并且支付了相应的税款,纳税义务就此完结,实际上只有纳税人自行贴花后并一次性注销或划销税票,才意味着纳税人完整地完成了纳税义务。
“三自”征收方式既是印花税区别于其他税种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管好印花税的根本,企业要加强印花税的管理,必须把握好印花税“三自”纳税方式各个征管环节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识别企业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的误区,大大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流出企业。我们常说要做好企业的税收筹划,其实加强企业自身税收管理活动,确保各项税款的正确、及时交纳就是对企业最好的税收筹划。
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委托税务师事务所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税收培训,提高企业的纳税意识和纳税业务水平。普及代征代扣,实行源头控管。二、分析纳税人不提供或少提供应税凭证,印花税款的征收较难。由于印花税是一种行为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书立、领受的凭证。而凭证的保管、提供完全取决于纳税人,是否纳税...
总的来说,是否需要计提印花税,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财务管理策略。企业应当结合自身需求、行业特点、会计准则和税法要求作出合适的选择。对于是否计提印花税,企业无需过度纠结,应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判断与决策。
草案二审稿明确,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对居民住房需求保障、企业改制重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等情形可以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印花税,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法律依据:《 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
印花税核定主要是为了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规范性。以下是详细解释:首先,印花税核定有助于防止税收流失。通过核定印花税,税务部门能够对企业和个人的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应缴纳的印花税能够及时、准确地征收上来,防止税收的流失。其次,核定印花税有利于规范市场行为。印花税是针对特定...
将印花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而非“管理费用-印花税”,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它可以帮助区分企业的正常运营成本和因特定交易产生的税项。这样,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将印花税作为税费处理,有助于提供更清晰的财务信息,从而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