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
5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通俗点应纳税所得额就是用来计提所得税的基数
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对于企业所得税来说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一、应纳税所得额包括的范围
(一)、生产经营所得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说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从事制造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勘探开发作业、以及其它行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二)、其他所得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说的其他所得,是指利润(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财产收益、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收益以及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外商投资企业将受让的土地使用权再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减除原受让价款和开发费用后的差额,列为当年度损益,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转让股票或股权所取得的净收益以及外国企业在 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转让所持有的 境内企业股票所取得的净收益应计入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股票交易所发生的记功损失,也可冲减企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间对其会员入会时一次性收取的会员费、资格保证金或其他类似收费,在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时,可以从企业开始营业之日起分5年平均计入个期收入计算纳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购买国库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但其转让国库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制造业
①、 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②、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③、 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④、 产品销售成本=本期产品成本+期初产品盘存—期末产品盘存
⑤、 本期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初半成品、在产品盘存—期末半成品、在产品盘存
⑥、 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2)、商业
①、 应纳税所得额=销货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②、 销货利润=销货净额—销货成本—销货税金—(销货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③、 销货净额=销货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④、 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回+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
(3)、服务业
①、 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②、 业务收入净额=业务收入总额—(业务收入税金+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其它行业参照以上公式计算。
三、外商投资企业不能依照税法有关规定取得合法购货发票,无法确定其支付货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购进货物所支付的货款,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作为成本费用扣除,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也不得作为成本费用扣除。 -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 就是你的收入中,应该作为纳税征收基数的那一部分.
不直接用收入来计算,是因为按按照税法的规定,有些收入是不用交所得税的,比如国债的利息收入,可会计上是把这部分作收入了,所以就可以把这一部分扣减下来,这叫"准予扣除项目 "
详细资料请参看下文 - 销售收入乘以纯益率
-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额、应纳税额傻傻分不清楚
法律分析: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法律依据:《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
法律分析:应纳税所得额是指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取得的所得中应当依法用以计算、缴纳税款的那部分金额。例如根据我国税法相关规定,个税的应纳税所得额确定方法为:所得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的收入额;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的,扣除各项相应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
法律分析:应纳税所得额可以理解为需要缴纳税款的所得额,即计算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根据纳税主体的不同,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时会以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乘以适用税率,确认需要缴纳的税款。应纳税所得额的理论公式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法律依据】《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例如,销售货物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等。【法律依据】《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