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 怎么报?

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 怎么报?
  • 填表说明:

    一、企业所得税月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 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数据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数据。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数据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纳税人填报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报按其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

    2、第3行“营业成本”:纳税人填报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填报按其财务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此项为必填项,若为空自动置零。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房地产开发企业本期取得预售收入按规定计算出的预计利润额计入本行。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是,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总机构纳税人所有下属分支机构全部在省内(不含厦门)的,为省内跨市县总机构;下属分支机构中的一家或多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含厦门)设立的,为跨省市总机构。

    15、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据实预缴的省内跨市县总机构: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6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省内跨市县总机构: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6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省内跨市县总机构: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60%。

    16、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一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额的预缴比例25%;省内跨市县总机构不填报此行。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额的预缴比例25%;省内跨市县总机构不填报此行。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额的预缴比例25%;省内跨市县总机构不填报此行。

    17、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据实预缴的省内跨市县总机构: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4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省内跨市县总机构: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4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跨省市总机构: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省内跨市县总机构: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40%

    (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4)上述第18至20行,汇总纳税总、分机构税率一致的,按《通知》填报;汇总纳税总、分机构税率不一致的,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及相关补充文件的规定计算填报。即第9行或14行或16行与第18-20行关系不成立,且《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中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分配比例=分配税额计算关系不成立。

    18、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9、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二、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

    一、本表为按照核定征收管理办法(包括核定应税所得率和核定税额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包括依法被税务机关指定的扣缴义务人。其中: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

    二、本表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季(月)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报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1、第1行 “收入总额”: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3、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1行“收入总额”×第2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4、第4行 “成本费用总额”: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5、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6、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4行 “成本费用总额”÷(1-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7、第7行“经费支出总额”:按照经费支出换算收入方式缴纳所得税的纳税人填报此行。填报累计发生的各项经费支出金额。

    8、第8行“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9、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换算的收入额=第7行“经费支出总额”÷(1-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0、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第9行“换算的收入额”。

    11、第11行 “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

    12、第12行“应纳所得税额”

    (1)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填报计算结果:

    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3行“应纳税所得额” ×第11行“税率”

    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 ×第11行“税率”

    按照经费支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应纳所得税额=第10行“应纳税所得额” ×第11行“税率”

    (2)实行核定税额征收的纳税人,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

    13、第13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第13行≤第12行。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14、第14行“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15、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 :填报计算结果。计算公式:应补(退)所得税额=第12行“应纳所得税额”-第13行“减免所得税额”-第14行“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当第15行≤0时,本行填0。

    三、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分配表

    一、使用对象及报送时间

    1.使用对象

    本表适用于在 境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并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节”汇总纳税办法的居民企业填报。

    2.报送要求

    季度终了之日起十日内,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随同《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报送;

    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由实行汇总纳税,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分支机构随同《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纳税申报表(A类)》报送总机构申报后加盖有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的《 人民共和国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表》(复印件)。

    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随同《 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报送。

    二、分配表项目填报说明

    1.“税款所属时期”:季度申报填写季度起始日期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年度申报填写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2.“分配比例有效期”:填写经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的分配比例有效期起及有效期止。

    3.“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4.“纳税人名称”:填写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5.“收入总额”:填写基期年度总机构、各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总额。1-6月份的基期年度为上上年度,7-12月份的基期年度为上年度(下同)。

    6.“工资总额”:填写基期年度总机构、各分支机构的工资总额。

    7.“资产总额”:填写基期年度总机构、各分支机构的资产总额,不包括无形资产。

    8.“合计”:填写基期年度总机构、各分支机构的经营收入总额、工资总额和资产总额三项因素的合计数。

    9.“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写本所属时期总机构根据税务机关确定的分摊方法计算,由各分支机构进行分摊的所得税额。

    10.“分配比例”:填写经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批确认的各分支机构分配比例。以下分配比例计算公式中的分支机构仅指需要就地预缴的分支机构。

    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0.35×(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工资总额/各分支机构工资总额之和)+0.30×(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

    11.“分配税额”:填写本所属时期根据税务机关确定的分摊方法计算,分配给各分支机构缴纳的所得税额,计算公式如下:

    某分支机构分配税额=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填表说明第9点)×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本填表说明第10点)

    --------------------------------------------------------------------------------
  • 1、收入明细表。根据利润表本年累计数分项填写,没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的话,就全填写0。 2、成本费用明细表。一项项填写即可,营业外支出要分拆,根据实际分类填写。 3、纳税调整项目表。这个很关键,按照账目一项项填写,具体参考所得税法暂行条例,需要调增的就调增。不需要就如实填写。很多事要先填写后面的附表的,就先填附表。 4、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明细表。 5、税收优惠明细表。如果没有税收优惠项目,前面都是0,把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和所属行业填写一下即可。

  • 在填写企业所得税月度预缴纳税申报表时,首先需关注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准确填写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等关键信息。营业收入应体现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销售收入总额,而营业成本则需体现与此相应的直接成本。利润总额则需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间计算得出,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若企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 为了正确填写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首先需要基于财务报表准确地填写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这一步骤是申报表填写的基础,需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在填写营业收入时,需全面考虑企业在报告期内的所有销售、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总额。确保该数据准确无误,避免遗漏任何一项收...

  • 1. 获取并填写基础信息:首先,从税务部门获取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申报表。填写企业的基本信息,如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联系方式等。2. 计算并填写预缴税款: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税法规定,计算本季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出本季度应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3...

  • 一、正面回答预缴纳税申报表方法:1、首先打开申报表,填写申报税款所属时间;2、然后填写纳税人名称;3、接着勾选预缴方式;4、然后点击项目缴纳金额;5、最后纳税人签名盖章,并填写日期。这样纳税申报表就填好了。二、分析详情预缴纳税是指预先缴的税款,即在实际纳税时间之前预缴税款。纳税是依照国家...

  • 企业所得税的月度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不需完全与账面报表对齐,避免多缴税后繁琐的退税手续。平时每月、每季申报预缴所得税与账面报表不完全一致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年终清算正确。若能每次都及时准确地完成账面报表,只需依据报表数据填写申报表。网上报税时,利润报表的累计数由系统自动生成,因此只需在...

财税会计资料教程免费索取

联系方式 / Contact information
需求描述 / Requirement descripti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