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有哪些影响
2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一、“营改增”的原因及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新的经济形态不断涌现,货物和劳务的界限日趋模糊。与制造业的增值税相比,对服务业征收营业税的负面效应也变得日益突出起来。
(一)服务业的税负较高
服务业除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和文化体育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以外,餐饮业、广告业等其余服务业的税率为5%,而部分娱乐业税率竟然高达20%。相比制造业,服务业税负明显偏高,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二)存在重复征税,不利于专业化分工
服务业按照营业额缴税,但是提供劳务也需要消耗其它货物和劳务,这部分消耗实际上已经缴纳了增值税或营业税,因此存在重复计税问题。
因此,“营改增”是发展服务业,激活市场的必然之路。
所谓的“营改增”指的就是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对“1+7”行业全面推开。“1”即交通运输业;“7”即现代服务业的七个行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 税率将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有形动产租赁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增值税征收率为3%。
二、“营改增”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营改增”后,服务业企业的购进货物或劳务可以抵扣,重复征税消除,企业税收负担减轻。而作为财政收入的主力军-税收将产生变化,从而对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将产生影响。
(一)对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
税收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根据现行分税制体制,我国的营业税是地方税,主要对第三产业征收,税收收入归地方所有,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增值税是中央地方共享税,主要对第一和第二产业征收,分享比例是中央75%、地方25%。对于征收来说,营业税由地税局征收,增值税则由国税局征收。而“营改增”将服务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征收,将会使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形象地说就是,被收上去的营业税多,被重新分到的增值税少。
“营改增”目前采取的是原营业税收入改为增值税后原划归地方的80%仍归地方所有,看似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影响。但“营改增”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这将会鼓励更多企业从企业利益最大化方面考虑而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减少缴纳增值税,从而减少地方政府收入。同时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在“营改增”后,购进服务可获得较以前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如运费抵扣由原来的7%上升到11%,因而会减少缴纳的增值税,相应减少地方财政收入。随着增值税收入的下降,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作为流转税的附税,其收入也会相应降低。2013 年8 月1 日起“营改增”全国推行后,据财政部税政司统计,2013年减税规模超过1400亿元,相应城建税等附加税就要减少将近200亿元。城建税等作为地方税,完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减少将对地方财政产生较大的影响。
营业税是地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营改增”扩大范围后,地税收入中营业税将全部或大部分丧失,企业所得税因新增企业随着“营改增” 变为国税征管而失去新的增长空间。如:广告业的文化建设事业费随着“营改增”后,主体税种增值税征收权转移到国税,文化建设事业费也转移到国税,减少地方税收。“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与改革范围、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结构,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担能力密切相关。推广过程中,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地方政府采取由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补贴的做法,缓解和消化改革增加的税负,顺利推进改革。但财政补贴将加重了财政负担,增加财政支出。发达地区服务业较为发达,财政承担能力较强,补贴能力较强,服务业发展潜力大。而欠发达地区财政承担能力相对较弱,改革后通过服务业发展来增加税收收入的潜力也较弱。
(二)有利影响
“营改增”减少营业税重复征税,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作不受税制影响,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活力,从而带动其他税种的增税。
“营改增”后将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促进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和延伸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试点行业及上下游企业互相作用、共同发展,促进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向现代服务业聚集,减少财政收入随工业经济的波动性,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 “营改增”后,服务业企业的购进货物或劳务可以抵扣,重复征税消除,企业税收负担减轻。而作为财政收入的主力军-税收将产生变化,从而对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将产生影响。
(一)对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
税收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根据现行分税制体制,我国的营业税是地方税,主要对第三产业征收,税收收入归地方所有,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收入;增值税是中央地方共享税,主要对第一和第二产业征收,分享比例是中央75%、地方25%。对于征收来说,营业税由地税局征收,增值税则由国税局征收。而“营改增”将服务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征收,将会使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形象地说就是,被收上去的营业税多,被重新分到的增值税少。
“营改增”目前采取的是原营业税收入改为增值税后原划归地方的80%仍归地方所有,看似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影响。但“营改增”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这将会鼓励更多企业从企业利益最大化方面考虑而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减少缴纳增值税,从而减少地方政府收入。同时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在“营改增”后,购进服务可获得较以前更多的进项税抵扣,如运费抵扣由原来的7%上升到11%,因而会减少缴纳的增值税,相应减少地方财政收入。随着增值税收入的下降,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作为流转税的附税,其收入也会相应降低。2013 年8 月1 日起“营改增”全国推行后,据财政部税政司统计,2013年减税规模超过1400亿元,相应城建税等附加税就要减少将近200亿元。城建税等作为地方税,完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减少将对地方财政产生较大的影响。
营业税是地税收入增长的主力军。“营改增”扩大范围后,地税收入中营业税将全部或大部分丧失,企业所得税因新增企业随着“营改增” 变为国税征管而失去新的增长空间。如:广告业的文化建设事业费随着“营改增”后,主体税种增值税征收权转移到国税,文化建设事业费也转移到国税,减少地方税收。“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与改革范围、不同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结构,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担能力密切相关。推广过程中,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地方政府采取由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财政补贴的做法,缓解和消化改革增加的税负,顺利推进改革。但财政补贴将加重了财政负担,增加财政支出。发达地区服务业较为发达,财政承担能力较强,补贴能力较强,服务业发展潜力大。而欠发达地区财政承担能力相对较弱,改革后通过服务业发展来增加税收收入的潜力也较弱。
(二)有利影响
“营改增”减少营业税重复征税,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作不受税制影响,减轻企业税负,增加企业活力,从而带动其他税种的增税。
“营改增”后将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促进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和延伸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试点行业及上下游企业互相作用、共同发展,促进各类投资和生产要素向现代服务业聚集,减少财政收入随工业经济的波动性,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营改增”后,服务业企业的购进货物或劳务可以抵扣,重复征税消除,企业税收负担减轻。而作为财政收入的主力军-税收将产生变化,从而对财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将产生影响。(一)对地方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 税收能够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根据现行分税制体制,我国的营业税是地方税,主要...
1、营改增”后征税机关发生了变化,营业税由地税负责征收,改革后增值税由国税负责征收。在中央地方税收分配比例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营业税全部属于地方财政,增值税则是中央与地方按75%、25%比例分享。2、"营改增”鼓励更多企业专业化经营,细化产业分工,理性的纳税人会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改变...
营改增对于财政收入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实施营改增后,财政收入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所减少,因为增值税相对于营业税而言,税负有所减轻,导致税收收入减少。但从长期来看,由于营改增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活力的增强,将带动经济的增长和税收基数的扩大,最终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三、对市场结构的...
1. 试点企业纳税收入下降。“营改增”目前采取的是原营业税收入改为增值税后仍划归地方的过渡办法,看似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构成影响。但“营改增”鼓励更多企业专业化经营,细化产业分工,理性的纳税人会出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改变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形成更多抵扣项目,减少缴纳增值税,从而减少地方政...
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一)税负影响 从税负角度分析,营改增对于小规模企业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来说,作用较为明显。营改增可有效降低小规模企业的税负率,并增加了现代服务业的可抵扣税额的数额和范围,提高了运输支出抵扣税额比例。从行业的角度分析,营改增增加了交通运输业的可抵扣税负,将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