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否矛盾为什么?
3个回答财税会计专题活动
- 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层面上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对抗
[摘 要]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二者的权衡得到的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层面上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对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相关者的增加,准则制定机构不得不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取舍,以决定企业应该选择哪些信息以何种方式对外披露。
[关键词] 会计信息 可靠性 相关性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传统财务会计的特色即是反映企业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历史图像。
一、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含义
企业的经济活动多种多样,企业应选择其中与信息使用者相关的事项加以记录。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应广泛集中于提供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有用的信息。”不同的使用者对企业关注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信息对不同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价值。在成本效益原则下,企业提供的信息只是满足普遍意义上的信息需求,这就要求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过滤甚至重组,以达到自己使用信息的目的。
二、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都是为决策有用 的。相关性有两个基本标志:预测价值、反馈价值[2].预测价值能够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未来的事项,通过对它们相互关系的分析预测经济事务未来的发展趋势;反馈价值则体现在对以前的评价和预测结果予以证实或纠正,从而使信息使用者维持或改变以前的决策。
会计凭证是企业经济活动最原始的记录。从会计凭证到账簿的加工转换,使企业记录的会计信息更加逼近于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因为它把个别的、局部的记载整体的、全面的和系统的描述[3].这种效果的实现依赖于可靠性原则的运用。如果失之真实和公允,企业经济活动的原貌必将发生扭曲。
一般情况下,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统一的。对利益相关者有用的信息只有可靠才能帮助其决策,真实可靠的信息只有与决策需要相关才真正具有价值。人们之所以通过准则、法律和相关部门的审查监督力图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
但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总在同一个方向上影响有用性。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强但是根据现有条件无法准确地确认其有关要素,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强但是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害关系微弱。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矛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可靠性受到相关性的影响。从原始凭证到账簿,会计人员会根据自身对于相关性的主观判断而对原始信息给与不同程度的重视,同时影响其对折旧、减值准备等项目的预测和估计。对相关性判断的标准不同,对相同会计信息处理的结果就会有差别,由此而呈现的经济活动的面貌与其真实情况之间就会产生距离。
过分追求相关性会对可靠性造成损害。及时性是相关性的灵魂[4].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及时地获取信息,迅速地做出反应成为在经济活动中制胜的重要条件。再相关的信息如果失去时效性,对于决策者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然而为了及时捕捉信息,企业极易在未获取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会计处理,其中预测、估计的成分必然会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损害。
会计信息对于可靠性的追求也需要一个限度。过分精确的信息不但会导致交易费用激增,而且也有产生错误的可能。可靠性的一般标准是符合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规范,能够通过和经受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以此为基础对信息进行的模糊处理是可接受的。
三、现代会计准则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
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者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日渐增长,财务会计所报告的信息含量也不断增多。正是在这一段时间,财务报表从原来的两张报表发展为四张报表,财务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也由财务报表扩大为财务报告,甚至扩大到了企业报告[5].财务报告中其它财务报告的激增,使大量在表内不能确认和记载的事项涌向表外,从而使其它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在有些企业,其它财务报告的长度大大超过了财务报表,其预测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强。投资者在投资时,甚至更倾向与从表外而不是表内寻找相关信息。这无疑扭曲了传统财务会计以记录和报告过去为主的特征,而把它改变为了企业财务预测。
财务报告的这种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但是由此而造成的信息过载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一味地迎合财务预测的需要是否已超越了财务会计本身的职责范围?全面地满足相关性的需要并不是会计信息系统本身所能完成的。过滤、整合会计信息的任务应由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共同分担。
面前国际上对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矛盾时的取舍关系持有不同的态度。美国FASB在第二号概念公告中的回答是模棱两可的,当前美国会计界更趋向于优先考虑相关性。英国会计准则理事会(ASB)在其发表的“财务报告原则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则指出,如果出现矛盾,应当选取“那些具有可靠性中最为相关的项目”。
应当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下,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强调程度是不同的。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可靠性的强调主要体现在后进先出法的取消和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两个方面。在我国面前的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相关性可能造成对可靠性质量特征的忽略,同时导致财务会计信息整体质量重心的失衡。虽然在新会计准则中,能显著提高相关性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被大量采用,但公允价值的取得也必须以可靠性为前提。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提供相关性是一种趋势,但若要为增强相关性而牺牲可靠性则可能性不大。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以真实的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交易和事项发展而来的财务会计不论怎样改革,都不会偏离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的基本方向。 - 不矛盾
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8项要求,即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所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不矛盾。 -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明确了八大质量要求。在八大质量要求中,又分为两个层次:
即可
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和首要的要求,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可靠性与相关性,既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会计信息最本质的两大特征,这是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决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正是由于可靠性与相关性二者的充分结合,
尽管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两者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为了提升信息的相关性,可能会扩大会计信息的范围或改变会计方法,但这可能导致信息的可靠性下降。反之,为了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可能会忽略一些难以计量的经济资源,或者沿用旧的会计方法,这又会削弱信息的相关性。因此,在处理相关性和可靠性...
如果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具有可靠性,从性质上讲即使其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也不具有相关性。因为,这样的会计信息不仅不能供其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甚至可能误导其作出错误的决策。 反之,如果某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所形成的会计信息非常可靠,但却与提供该会计信息时阅读者的经济决策根本不相关,则...
综上,可靠性与相关性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企业需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以提供高质量、具有决策支持价值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矛盾,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而会计信息的运用必须符合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会计主体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会计主体内部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可靠性与相关性存在矛盾,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是典型例子。历史成本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随着时间推移,价值变动可能导致相关性下降。公允价值则反映现时市场评价,相关性较高但可靠性降低。新准则适度引入公允价值,平衡了两者。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基本要求,及时性与可靠性、相关性正相关。信息及时提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