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是如何计算的
-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1500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1500*(10%-3%)=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4500*(20%-10%)=450+105=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9000*(25%-20%)=450+555=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3500*(30%-25%)=1750+1005=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55000*(35%-30%)=2750+2755=5505
7 超过80000元 45 13505
80000*(45%-35%)=8000+5505=13505 -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分类
个人所得税的税目可分为三大类:劳务所得、经营所得、其他所得。
1、劳务所得: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实行按月综合征收。“降低税率,减并级次”是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共识,为兼顾现行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和稿酬所得纳税人的纳税负担,可将税率简化为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以纳税人当月的三项收入综合之和,超额累进税率,仍实行按月征收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又可以培养壮大中产阶级,还可以适当增加高收入者的纳税负担。
2、经营所得:采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的、实行按年综合征收。为兼顾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所得和合伙制企业所得纳税人的纳税负担,衔接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可将税率简化为三级超额累进税率。以每一纳税年度的各项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额,按年综合征收,分月(或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3、其他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税率、实行按月(次)分类征收。对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遗产继承所得和接受捐赠所得等非劳动所得采用20%的比例税率,分项按月(或按次)征收,不作任何扣除,并对一次性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对一次性收入超过100万不超过500万的,加五成征收; 对一次性收入超过500万的,加十成征收。这样既可以适当扩大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又能够强化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速算扣除数 -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快速计算扣除是为了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类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提前计算的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税收特征是将全部应税额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按照相应的税率征收,税额的计算比较复杂。
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是,首先计算在适用的最高税率下的应纳税额总额,然后减去快速扣除,剩下的就是以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快速扣除是以全额累进率计算的税额与在超额累进率计算的税额之间的差额。
此外:
1、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 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 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草案2018年8月2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依据决定草案,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拟确定为每年6万元,即每月5000元,3%到45%的新税率级距不变。
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参考资料:
个人所得税百度百科 -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此外:
1、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注:概述图为减掉5000后匹配区间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注:个人税率表和企业税率表的2018年8月调整版本还未更新)
免税率亦称“税率为零”。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个特定环节上的课税对象,以零表示的税率。从理论上说,零税率与免税是不同的。免税是指对某种课税对象和某种纳税人,免除其本身负担的应纳税额,而外购的货物或劳务仍然是含税的。
税率为零不仅纳税人本环节课税对象不纳税,而且以前各环节转移过来的税款亦须退还,才能实现税率为零。但在实际工作中,税率为零的含义在不同税种上的使用,并不严格。如所得税往往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免税金额部分以零税率表示,当然所得税并无转移税额的问题。
再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规定税率为零的投资项目仅指免掉投资项目本身应纳税额,其外购各种商品和劳务,实际上都是含税的,并不退还其已纳增值税税额。真正体现零税率理论上定义的,是增值税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即纳税人出口产品不仅可以不纳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而且可以退还以前各环节增值额的已纳税款。
增值税的免税规定,只是免除纳税人本环节增值额的应纳税额,纳税人购进的货物和劳务中仍然是含税的。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目的在于奖励出口,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完全不含税的价格参与竞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 一个档次一个档次按法定税率计算累加后,与直接按该档次税率计算的金额相减得出的。
举两个档次的例子吧,先看下税率:
例如月工资扣除3500元费用和五险一金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元。
1、按适用的三个档次累加计算:
1500*3%=45
3000*10%=300(第二档中从1500元到4500元,金额幅度为3000元)
500*20%=100(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是去除已经计算税收的第一档1500元、第二档3000元的余额)
应纳个人所得税=45+300+100=445元
2、直接按5000元适用的这档税率计算:
5000*20%=1000
3、直接计算与分档计算的差额:
1000-445=555
这多出来的555元,就是直接按适用的20%这一档次税率与分档次累加计算的差额,也就是20%这一档次的速算扣除数。
扩展资料: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8.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此外:
1、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扩展资料
税额计算:
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速算扣除数 - 一个档次一个档次按法定税率计算累加后,与直接按该档次税率计算的金额相减得出的。
举两个档次的例子吧,先看下税率:
例如月工资扣除3500元费用和五险一金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元。
1、按适用的三个档次累加计算:
1500*3%=45
3000*10%=300(第二档中从1500元到4500元,金额幅度为3000元)
500*20%=100(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是去除已经计算税收的第一档1500元、第二档3000元的余额)
应纳个人所得税=45+300+100=445元
2、直接按5000元适用的这档税率计算:
5000*20%=1000
3、直接计算与分档计算的差额:
1000-445=555
这多出来的555元,就是直接按适用的20%这一档次税率与分档次累加计算的差额,也就是20%这一档次的速算扣除数。 - 例如月工资扣除3500元费用和五险一金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5000元.
1、按适用的三个档次累加计算:
1500*3%=45
3000*10%=300(第二档中从1500元到4500元,金额幅度为3000元)
500*20%=100(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是去除已经计算税收的第一档1500元、第二档3000元的余额)
应纳个人所得税=45+300+100=445元
2、直接按5000元适用的这档税率计算:
5000*20%=1000
3、直接计算与分档计算的差额:
1000-445=555
这多出来的555元,就是直接按适用的20%这一档次税率与分档次累加计算的差额,也就是20%这一档次的速算扣除数. - 一、速算扣除数是个人所得税中用来修正个税计算中不同档次税率造成的差额的数值。
二、关于超额累进税率原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采用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不同应纳税收入额适用税率分别为3%至45%,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三、计算方法:在级数较多的情况下,分级计算、然后相加的方法比较繁琐,为了简化计算,可采用速算法。速算法的原理是,基于全额累进计算的方法比较简单,可将超额累进计算的方法转化为全额累进计算的方法。对于同样的课税对象数量,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的税额比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出的税额多,即有重复计算的部分,这个多征的常数叫速算扣除数。用公式表示为:
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把按高税率计算的全额累进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高出的税额修正为正确的结果。 - 速算扣除是简便计算的一个方法。
月计税收入6000元,应纳税计算---
3500-是零税
1500-是45元个税,税率是3%。
1000-是100元个税。税率是10%。
个税合计145元。
简便计算,6000-3500=2500(计税收入)
最高适应税率10%,2500*10%-105(速算扣除数)=250-105=145元。
其中的速算扣除数,是3%税率按10%计算个税之后,再减掉多计算的金额。
1500*3%是应交的个税45元,这个1500按10%计算是150,这里多算了105,把它减掉。 - 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计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方法
综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数,可用直接计算法验证其准确性,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第2级验证如下:
① 用上述公式计算:
1500×(10%-3%)+0=105
② 用直接计算法计算
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2000×10%=200
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1500×3%)+(500×10%)=95
速算扣除数=200-95=105
说明
速算扣除数是指用快捷方法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的数额。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分成不同级距和相应的税率来计算。如扣除35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在1500元以内的,按3%税率计算,1500-4500元之间的部分(即3000元),按10%的税率计算。
例子
如某人工资扣除35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200元,则税款计算方法为:1500*3%+700*10%=115元。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也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对应的税率来速算,但要扣除一个速算扣除数,否则会多计算税款。
如某人工资扣除35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200元,2200元对应的税率是10%,则税款速算方法为:2200*10%-105=115元。
这里的105就是速算扣除数,因为2200元中,有1500元多计算了7%的税款,需要减去。其他税率所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分别是:20%:555,25%:1005,30%:2755,35%:5505,45%:13505。
税额计算
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 个人所得税中速算扣除数是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故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简称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12)×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 本级的那部分是不会全累和超累的差距的,只有本级以上的部分才会产生差距。本级数算扣除数=全累税额-超累税额=本级税率×上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上级税率×上级课税对象的最高数额–上级数算扣除数)。
括号里面计算的就是按超累计算的税额,因为本级的那部分超累和全累没有差距。所以算上一级的就可以。第二个公式就是第一个公式的化简。将括号展开后即可。 - 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不需要计算,他是一个固定的值,在工资的不同阶段,适用不同的速算扣除数。
- 2019个税速算扣除数是多少,个税怎么算
- 3500*(30%-25%)=1750+1005=2755
以上错了,应该是:35000*(30%-25%)=1750+1005=2755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 简单说就是,速算扣除数是人为定义好的一个数字,目的是为了快速得出需要交纳的税金。否则,每次计算的时候,都要按照一个个层级计算每个层级所需要加纳的税金,然后再相加求总计需要交纳的税金。
以下是最新2019年政策规定5000及以下工资免税的各个工资层级对应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下面举例说明速算扣除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快速计算公式(用快速扣除数方式):(工资收入-政策规定的免税部分(目前规定是5000元))* 对应层级的税率 - 速算扣除数=应缴纳的税金
比如:员工A工资是21000元,那么用快速计算公式计算就知道员工A的应缴纳税金为:(21000-5000(免税部分))=16000元,所以应纳税的工资金额为16000元,适用第三层级(12000~25000元的区间)的税率和扣除数,按照公式得出员工A需要交纳所得税为:(21000-5000)*20%-1410 = 1790元
问题:那第3层级的速算扣除数1410元怎么的出来的呢?
答案:很简单,本来我们计算税金是要根据工资一个个层级去算每个层级要交纳多少税金,然后把所有层级要交纳的税金相加就是总的应缴纳税金。但是如果每次都这样一个个层级计算,就很繁琐,也很容易出错,所以就干脆改变一下计算方式,直接按照(工资总额-免税额)*对应层级的税率 - 某个数字 这样的公式计算,也就是说,直接算一个层级的税金然后减去某个不变的数字就等于应该交纳的税金了,省去了每个层级都计算的麻烦。总而言之,这个速算扣除数就是反推出来的数字,作为工具使用,这样下次计算就不用一层一层计算后再相加了。
下面我们看一下如何反推计算得出【速算扣除数】:
【各层级计算规则】每个层级的区间数字差额就是要交纳税收的金额基数。比如,第二层级的最多应纳税金额基数是12000元-3000元=9000元,如果工资所得超出这个差额,就要计入下个层级。
仍然以上面的员工A为例,工资是21000元,那么按照一个个层级分别计算的方式就是:
应纳税收入部分为:21000-5000 = 16000元,属于第三层级的数字,所以我们应该计算三个层级的税金,然后再相加就是员工A应该交纳的税金总额。
下面看看如何计算每个层级的税金:
第一层级税金:
16000超出第一层级3000元最大值,所以第一层级按照3000元和3%税率全额缴纳税收,计算公式:3000*3%=90元
第二层级税金:
16000-3000(第一层级已纳税金额)=13000元(剩余未纳税金额),按照第二层级的最大应纳税金额是12000-3000元=9000元,13000 剩余未纳税收入>9000元,所以,第二层级按照9000元全额缴纳税收,计算公式:9000*10%=900元
第三层级税金:
16000-3000(第一层级已纳税金额)-9000元(第二层级已纳税金额)=4000元(剩余未纳税金额),按照第三层级的最大应纳税金额是25000-12000=13000元,4000 剩余未纳税收入<13000元,所以,第三层级按照4000元缴纳税收,计算公式:4000*20%=800元
好了,每个层级都计算出应该缴纳的税收了,现在就把每个层级的税金全部加起来,就是员工A应该为国家缴纳的税金了。
计算得知员工A应缴税金为:90+900+800=1790元,是不是和前面用速算扣除数得出的金额是一模一样??
所以,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个人所得税应该如何按照一个个层级计算的方法了。最后,我们的主角【速算扣除数】就要出场了,反推计算方式如下:
应纳税收入金额*对应层级税率-实际应缴税金=【速算扣除数】
以员工A为例的话,应纳税收入是16000元,对应第三层级区间,计算公式为16000*20%-1790=1410元(这个数字是不变的,不管工资如何变化,只要是第三层级的,这个差值就永远是1410元),这样下次计算就直接减去,是不是非常方便呢?
好了,有关【速算扣除数】的回答,就到此结束了,希望能帮到大家。谢谢!
2018年12月30日@上海
法律主观: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的算法是: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对此有相关规定。法律客观:《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的算法是: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对此有相关规定。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
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的算法是: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一、个人所得税是什么意思?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
其计算公式为: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在 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税率与速算扣除数是成对出现的,不同税率档次对应不同的速算扣除数。例如,对于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适用3%的税率,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0元。对于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
法律分析:个税的计算方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第一条、关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减除费用和税率问题。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