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收入2万个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 月收入2万按低一级的税率缴纳
如果2-4万是一个纳税级别,5000-2万是一个纳税级别,月收入2万就按5000-2万的纳税级别来缴税。
按最新的个税税率来计算,
月收入2万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税基3500)X税率25%-速算扣除数1005=3120元
个税从2011年9月1日起执行新的七级税率了,以前旧的九级税率中5000-20000的税率是20%而非15%,所以,原谅我没有看明白你写的税率是从哪儿来的。
详见图片,新旧个税税率对比 - 因不确定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费用是多少,故无法给出确切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金额。具体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2万元收入-5千元(个税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3%即可得出。
其中专项扣除的三险一金是根据个人每月缴纳的社保费用计算的,另外专项附件扣除包含子女教育费用、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费用。
例如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上班,月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2000元,月租金4000元,有一女上小学,父母满60岁。根据新政策,小李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赡养老人1000元扣除,即个税=(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扩展资料:
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3、住房租金。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除前款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4、赡养老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 2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 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 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 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 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120元,且考虑不考虑三险一金。月入2万元,个税改革前每月应缴个税3120元,改革后提高起征点加上4项附加扣除,可少纳税2290元,税负水平降低73.40%。
具体扣除标准如下:
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据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6、赡养老人: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及税率:
1、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2、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3、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4、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参考资料来源: 经济网-六大专项附加,如何抵扣个税?(政策解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税种) - 1:2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
2:(收入22000元--缴纳的个人社保和公积金-3500)=应纳税所得额。再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适应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3:社会保险中,各项费用是以职工上年的全年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新招用人员以第一个月工资或者劳动合同规定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比例计算,并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分别缴纳的。
扩展资料: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 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 境内居住而从 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 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 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 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 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 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 2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扩展资料: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如下,明细查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一、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继续教育:
纳税人在 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三、大病医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四、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 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五、住房租金: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六、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 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
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第十四条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 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第十五条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第十六条
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备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 2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
现在的税收分类及税种。按现在大的分类,主要是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和其他:1、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2、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资源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
4、财产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
5、行为税:印花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6、其他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
扩展资料:
税收制度构成的七个要素
1、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关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征税对象,又称征税客体,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
3、税率,这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程度。税率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累进与超额累进)和定额税率三种基本形式。
4、纳税环节,是指商品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税款的阶段。
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主体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具体时间。一般的按次与按期征收两种。
6、纳税地点,是指缴纳税款的地方。一般是为纳税人的住所地,也有规定在营业发生地。
7、税收优惠,是指税法对某些特定的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纳税义务的规定。从目的上讲有照顾性与鼓励性两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税 - 2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
计算方法:(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这些事年总缴税额,平摊到每个月是1290元。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 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扩展资料:
减免项目
根据《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 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乡、镇以上(含乡、镇)人民政府或经县以上(含县) 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有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类似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者奖品,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和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4、国务院《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以及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 2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扩展资料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减免政策
免征额
公众对“起征点”存在误解。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起征点”与“免征额”有着严格的区别:
所谓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时不征税。一旦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则要就其全部的数额征税,而不是仅对其超过起征点的部分征税。
所谓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
二者的区别是:假设数字为2000元,你当月工资是2001元,如果是免征额,2000元就免了,只就超出的1元钱缴税,如果是起征点,则是不够2000元的不用交税,超出2000元的全额缴税,即以2001元为基数缴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税种) - 一般20000的工资,需缴纳社保4000元(按20%),需缴纳个人所得税2120元。
社会保险中,各项费用是以职工上年的全年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新招用人员以第一个月工资或者劳动合同规定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比例计算,并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分别缴纳的。
规定的比例大约是:
养老:单位20%,个人8%。
失业:单位2%,个人1%。
医疗:单位6-4%,个人2-4%。
工伤:单位1%,个人0%。
生育:单位1%,个人0%。
各地可能略有变动。
一金一般是单位8%-12%,个人也一样。
社保按工资的20%计算,即20000*20%=4000元。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规定,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少于35000, 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位1005。3500元是起征点,并且是扣除社会保险个人应该承担的部分、公积金个人应该缴纳的部分之后,再计算个税。
应纳税额=(20000-4000-3500)*25%-1005=2120元。 -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10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元):1410
4、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税率:25%;速算扣除数(元):2660
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30%;速算扣除数(元):4410
6、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35%;速算扣除数(元):7160
7、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税率:45%;速算扣除数(元):15160
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摘要】
2万元工资交多少个人所得税?【提问】
您好!百度平台合作律师为您服务!已收到您的问题,请稍等!【回答】
违法,根据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回答】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税率:3%;速算扣除数(元):0
2、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税率:10%;速算扣除数(元):210 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税率:20%;速算扣除数(元):1410
4、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税率:25%;速算扣除数(元):2660
5、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30%;速算扣除数(元):4410
6、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35%;速算扣除数(元):7160
7、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税率:45%;速算扣除数(元):15160
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前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回答】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回答】 -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如果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为0的话,(2-0.21-0.5)*12*20%-1.6920=1.404,每月1170元。
- 2万元工资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情况下,每月需缴纳129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20000*12-60000-36000)*0.1+36000*0.03=15480,此为年总缴税额,均摊到每个月为1290元。
-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 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按这公式算答案就出来了,具体还可查询《人个所得税的缴纳》
1. 律师解答:根据税法规定,月收入2万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如下:在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如五险一金等)的情况下,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290元。2.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 5000元(个税免征额)- 专项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3.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但不限...
法律分析:本月收入2万元,在五险一金已经扣除的情况下,应交个税为:本月收入2万元应交个税金额=(20000-5000)x25%-1005=2745元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
1. 根据新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月工资收入2万元的个人应缴纳的个税为1590元。计算方式为:月工资收入减去5000元的基本免税额,即(20000-5000)元,再乘以20%的税率,减去1410元的速算扣除数,得出应缴税额1590元。2. 个税的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个税的税率根据工资水平分...
1. 本月收入2万元,在五险一金已经扣除的情况下,应交个税为3120元。2.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月收入 - 五险一金 - 起征点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 专项附加扣除)*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3.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4. 新个税...
应交个税=16500×25% =4125元 速算扣除=1005,实交个税=4125-1005=3120;的到手工资收入:20000-3120=16880元。法律依据:《 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